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6物质的分离(二)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6物质的分离(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2 15:31: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6物质的分离(二)
一、基础与巩固
1.物质的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法、   法、   法和   法等。
【答案】结晶;沉淀;过滤;蒸馏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有结晶、沉淀、过滤、蒸馏等分析。
【解答】 物质的分离方法有结晶、沉淀、过滤、蒸馏等;
故答案为:结晶;沉淀;过滤;蒸馏。
2.用滤纸过滤液体时,对过滤装置及其操作要求可以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   ,液面低于    ;三靠 :烧杯口紧靠   ,玻璃棒末端轻靠   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   。过滤只能除去   杂质,不能除去   杂质。
【答案】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烧杯内壁;难溶性;可溶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操作要求分析。
【解答】 用滤纸过滤液体时,对过滤装置及其操作要求可以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的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的是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的是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故答案为: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烧杯内壁;难溶性;可溶性。
3.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是将   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2)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3)实验中,漏斗的   应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应轻靠   层滤纸处,其作用是    。
(4)漏斗中的液面应   (选填"高"或“低"
)于滤纸边缘。
(5)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写出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   。
【答案】(1)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2)铁架台;漏斗
(3)末端(尖端);三;引流
(4)低
(5)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常用仪器名称衣过滤操作要求分析。
【解答】(1)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2)a仪器为铁架台,b为漏斗;
(3)实验中,为防止液体外溅,漏斗末端应紧靠烧杯内壁,为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玻璃棒应轻靠三层滤纸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5) 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会导致滤液仍浑浊。
故答案为:(1)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2)铁架台;漏斗;(3)末端(尖端);三;引流;(4)低;(5)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4.水样(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氧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
(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以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   。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步骤C称为   。
(4)经过步骤A、B、C、D得到的自来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凝聚剂;沉淀法
(2)D
(3)过滤
(4)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明矾的吸附沉降的作用分析;
(2)根据氯气可杀菌分析;
(3)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4)根据自来水厂加工后的水仍有可溶性杂质分析。
【解答】(1)明矾溶解时形成黏性絮状物,可将悬浮物质吸附沉降,常用作凝聚剂,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2)加入氯气可消毒杀菌;
(3)步骤C为过滤;
(4)经过步骤A、B、C、D得到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大量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凝聚剂;沉淀法;(2)D;(3)过滤;(4)混合物。
5.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溶解时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晶体飞溅
【答案】B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改变溶解度及蒸发时玻璃棒的搅拌使均匀受热的作用分析。
【解答】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不符合题意;
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种类及温度有关, 溶解时搅拌,不能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 ,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造成外溅 ,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搅拌可受热均匀,可防止晶体飞溅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在进行蒸馏实验时,常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小石粒,其目的是(  )。
A.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B.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C.有利于液体的汽化 D.防止液体的暴沸
【答案】D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时碎石可防止暴沸分析。
【解答】 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小石粒,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故选D。
7.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蒸馏法的是(  )。
A.从海水中分离蒸馏水
B.从粗盐中分离食盐和泥沙
C.从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离蔗糖
D.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硝酸钾
【答案】A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结合过滤、结晶等分离方法解答。
【解答】A、从海水中分离蒸馏水需用蒸馏法,符合题意;
B、从粗盐中分离食盐和泥沙可用过滤法 ,不符合题意;
C、从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离蔗糖可用结晶 ,不符合题意;
D、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硝酸钾可用结晶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河水转化成饮用水按自然沉淀、吸附沉降、过滤、消毒、煮沸操作分析。
【解答】 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需先③自然沉降,再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再②消毒杀菌(漂白粉),最后④加热煮沸;
故选B。
二、拓展与提高
9.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有:A.沉淀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结晶法。请指出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分别采用的方法(填编号)。
(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
(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   。
(3)从甘蔗汁中得到蔗糖   。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过滤与结晶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1)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所以要分离可用蒸馏法;(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可用分离固体和液体的过滤操作;(3)从甘蔗汁中得到固体蔗糖要采用结晶的方法。
10.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沉淀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 :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分析。
【解答】(1) ①中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其作用是吸附异味或色素等杂质,B正确;
(2) 直饮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B;(2)混合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6物质的分离(二)
一、基础与巩固
1.物质的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法、   法、   法和   法等。
2.用滤纸过滤液体时,对过滤装置及其操作要求可以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   ,液面低于    ;三靠 :烧杯口紧靠   ,玻璃棒末端轻靠   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   。过滤只能除去   杂质,不能除去   杂质。
3.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是将   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2)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3)实验中,漏斗的   应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应轻靠   层滤纸处,其作用是    。
(4)漏斗中的液面应   (选填"高"或“低"
)于滤纸边缘。
(5)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写出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   。
4.水样(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氧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
(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以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   。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步骤C称为   。
(4)经过步骤A、B、C、D得到的自来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溶解时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晶体飞溅
6.在进行蒸馏实验时,常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小石粒,其目的是(  )。
A.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B.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C.有利于液体的汽化 D.防止液体的暴沸
7.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蒸馏法的是(  )。
A.从海水中分离蒸馏水
B.从粗盐中分离食盐和泥沙
C.从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离蔗糖
D.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硝酸钾
8.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二、拓展与提高
9.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有:A.沉淀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结晶法。请指出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分别采用的方法(填编号)。
(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
(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   。
(3)从甘蔗汁中得到蔗糖   。
10.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沉淀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 :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结晶;沉淀;过滤;蒸馏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有结晶、沉淀、过滤、蒸馏等分析。
【解答】 物质的分离方法有结晶、沉淀、过滤、蒸馏等;
故答案为:结晶;沉淀;过滤;蒸馏。
2.【答案】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烧杯内壁;难溶性;可溶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操作要求分析。
【解答】 用滤纸过滤液体时,对过滤装置及其操作要求可以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的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的是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的是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故答案为: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烧杯内壁;难溶性;可溶性。
3.【答案】(1)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2)铁架台;漏斗
(3)末端(尖端);三;引流
(4)低
(5)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常用仪器名称衣过滤操作要求分析。
【解答】(1)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2)a仪器为铁架台,b为漏斗;
(3)实验中,为防止液体外溅,漏斗末端应紧靠烧杯内壁,为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玻璃棒应轻靠三层滤纸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5) 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会导致滤液仍浑浊。
故答案为:(1)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2)铁架台;漏斗;(3)末端(尖端);三;引流;(4)低;(5)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4.【答案】(1)凝聚剂;沉淀法
(2)D
(3)过滤
(4)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明矾的吸附沉降的作用分析;
(2)根据氯气可杀菌分析;
(3)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4)根据自来水厂加工后的水仍有可溶性杂质分析。
【解答】(1)明矾溶解时形成黏性絮状物,可将悬浮物质吸附沉降,常用作凝聚剂,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2)加入氯气可消毒杀菌;
(3)步骤C为过滤;
(4)经过步骤A、B、C、D得到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大量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凝聚剂;沉淀法;(2)D;(3)过滤;(4)混合物。
5.【答案】B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改变溶解度及蒸发时玻璃棒的搅拌使均匀受热的作用分析。
【解答】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不符合题意;
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种类及温度有关, 溶解时搅拌,不能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 ,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造成外溅 ,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搅拌可受热均匀,可防止晶体飞溅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时碎石可防止暴沸分析。
【解答】 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小石粒,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结合过滤、结晶等分离方法解答。
【解答】A、从海水中分离蒸馏水需用蒸馏法,符合题意;
B、从粗盐中分离食盐和泥沙可用过滤法 ,不符合题意;
C、从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离蔗糖可用结晶 ,不符合题意;
D、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硝酸钾可用结晶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河水转化成饮用水按自然沉淀、吸附沉降、过滤、消毒、煮沸操作分析。
【解答】 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需先③自然沉降,再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再②消毒杀菌(漂白粉),最后④加热煮沸;
故选B。
9.【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馏、过滤与结晶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1)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所以要分离可用蒸馏法;(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可用分离固体和液体的过滤操作;(3)从甘蔗汁中得到固体蔗糖要采用结晶的方法。
10.【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分析。
【解答】(1) ①中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其作用是吸附异味或色素等杂质,B正确;
(2) 直饮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B;(2)混合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