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1 22: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词中
的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华夏
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何处是江南?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江南有长江天险,
长江为江南提供了安全屏障。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五省一市中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狭义的地理江南则多指上海、苏南、浙北、皖南,地理在长江以南。
今日江南
东晋的兴衰 ①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东晋的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317年
司马睿
建康(南京)
重建晋室
思考:
司马睿与晋朝皇室是何关系?
皇族的旁支
身份,威望不高
政治:
“王与马,共天下”
表现:①政治上依靠王导
②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王导
王敦画像
历史小故事:晋元帝在正月初一举行朝贺礼时,拉着丞相王导登上御座和自己坐在一起,王导坚决推辞,元帝更加恳切地拉着他。
王与马,共天下
——房玄龄等《晋书 》
门阀政治
大贵族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等。
东晋的政治特点——门阀政治
“王”: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大贵族。
“马”:司马氏为代表的皇权。
门阀士族与皇帝相互妥协的结果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渴望收复北方的国土。结果如何?
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祖逖北伐
中流击辑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祖逖(266年-321年)
北伐的结果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淝水之战后,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东晋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420年 东晋大将刘裕称帝 国号“宋”
东晋灭亡
宋武帝刘裕像
420-479
建康
公元420年,布衣出生的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称帝前曾任官职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平北将军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骠骑大将军
梁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南朝政权一览表
相似:①更替频繁;
②武将篡权;
这些政权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③偏安南方,定都建康;
南 朝
229年
589年
六朝政权更替
229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东吴大帝
吴国建立
317年
229年
吴国建立
东晋建立
司马睿
420年
589年
相似:①定都建康;
②疆域主要在江南;




南 朝
疆域
边界
都城
317年
229年
420年
吴国建立
东晋建立
东晋灭亡

西汉
东汉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北朝
咸阳
长安
洛阳
建业
建康
成都(益州)
请从政权都城更替中探寻历史发展规律
1、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是历史主流。
2、秦汉时期,都城集中在北方,表明经济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3、江南地区从三国时期起开始开发,东晋南朝时期连续开发。
4、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定都在南京,历史上也称为“六朝古都”。

西汉
东汉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咸阳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南朝的政治 ②
南北朝的并立
算一算,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其后统治者开启败家模式。
政治败坏。发生了侯景叛乱,富庶江南遭此大劫,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算一算,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宋武帝刘裕
(363年4月—422年6月)
宋文帝刘义隆
(407年-453年3月16日)
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役宽务简,氓庶繁息” 。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衰落:
(1)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2)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在位颇有政绩,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
(3)侯景之乱: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
(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民)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南朝宋)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用火烧水灌的方式去除杂草。
我国古代,黄河上游的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是开发较早的地区,而南方则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西汉之前,江南地区还处在火耕水耨的原始农业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生产发展。
你认为江南地区能够
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①自然因素
②社会环境
③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材料一:
江南地区的发展
材料二:
1.(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宋书
2.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1、自然环境: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2、社会环境: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3、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a.东汉末年躲避战乱,西晋后期人口迁徙,增加了南方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b.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六朝食单
六朝建康人以稻米、麦为主食,副食品主要包括蔬菜、瓜果、肉食,包括水产品等等……
麦:原产于西亚,旱地作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前江南无麦作。
《种麦诏》
天嘉元年八月诏称:
“菽粟之贵, 重于珠玉”
“麦之为用, 要切斯甚”
——(唐)姚思廉《陈书》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会稽
 
吴兴
良畴亦数十万顷。
——(梁)沈约《宋书》畴[chóu,田地]
农业
进步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会不断地改造,在南北生产工具中择善而用……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备和系统……火耕已非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1)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2)并兴修很多水利,(3)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4)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小麦推广
水稻为主
农业发展表现
青瓷莲花尊
青瓷羊烛台
青瓷堆塑罐
青瓷加彩牛形灯
青瓷莲纹托碗
青瓷褐釉十足砚
青瓷棒槌形水注
青瓷鸡首壶
六朝时期青瓷有什么特点?
第14课 江南的开发
实用:
制作精巧
工艺高超
充满生活气息
体现艺术之美
陈设品
文房用具
陪葬用品
手工业发达
品种多样
用途广泛
审美:
制作:
日用品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手工业发展表现
青瓷莲花尊
杂炼生鍒法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南朝时杂炼生鍒炼钢法得到推广,这种炼钢法后世一直保持着。在近代炼钢法应用以前,它是一种进步的技术。
城市
繁荣
以建康为代表的商业城市的兴起,其周围有许多市场,贸易来往,舟船车辆云集,人口集中,最盛时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罗宗真
《探索历史的真相:江苏地区考古、历史研究文集》
玻璃杯 东晋
出土于南京象山
这件玻璃杯有何与众不同?
罗马玻璃杯为什么能出现在江南?
玻璃杯怎么“来”的呢?
我们从中可以研究什么呢?
贸易
发展
“玻璃杯”讲解词:
……据考古专家检测,这件玻璃杯上的椭圆纹饰系采用磨花工艺制成,玻璃成分也与中国古代玻璃杯有明显不同,应是典型的罗马玻璃。。
“玻璃杯”讲解词:
该玻璃杯的出土,表明玻璃器制传入我国的时间应早于东晋,也是六朝时期中外贸易往来的见证,为我们研究东晋时期中外交通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宋代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影响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自然条件优越等。
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犁耕,粪肥);水稻产量提高(双季稻);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
手工业:缫丝、织布、造纸、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商业兴旺,城市繁荣,建康是南朝经济的中心和大都会。
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原因
表现
影响: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小结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西

南朝


东晋
北魏
东魏





三国 两晋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