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中检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
C
B
A
B
O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B
B
C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0
O
0
B
C
1A解析: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2D解析:新疆气候干旱,风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3.C解析: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转变形成,属于变质岩。
4.B解析: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形成过程要从石灰岩形成开始,在地质历史时期,该
地是古地中海,沉积环境稳定,形成深厚石灰岩,随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挤压,地
壳抬升,岩层多破碎裂隙,岩浆沿着岩石破碎地带侵入含有石灰岩的岩层,石灰岩在高温高
压下发生变质作用。综上,大理石形成过程为:外力沉积→地壳拾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5B解析:甲岩石为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岩石质地坚硬,表面具有颗粒状:喷出型岩
浆岩,典型岩石玄武岩,表面具有气孔状;有层理结构和化石的应为沉积岩。
6.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平原所在的地形区有断层分布,其断层方向为断裂下陷,岩层以
下沉运动为主:平原所在地形区为断层结构,并非褶皱,岩层并未发生弯曲:岩层断裂下陷
后,黄河流经此地,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平原。
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图示海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交界处(即消
亡边界或碰撞挤压处);图中显示俯冲带,证明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在俯冲边
界处碰撞挤压形成海沟。
8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相向运动在边界处会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
地貌形态。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向运动,如太平洋西岸形成海沟和岛弧链,东岸(或北美
洲西部)形成海岸山脉(或安第斯山脉):马达加斯加岛为大陆岛,且远离板块交界处:东
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是非洲板块(大陆板块)与亚欧板块(大陆板
块)相向运动形成的。
9.B解析: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大,公路施工难度大,且行车安全性较差,因此山区公
路常修建成“之字形以减小路面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升行车安全性:照顾更多的居民点,
便于游客欣赏,都不是盘龙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公路成“之字形,会增加路面面积。
10.C解析: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采用“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开
凿隧道与铺设高架桥技术越来越先进,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之”字形公路不适合高速行驶:
汽车性能的提高与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尽可能选取最短距离无关:山区耕地少:山区在修
建高速公路时通过开凿隧道或铺设高架桥的方式选取最短距离,会增加投资成本。
11.A解析:由于该地区为黄土高原,图中千沟万壑景观是黄土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景观,所以形成图中千沟万壑景观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12.B解析:黄土高原的沟壑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都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
蚀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第1页共3页2022一2023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中检测
地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2题。
吐音希金油,
天咏
雅丹地镜
沙正池院
1.图中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2.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
半,其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颜发。下面左图为意大利区域简图,右图为意大利北部某大理石产区
景观照片。据此完成3~4题。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3.从岩石类型看,大理石属于
A.沉积岩
B.喷出型岩浆岩
C.变质岩
D.侵入型岩浆岩
4.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过程
A.外力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B.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外力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地壳下沉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变质作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沿110°E经线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5~6题。
逾拔*)L左陵!
一县高点
一“点一
一高原
2(X)
1500
100H
500
医
110L
12X
11N
10
田花岗岩园片味 砂页目说岩
图例
砾岩渐层 第就满
5.关于甲地岩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孔构造
B.质地坚硬
C.有层理结构
D.可能含有化石
6.图中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岩层上升,风力侵蚀
B.岩层挤压下弯,风力沉积
C.岩层下沉,流水沉积
D.岩层挤压上弯,流水侵蚀
下图为世界某处海洋地貌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7~8題。
海洋
察冲带
地改对流
7.图中该海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①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②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③大陆板块抬升大洋板块,张裂凹陷形成④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挤压碰撞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地貌中,与图示中海沟、岛弧成因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
B.马达加斯加岛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