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2 06:30:05

文档简介

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1.A 2.C 3.D
【解析】1.由于地球有大气层,太阳落下地平线以后,仍有一部分太阳光线被空气分子向四面八方散射,使天空仍然亮着,A项正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昼夜温差上,B项错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需要在太阳还没落到地平线上,C项错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D项错误。故选A。
2.根据题意,要完全进入夜晚,需要等到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即要在日落后1小时12分左右,又因为春分日冷湖镇(93°E)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由此算出赛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9时12分,可推算出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9时12分+(120°-93°)÷15°=21时,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3.本题要求与藏北高原相比,藏北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夜间云量少,人口稀少,无城镇光污染并且大气透明度较高,所以赛什腾山比藏北高原不具有这些优势,ABC项错误。从图中的信息,赛什腾山铁路、公路连接,交通较为便利,D项正确。故选D。
4.B 5.C
【解析】4.读图中山岳冰川终碛垄示意图可看出,其中间部位向低处凸出,A错误;通常终碛垄迎冰一侧在不断的接受冰川的堆积作用,故迎冰一侧缓,背冰一侧陡,B正确;冰川后退说明冰川在消融,就会有冰碛物的形成,在后退的过程中,若出现阶段性停顿,则能够形成终碛垄,C错误;终碛垄是由于冰川消融形成的,故应发育与山地的雪线以下(冰川边缘),而非高山冰川带,D错误。故选B。
5.结合材料“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可知,辫状河道的形成与谷地比较宽阔有关,谷地宽阔,难以束缚水流,故水流散乱,②正确;且由于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也导致了其形成的河道多具有季节性,而没有固定的河床,③正确,C正确;地势比较陡峭难以形成辫状河道,①错误;冰川整体消融量较小不是没有固定河床的直接原因,④错误。故选C。
6.C 7.A 8.B
【解析】6.盐津县地处乌蒙山脉北部斜坡地带,县城建在横江深切的峡谷中,两侧高山林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一旦发生就会给盐津县城带来严重破坏,C项正确。盐津县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受台风影响小,A错误。盐津县基本没有火山活动,B错误。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当地河流没有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C。
7.盐津县城“高脚楼”下部采用镂空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是能够支撑固定楼体,增加其稳定性;二是发生洪水时可以增强楼体下部的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威胁。①②正确,构建独特的旅游景观、防潮防虫不是主要作用,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开凿山体难度大、工程量大,且易导致山体不稳定,增加地质灾害发生概率,A项错误;盐津县城所在区域自然灾害多发,且盐津县城受峡谷限制,缺乏持续发展的空间,向外搬迁是最适宜的发展方向,B项正确;进一步加固楼体并不能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C项错误;建设跨河大桥能够增加河谷两侧城区的联系,但不能为城区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无法避免自然灾害对盐津县城的不利影响,D项错误。故选B。
9.A 10.B 11.A
【解析】9.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的第5座科学考察站所在地”可知,7月是该岛的冬季,有极夜现象,太阳辐射变化小,气温终日较低,气温日较差小,A正确。因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小,B错误。7月该岛有极夜现象,太阳辐射少,地面状况对气温的影响小,C错误。该岛冬季被极地高压控制,海陆气压差异大,该岛风大,风向变化大,D错误。故选A。
10.结合所学可知,一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读图可知,该地地方时为14时,正值中时区区时为3时,推测该地大约在东经165°附近。该岛在南极地区,所以位于我国东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岛上风速最小的时期,推测海陆气压差最小。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形成气压差。该岛纬度高,气温低,陆上为高压,海上低压。12月~次年2月,该岛有极昼现象,光照长,陆地升温,气压下降,海陆间气压差异小,风力小,A正确。3~5月、6~8月南极地区正值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大,风大,BC错误。9~11月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南极地区昼变长,海陆气压差异逐渐变小,风力逐渐减弱,但没到极昼阶段,风力不是最小,D错误。故选A。
12.A 13.A 14.C
【解析】12.读图可知,高级服务类在价值链的高层,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占地面积小,附加值最高,付租能力强,适宜布局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频繁的中心商务区,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代理与技术服务类在空间布局上靠近高级服务类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从高级服务类处多去相关信息,加强信息交流,A正确;代理与技术服务类包括报关代理和国际船舶代理等产业环节,不涉及实际货物的运输,也不涉及环境污染,CD错误;与共用公用基础设施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A。
14.运输仓储类,位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占地面积广,付租能力低,城市外缘地租水平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地租水平是运输仓储类区位选择“郊区化”倾向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B 16.B 17.A
【解析】15.结合图和所学知识:西成高铁从西安向成都经过陕西省、四川省,A错;西成高铁从西安向成都经过秦岭山区、汉江、四川盆地,B对;西成高铁全线都位于外流区,C错;西成高铁全线都在地势第二级阶梯,D错;故选B。
16.西成高速铁路桥隧较多,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较小,不会导致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A错;西成高铁的全线贯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部高铁网络,加强了西安与成都等地的联系,B对;西成高铁是客运专线,不会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C错;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等,与区域的降水,植被破坏等有关,西成高铁不会消除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影响,D错;故选B。
17.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渭河平原区位于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为秦腔,A正确;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B错误;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C错误;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D错误;故选A。
18.B 19.C 20.C
【解析】18.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冻土广布,B正确。黑龙江省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平原地区地势较低,A错误。地表水多,易下渗, 地势平坦,多湿地不是冻土形成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19.由图可知,1961年以来冻土最大深度呈下降趋势,说明气候变暖。故选C。
20.气候变暖,冻土融化,会导致地表水容易下渗,从而导致湿地减少,A错误,C正确。一年中冻土持续天数会减少,冻土分布的纬度由低变高,BD错误。故选C。
21.D 22.D 23.C
【解析】21.一般来说,某地的日出只有一次,但该地一天内拍到了两次日出现象,说明早晨太阳受到了建筑物的遮挡。第1次日出为7:14,该城市位于江苏省某城市,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异不大,日出晚于当地地方时6点,表明应为北半球冬季,日出东南。第1次日出太阳的方位应该在东南方,随着第1次日出,太阳高度升高,太阳应向拍摄者的东南方天空升高,因此处为东阳台,从而太阳会进入图示太阳右侧的建筑物,所以第2次日出太阳应该从图示太阳右侧建筑物的顶端附近升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C 25.A 26.A
【解析】24.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内三地均经历了温度下降的过程,贵阳在1月10日至15日之间经历降温,会泽在1月15日至20日以及1月30日至2月4日经历了两次降温过程,昆明在2月14日左右经历了降温过程,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贵阳—会泽—昆明,C正确,ABD错误,故选择C项。
25.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贵阳至会泽的经度跨度大于会泽至昆明的经度跨度,即昆明准静止锋到达会泽时,是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最明显的时间。由图可知,1月15日左右贵阳、会泽昆明的气温较低,降温幅度大,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大,西进明显,A正确,1月21日,昆明、贵阳降温不明显,会泽略微下降,B错误;2月1日,会泽气温下降,昆明气温上升,C错误;2月4日,三地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D错误。故选A。
26.由图可知,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会泽会出现低温天气,即影响会泽越冬作物的天气主要是低温冻害。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A正确;增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不能抵御低温冻害,B错误;适时冬灌可以延缓降温速度,保护越冬作物,但效果相对于地膜效果较差,C错误;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利用农时与耕地,不能防治低温冻害,D错误,故选择A项。
27.D 28.C
【解析】27.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降水少,主要受祁连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A、B选项错误。疏勒河为内流河,其上游受冰川融水补给,流量较大,下游进入沙漠深处,受蒸发、下渗影响,其流量变小,最终消失,故其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 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D。
28.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可为下游地区提供更多的水源,由于西北地区水源相对紧张,水源增多,可缓解水资源的紧张局面,①正确。沙漠边缘多有绿洲出现,绿洲的泉水来自地下水,疏勒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增多可增加地下水补给,使泉水水量变大,②正确。上游径流量增加,使得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③错误。水资源增多,使得水生、岸生植物及动物大量繁殖、生长,生物多样性增加,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C。
29.A 30.B
【解析】29.由材料可知,q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从表中可知长江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相比,人均GDP的q值大,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使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减轻。故A选项正确,BCD 错误。故选A。
30.“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说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养老机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其老龄化反应了本区未富先老。故B 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31.(1)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碳酸盐岩;地壳抬升,碳酸盐岩出露地表易受流水溶蚀;变质岩不易被侵蚀,形成高大山体。(4分)
(2)与周边地区相比,梵净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垂直带谱丰富);高大山体迎风坡降水更丰富;变质岩山体雨水难以下渗,地表水较充足。(6分)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培育品牌,提高知名度;挖掘文化资源;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旅游体验感。(4分)
(1)(1)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最小值位于东南部,低于2200小时,最大值在甲地,大于3600小时。(6分)
(2)有利影响:太阳辐射为木星探测器的工作提供能源。不利影响:太阳活动(耀斑、太阳风)可能会威胁探测器的安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4分)
33.(1)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不易产茶,却产良马,南方产茶却少良马,因此产生了贸易需求,从而形成了茶马古道。(4分)
(2)地形崎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修建难度大;冻土广布,昼夜温差大,技术要求高;海拔高,气温低,氧气不足,易产生高原反应;修建路线长,距离远。(4分)
(3)高原上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壤无污染,水质好,蔬菜质量优;高原气温低,向港澳提供错季蔬菜;港澳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蔬菜的需求量大;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运输时间。(4分)
(4)丰富了当地蔬菜品种;增加了藏区农民收入,实现脱贫;有利于民族团结;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绿色蔬菜。(4分)齐齐哈尔市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
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
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位
94°E
新孤维吾

甘肃省
尔自治区
39N
冷湖P
图例
口城银
省界

公路
铁路
38°N
个个小山脉
1.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2.卷分日,天文爱好者到赛什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不应早于北京时间()
A.18:00
B.19:12
C.21:00
D.2248
3.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A.夜间云量更少
B.无城镇光污染
C.大气透明度更高
D.交通较便利
终碛是因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
物,终碛垄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孤状堆积提坝。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碛垄后,地势展宽、变缓,
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推积成扇形堆积体被称为冰
水扇。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山岳冰川终碛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弧形延伸,中间部位向高处凸出
B.一般迎冰侧较缓,背冰侧较陡
C.冰川后退时不能形成终碛垄
D.一般分布在高山冰川带
第1页共8页
5.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碛垄后形成辫状水系,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比较陡峭②谷地比较宽阔③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④冰川整体消融量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盐津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脉北部斜坡地带,县城建在横江深切的峡谷中,被誉为“峡谷岩城”,
又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县城”。县城房屋沿江而建,一边是高耸的峡谷,另一边是河流,下部为镂空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高脚楼”。图为盐津县城“高脚搂”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
小题。
6。盐津县城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A,台风和洪水B.地震和火山
C.崩塌和滑坡
D.凌汛和寒潮
7.盐津县城“高脚楼”下部采用镂空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的主要作用是()
①支撑固定楼体②增强泄洪能力③构建独特的旅游景观④防潮防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盐津县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为()
A.开凿两侧的山体,扩展发展空间
B,向外搬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C.进一步加固房屋,减少灾害影响
D,建设跨河大桥,增加城区联系
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的第5座科学考察站所在地,其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如下图
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温/℃
气温C
-24
0
-25
-26
2
-27
-291
036912151821(时)
9,恩克斯堡岛7月气温日较差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A。太阳辐射变化小
B,昼夜长短变化大
C.地面状况稳定
D.风向变化小
10.图中时间为中时区区时,可知该岛位于我国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正南
11.岛上风速最小的时期可能是()
A.12月~次年2月,B.3~5月
C.6~8月
D.9~11月
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