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2 探索生命章末复习
七年级上册
复习目标
1.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2.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3.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运用表格分析实验数据。
一是生物科学就是不断探究生命世界的神奇和奥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二是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本章内容要点
知识梳理
一、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自然科学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调查
观察
研究
实验
交流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林奈——生物学分类
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双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他把生物分为7个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内共同特点最多。
第二阶段: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原始人类由大猿类演化而来
第三阶段:哈维——血液循环
心脏在半小时里所推动的血量超过全身血液的总量,血液流出心脏后在相当短的时间里返回心脏,从而发现血液循环.
哈维与血液循环
实验:运用仪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实验要获取精确的数据,实验结果往往是定量的.
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实验
研究方法
沃森 J.D.Watson
美国生物学家
第四阶段: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 H.Fr.Crick
(1916-2004),英国生物物理学家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阶段
沃森和克里克
人类基因组和基因组计划
解释多种生命现象,探究人类生、老、病、死、思维、记忆等是怎么回事,找到治病的更好方法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2、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1.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生命现象
B. 生物的生老病死
C. 生物的组成
D.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关于人类的正确解析是( )
A. 世上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B. 人是女娲用泥做成的
C.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D. 地球人是从外星迁移而来的
C
A
3. 下列哪种职业与生物学有较大的联系( )
A. 司机
B. 工程师
C. 幼儿教师
D. 药剂师
4. 下列哪一项说明人类的生产需要生物科学知识( )
A. 三峡大坝截流选择在枯水期
B. “神舟”七号飞船进行飞行实验
C. 利用细菌生产、制造动物胰岛素
D. 用纳米材料制作衣服
C
D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分析实验现象
⑦得出结论
实验法研究的主要步骤
1. 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两只老鼠唯一的区别( )
A. 一大一小
B. 一死一活
C. 一公一母
D. 一被响尾蛇袭击中毒,一未被响尾蛇袭击
2. 在“响尾蛇是如何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中,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假设是( )
A. 响尾蛇是根据猎物流出的血迹跟踪猎物的
B. 响尾蛇是根据猎物的体温不感觉猎物的位置的
C.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牙的咬痕跟踪猎物的
D.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跟踪猎物的
D
B
3. 科学家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分类法 D. 实验法
4. 以下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是为了得出合理的结论
C. 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A
D
1.误认为界内共同特点最多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种内共同特点最多。
例: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
A. 拉马克 B. 林奈
C. 哈维 D. 达尔文
B
易误点:
2.误认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例: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B. 观察鱼鳍的作用
C. 调查遗传病的发生
D.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C
1. 下列科学家与他的发明创造说法不一致的是( )
A. 施莱登,施旺创建了细胞学说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 巴斯德被称之“微生物之父”
D. 列文虎克首次发现了病毒
2. 下面哪种观点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发展史的理解( )
A. 哈维通过实证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B.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C. 达尔文建立生物“进化学说”
D. 林奈对生物的统一命名、描述及分类
D
C
3. 下列哪项是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 阴暗、明亮 B. 潮湿、干燥
C. 温暖、寒冷 D. 食物多、食物少
4. CCTV-10科教频道,《大“真”探》-“野外求生”栏目深受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海上遇险时,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
B. 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
C. 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
D. 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
C
D
5.为了说明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科普馆的工作人员设计了两套装置:甲装置是在一个斜面上放置了一个弯弯折折的水槽,水槽的上方起始端有一个能倾倒的水杯,水槽的终末端有一个收集水分的容器,乙装置和甲装置唯一的不同是在水槽中的几段放了一些塑料“水草”.当在两套装置的水槽上方起始端同时倾倒同样多的水后,甲装置中的水比乙装置明显更快地流入末端的容器内.请分析:
(1)如果说水槽模拟的是河流,向水槽的起始端倾倒的水分模拟的是河流上游的________,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是_________装置.
(2)该模拟实验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乙装置和甲装置只有唯一的不同,遵守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原则.
(4)请你写一句保护湿地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降雨
水草
减缓水流的速度
变量唯一
走近保护区、体验自然之旅,品味和谐之关(合理即可)
连线中考
1. (长沙)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文献法
2. (潍坊)小行星命名常常以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团体或者个人命名,其中就有我国不少科学家。其中,在生物学领域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是( )
A. 屠呦呦 袁隆平 B. 钱学森 茅以升
C. 钱学森 袁隆平 D. 居呦呦 钱三强
A
A
3.(滁州)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设计: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大小、健康状况等都相似),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6只活苍蝇,向乙水槽放入__________,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4)实验现象:甲水槽中__ _______ ____ ,乙水槽中___ _______ ____ .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蛙的视觉有什么特点
蛙眼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
6只死苍蝇
苍蝇被青蛙捕食
苍蝇未被青蛙捕食
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