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 《论语》十二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5课 《论语》十二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09:30: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05课 《论语》十二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D.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
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
3.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答案】1.C
2.B
3.D
4.C
5.①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②聪明的人不会感到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句子和文本内容,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5)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学而》)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里仁》)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雍也》)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泰伯》)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颜渊》)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阳货》)
1.“子”为“曰”的主语,即“孔子说”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克己”与“复礼”为并列结构,二者是“天下归仁焉”的前提,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本句意思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故答案为:C。
2.B.“敏:敏捷”错误。句意:办事勤勉,说话谨慎。“敏”,勤勉。故答案为:B。
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D.对“事君”的理解有误。这里的“事君”与“事父”强调的是在家则孝,在外则忠,忠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础,而学习《诗经》就是培养人们这种品德的最佳方法,而非阐述“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故答案为:D。
4.C.“‘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理解错误。从这个层面来说,应该“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故答案为:C。
5. 得分点:
①“质”,质朴;“文”,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②“知者”,聪明的人;“不惑”,不会感到迷惑;“仁者”,仁德的人;“不惧”,没有畏惧。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
9.翻译下面句子。
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答案】6.A
7.B
8.C
9.①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②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要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6.A.“《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误。“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没有《诗经》。故答案为:A。
7.B.“听从”错误。译为付诸行动,实践,从事。句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故答案为:B。
8.A.“则”,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B.“焉”,句末语气词,没有意义;/词尾,表状态,……的样子。C.“者”,代词,……的人。D.“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答案为:C。
9.得分点:
①“质”,质朴、朴实;“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②“安”,安逸;“敏”,勤奋敏捷;“慎”,谨慎;“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怒’手!己所不欲,勿拖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材料四: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 先进》)
(注)①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问其目目:详情。
B.举直措诸枉诸:诸多。
C.子恸矣恸:悲伤过度
D.吾不徒行以为之椁徒行: 徒步行走
1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12.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
【答案】10.B
11.C
12.自己在鲁国当过大夫,根据礼制,不可步行。孔子的回答,反应了他守礼的态度。(拒绝颜路的请求直言相告,也体现了他“君子坦荡荡”的性格特征——可参考)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括分析;筛选信息;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
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太过了!”孔子说:“有悲痛太过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论语·先进》)
材料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论语·先进》)
10.B.句意为: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诸:之于。故答案为:B。
11.C .“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错误,应该是完全靠自己。“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故答案为:C。
12.“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意思是“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礼先于情,凡事要与礼合才可以与情合。孔子与颜渊虽为师生却情同父子,他不同意把自己车子卖掉来为颜渊买外棺,不是舍不得车,而是因为礼制规定,大夫出门必须用车,而且礼以俭为宜。故孔子虽然对颜渊之早逝很悲恸,却始终不忘礼,不肯丧失原则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入则孝入:在家 B.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
C.贤贤易色易:改变 D.能致其身致:招致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文中是对孔子的尊称。
B.弟子:多指门徒或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
C.弟:文中指“悌”,是敬爱兄长的意思。“孝悌”是孔子非常重视的道德准则。
D.仁: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指有仁德的人。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完善道德修行之后才追求的。
C.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父母,能竭其力。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7.这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答案】13.D
14.B
15.D
16.①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②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
17.两则选段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将第二则与第一则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观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 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然后要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接着加以比照,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强调道德教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行为谨慎,说话诚实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
(《论语 学而》)
子夏说:“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 学而》)
1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项,“能致其身”意思是“能奉献生命”,“致”,给予,献出。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错误,文中“弟子入则孝”的“弟子”泛指年少者。
故答案为: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项,“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错误,这里有两个错误,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并没有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认为道德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其次,儒家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① “事”,侍奉;“竭”,竭尽,用尽。译文: 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② “交”,交往;“言”,说话;“有信”,讲信用,“信”,信用。译文: 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先看第一则,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行为谨慎,说话诚实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可见孔子重视德行的教育。再看第二则,子夏认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见子夏也认为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是极为重要的。最后可以找到两则材料的连接点,即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题的时候先回答联系,再结合每则材料具体分析。
故答案为: 两则选段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将第二则与第一则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
《礼记》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______________,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8.填上第①段空格句   ,《礼记》中的《大学》属于   家学派代表作之一。
1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格:探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太平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
20.第②段从句式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1.概述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答案】18.知止而后有定;儒
19.A
20.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充分论述了大学之道之“明明德”的八大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内修到外治的阶段,互相关联,是为实现上文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也即治国之理。修辞:排比和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21.《大学之道》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们的启发: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先看句式。文段句式内容属于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然后再分析修辞。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18.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第①空结合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可知应是“知止而后有定”;第②空,《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可见《礼记》中的《大学》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
第1空、知止而后有定
第2空、儒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止:终止”错。止:达到。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先看句式。这段文字有很多整句,如“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采用“欲……,先……”的句式,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整句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采用“……而后……”的句式表达,句子整饬,音韵和谐;再夹以散句,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再看修辞。“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先……”构成排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既是排比又是收尾相接构成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层次分明,阐述了“八目”的具体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这样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故答案为: 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充分论述了大学之道之“明明德”的八大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内修到外治的阶段,互相关联,是为实现上文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也即治国之理。修辞:排比和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2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大学》第一章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由此得出本文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对我们的启发: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由此我们应当明白,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修身”呢?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
故答案为: 《大学之道》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们的启发: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2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大学》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D.《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
2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2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2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答案】22.D
23.B
24.D
25.①古代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②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知识点】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2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乐经》不属于“五经”,应改为《易经》。
故答案为:D。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具体表现。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21①句意: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不是“大学之道”的内容。
②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属“修身”。
③句意: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属“正心”。
④句意: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属“致知”和“诚意”。
⑤句意: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反面说应“修身”。
⑥句意: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反面说应“正心”。②③④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
故答案为:B。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错误,以小人的丑态点明“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从反面强调君子一定要“慎独”。
故答案为:D。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个“明”;弘扬;
第二个“明”,德光明正大品德;“治”,治理好。 “厚”,看重;“薄”,疏远;“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2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为之于未有
2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
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3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答案】26.B
27.D
28.D
29.A
30.①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②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③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古今异义;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汉语中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因其演变情形不同,故古今意义上存在差别。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好词语所在的句子语境进行理解。
(4)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格:标准”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推究事物的道理。“格”在此处意思是“推究”。
故答案为:B。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前句“的”之意,结构助词;后句“它”之意,代词。
B.“而”:前句表顺承,可不译,连词;后句“假如”之意,表假设,连词。
C.“其”,前句是代词,“他的”之意;后句是副词,“大概”之意。
D.“为”:均为动词,可以译为“做”。
故答案为:D。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今异义,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B.古今异义,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
C.古今异义,古义:用绳结缀;今义:考虑;
D.古今同义,均指小孩子。
故答案为:D。
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说法错误,四书应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故答案为:A。
3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① “道”,宗旨;“明”,弘扬;“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② “本末”,根本,始末;“所先后”,本末始终的道理;“道”,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 “质”,质朴;“文”,文饰,文采;“野”,粗野;“史”,虚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息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修身》)
文本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注】①菑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菑”通“灾”。②折(zhé)阅:低价销售,亏损。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B.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C.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D.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战/
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
B.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
C.格物,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
B.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
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
D.《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②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5.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案】31.C
32.D
33.B
34.①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
②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5.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文本一
见到好的行为,一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一定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就像灾害在身一样,一定要痛恨自己。所以,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肯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尊敬老师,亲近朋友,因而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相反,制造祸乱却讨厌别人非议自己,特别没有贤能却想让人家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作是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
用善来引导别人叫做教,用善来附和别人叫做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做谄,用不善附和别人叫做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做智;把错的认作对的,把对的认作错的,这就叫做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做直。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
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
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然而,瘸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超出常人不会很远。
文本二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故”意思是“因此”“所以”,放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D。“才性”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且“足”是“若”的宾语,“跛鳖之与六骥”是“足”的修饰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答案为:C。
3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错误,应该是成书于汉代。
故答案为:D。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从不厌烦”错误,原文的“不厌”意为不满足;“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错误,原文的“能诫”意为能引以为戒。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B。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趣”通“取”,取用;“谓”,叫;“至贼”,大贼。
“修”,修养;“齐”,整齐有序;“治”,治理得好,太平。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材料一“见善……以自存……见不善……以自省……”可知,“自存”是指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自省”是指反省自我,这是说修身对于自身成长的价值,再结合“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可知,修养自我可以让自己有所进步,不会外外物所役使。由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知,材料二主要是谈修身对于治家治国的价值,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先把家治理好,而要想把家治理好需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所以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故答案为: 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3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3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
3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一项是()
例句:见贤思齐焉
A.譬如平地 B.故亏父而自利
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D.在止于至善
3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0.下列对选文(一)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42.结合《大学之道》,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答案】36.B
37.D
38.D
39.C
40.B
41.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42.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4)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 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5)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6)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二)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真实的想法,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很谨慎。曾子说过:“虽独处,其实也有很多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多么严厉、多可敬畏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所谓要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自身如果有愤怒怨恨,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畏惧恐慌,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喜好欢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忧患烦愁,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
所谓管好家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是说人们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会偏向喜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会偏向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偏向敬畏,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偏向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会偏向傲视怠慢。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说:“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还知道孩子有缺点;对于自己的庄稼,总觉得禾苗长得还不够壮硕。”这就叫不进行自身德行的修养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家。
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致知在格物”的句意: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格”应是“推究”的意思。
故答案为:B。
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它。
B.第一个“而”,连词,表承接;第二个“而”,连词,表假设。
C.第一个“其”,代词,自己的;第二个“其”,语气词,大概。
D.两个“为”,都是动词,做。
故答案为:D。
3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见贤思齐焉”中的“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贤德的人。
A.“譬如平地”中的“平”,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填平。
B.“故亏父而自利”中的“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
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中的“树”,名词活用作动词,种植。
D.“在止于至善”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名词,最完美的境界。
故答案为:D。
3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心”作主语,“不在”作谓语,“焉”作宾语。依据语法结构,“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在焉”不能断开,排除A、B。“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故“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之间要断开,排除D。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
故答案为:C。
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分析错误。“八条目”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
故答案为:B。
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好,喜好;第一个“恶”译为“缺点”;
第二个“恶”译为“厌恶”;美,优点;鲜,少。
4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大学之道》中提出了“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还指出“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由此可知,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有高远的奋斗目标。结合“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分析,新时代的青年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结合“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分析,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重要的是正心,修身,即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故答案为: 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②知:知道
4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用法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使动用法,使……有修养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形容词作名词,彰明
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意动用法,以……整齐有序
D.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使动用法,使……真诚
45.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论说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庄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D.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
46.翻译划线句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答案】43.A
44.D
45.C
46.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学常识;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3)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4)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探究事物原理。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止:停止”错误。此处译为“达到”。句意:(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C.“安:平安”错误。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句意: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
D.“知:知道”错误。此处“知”译为对外物之理的认识,知识。句意: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
故答案为:A。
4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修:使动用法,使……有修养”错误,此处无活用,译为“修养”。
B.“明:形容词作名词,彰明”错误,应该是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C.“齐:意动用法,以……整齐有序”错误,应该是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D无误。
故答案为:D。
4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和《论语》《庄子》编在一起”错误,不是《庄子》,而是《孟子》。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故答案为:C。
4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个“明”,彰显,弘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正常语序为“古之于天下者欲明明德”,“于天下”作状语,状语后置句;“治”,使……治,意译为治理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B.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C.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D.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4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乡党,指乡里、家乡,也指同乡、乡亲。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C.四海,古代人认为中国包含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因而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D.告子,其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
4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
C.孟子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他自己也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但他还是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
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
5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51.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的方法。
【答案】47.D
48.C
49.D
50.①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②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51.通过孺子入井的例子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举例论证;将“四端”比作人的四体,将扩大充实“四端”比作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是比喻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是对比论证。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等。
【附参考译文】
(一)孟子说:“人都有不忍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05课 《论语》十二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D.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
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
3.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
9.翻译下面句子。
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怒’手!己所不欲,勿拖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材料四: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 先进》)
(注)①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问其目目:详情。
B.举直措诸枉诸:诸多。
C.子恸矣恸:悲伤过度
D.吾不徒行以为之椁徒行: 徒步行走
1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12.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入则孝入:在家 B.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
C.贤贤易色易:改变 D.能致其身致:招致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文中是对孔子的尊称。
B.弟子:多指门徒或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
C.弟:文中指“悌”,是敬爱兄长的意思。“孝悌”是孔子非常重视的道德准则。
D.仁: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指有仁德的人。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完善道德修行之后才追求的。
C.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父母,能竭其力。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7.这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
《礼记》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______________,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8.填上第①段空格句   ,《礼记》中的《大学》属于   家学派代表作之一。
1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格:探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太平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
20.第②段从句式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1.概述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2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大学》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D.《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
2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2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2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2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为之于未有
2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
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3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息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修身》)
文本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注】①菑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菑”通“灾”。②折(zhé)阅:低价销售,亏损。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B.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C.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D.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战/
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
B.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
C.格物,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
B.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
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
D.《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②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5.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3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3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
3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一项是()
例句:见贤思齐焉
A.譬如平地 B.故亏父而自利
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D.在止于至善
3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0.下列对选文(一)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42.结合《大学之道》,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②知:知道
4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用法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使动用法,使……有修养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形容词作名词,彰明
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意动用法,以……整齐有序
D.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使动用法,使……真诚
45.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论说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庄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D.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
46.翻译划线句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B.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C.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D.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4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乡党,指乡里、家乡,也指同乡、乡亲。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C.四海,古代人认为中国包含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因而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D.告子,其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
4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
C.孟子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他自己也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但他还是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
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
5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51.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5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
5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
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
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5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56.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B.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C.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D.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5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乡党,指乡里、家乡,也指同乡、乡亲。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C.四海,古代人认为中国包含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因而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D.告子,其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
5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
C.孟子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他自己也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但他还是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
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
6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二)
公孙丑①:“敢问夫子恶②乎长?”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④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据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何谓知言?”
曰:“诐⑤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
①公孙丑:孟子的学生。②恶:同“乌”,疑问词,哪,何。③慊:通“惬”。快心,满意。④告子:孟子同时代人,两人所持观点不同,有过辩论。⑤诐辞:偏颇的言辞。
6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忍:怜悯,同情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同“邀”,博取
C.今日病矣 病:疲倦,劳累
D.诐辞知其所蔽 蔽:蒙蔽,局限
6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B.人之有是四端也 师道之不传也
C.其子趋而往 视之人而不仁
D.以其外之也故 贼人以利其身
6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6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符合孟子“浩然正气”之说的一组是()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留将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
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⑤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6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B.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认为仁义礼智本就存在于内心,只须去心中寻找,无须后天培养。
C.孟子认为浩然正气须于心中蓄积,而非依靠外物之力获取,若是自欺欺人,拔苗助长,浩然之气也就会衰亡。
D.“浩然正气”是孟子对个人最高精神境界的描述,它对约束人心、塑造正直而坚毅的人格功莫大焉。
6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67.根据第二则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D
4.C
5.①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②聪明的人不会感到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句子和文本内容,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5)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学而》)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里仁》)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雍也》)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泰伯》)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颜渊》)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阳货》)
1.“子”为“曰”的主语,即“孔子说”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克己”与“复礼”为并列结构,二者是“天下归仁焉”的前提,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本句意思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故答案为:C。
2.B.“敏:敏捷”错误。句意:办事勤勉,说话谨慎。“敏”,勤勉。故答案为:B。
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D.对“事君”的理解有误。这里的“事君”与“事父”强调的是在家则孝,在外则忠,忠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础,而学习《诗经》就是培养人们这种品德的最佳方法,而非阐述“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故答案为:D。
4.C.“‘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理解错误。从这个层面来说,应该“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故答案为:C。
5. 得分点:
①“质”,质朴;“文”,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②“知者”,聪明的人;“不惑”,不会感到迷惑;“仁者”,仁德的人;“不惧”,没有畏惧。
【答案】6.A
7.B
8.C
9.①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②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要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6.A.“《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误。“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没有《诗经》。故答案为:A。
7.B.“听从”错误。译为付诸行动,实践,从事。句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故答案为:B。
8.A.“则”,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B.“焉”,句末语气词,没有意义;/词尾,表状态,……的样子。C.“者”,代词,……的人。D.“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答案为:C。
9.得分点:
①“质”,质朴、朴实;“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②“安”,安逸;“敏”,勤奋敏捷;“慎”,谨慎;“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
【答案】10.B
11.C
12.自己在鲁国当过大夫,根据礼制,不可步行。孔子的回答,反应了他守礼的态度。(拒绝颜路的请求直言相告,也体现了他“君子坦荡荡”的性格特征——可参考)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括分析;筛选信息;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
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太过了!”孔子说:“有悲痛太过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论语·先进》)
材料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论语·先进》)
10.B.句意为: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诸:之于。故答案为:B。
11.C .“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错误,应该是完全靠自己。“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故答案为:C。
12.“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意思是“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礼先于情,凡事要与礼合才可以与情合。孔子与颜渊虽为师生却情同父子,他不同意把自己车子卖掉来为颜渊买外棺,不是舍不得车,而是因为礼制规定,大夫出门必须用车,而且礼以俭为宜。故孔子虽然对颜渊之早逝很悲恸,却始终不忘礼,不肯丧失原则性。
【答案】13.D
14.B
15.D
16.①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②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
17.两则选段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将第二则与第一则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观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 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然后要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接着加以比照,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强调道德教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行为谨慎,说话诚实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
(《论语 学而》)
子夏说:“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 学而》)
1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项,“能致其身”意思是“能奉献生命”,“致”,给予,献出。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错误,文中“弟子入则孝”的“弟子”泛指年少者。
故答案为: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项,“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错误,这里有两个错误,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并没有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认为道德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其次,儒家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① “事”,侍奉;“竭”,竭尽,用尽。译文: 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② “交”,交往;“言”,说话;“有信”,讲信用,“信”,信用。译文: 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先看第一则,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行为谨慎,说话诚实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可见孔子重视德行的教育。再看第二则,子夏认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见子夏也认为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是极为重要的。最后可以找到两则材料的连接点,即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题的时候先回答联系,再结合每则材料具体分析。
故答案为: 两则选段都体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将第二则与第一则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观点。
【答案】18.知止而后有定;儒
19.A
20.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充分论述了大学之道之“明明德”的八大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内修到外治的阶段,互相关联,是为实现上文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也即治国之理。修辞:排比和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21.《大学之道》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们的启发: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先看句式。文段句式内容属于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然后再分析修辞。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18.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第①空结合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可知应是“知止而后有定”;第②空,《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可见《礼记》中的《大学》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
第1空、知止而后有定
第2空、儒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止:终止”错。止:达到。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先看句式。这段文字有很多整句,如“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采用“欲……,先……”的句式,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整句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采用“……而后……”的句式表达,句子整饬,音韵和谐;再夹以散句,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再看修辞。“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先……”构成排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既是排比又是收尾相接构成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层次分明,阐述了“八目”的具体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这样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故答案为: 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充分论述了大学之道之“明明德”的八大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内修到外治的阶段,互相关联,是为实现上文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也即治国之理。修辞:排比和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
2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大学》第一章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由此得出本文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对我们的启发: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由此我们应当明白,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修身”呢?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
故答案为: 《大学之道》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们的启发: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22.D
23.B
24.D
25.①古代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②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知识点】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2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乐经》不属于“五经”,应改为《易经》。
故答案为:D。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具体表现。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21①句意: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不是“大学之道”的内容。
②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属“修身”。
③句意: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属“正心”。
④句意: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属“致知”和“诚意”。
⑤句意: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反面说应“修身”。
⑥句意: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反面说应“正心”。②③④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
故答案为:B。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错误,以小人的丑态点明“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从反面强调君子一定要“慎独”。
故答案为:D。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个“明”;弘扬;
第二个“明”,德光明正大品德;“治”,治理好。 “厚”,看重;“薄”,疏远;“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答案】26.B
27.D
28.D
29.A
30.①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②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③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古今异义;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汉语中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因其演变情形不同,故古今意义上存在差别。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好词语所在的句子语境进行理解。
(4)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格:标准”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推究事物的道理。“格”在此处意思是“推究”。
故答案为:B。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前句“的”之意,结构助词;后句“它”之意,代词。
B.“而”:前句表顺承,可不译,连词;后句“假如”之意,表假设,连词。
C.“其”,前句是代词,“他的”之意;后句是副词,“大概”之意。
D.“为”:均为动词,可以译为“做”。
故答案为:D。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今异义,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B.古今异义,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
C.古今异义,古义:用绳结缀;今义:考虑;
D.古今同义,均指小孩子。
故答案为:D。
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说法错误,四书应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故答案为:A。
3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① “道”,宗旨;“明”,弘扬;“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② “本末”,根本,始末;“所先后”,本末始终的道理;“道”,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 “质”,质朴;“文”,文饰,文采;“野”,粗野;“史”,虚浮。
【答案】31.C
32.D
33.B
34.①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
②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5.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文本一
见到好的行为,一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一定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就像灾害在身一样,一定要痛恨自己。所以,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肯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尊敬老师,亲近朋友,因而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相反,制造祸乱却讨厌别人非议自己,特别没有贤能却想让人家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作是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
用善来引导别人叫做教,用善来附和别人叫做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做谄,用不善附和别人叫做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做智;把错的认作对的,把对的认作错的,这就叫做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做直。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
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
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然而,瘸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超出常人不会很远。
文本二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故”意思是“因此”“所以”,放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D。“才性”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且“足”是“若”的宾语,“跛鳖之与六骥”是“足”的修饰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答案为:C。
3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错误,应该是成书于汉代。
故答案为:D。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从不厌烦”错误,原文的“不厌”意为不满足;“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错误,原文的“能诫”意为能引以为戒。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B。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趣”通“取”,取用;“谓”,叫;“至贼”,大贼。
“修”,修养;“齐”,整齐有序;“治”,治理得好,太平。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材料一“见善……以自存……见不善……以自省……”可知,“自存”是指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自省”是指反省自我,这是说修身对于自身成长的价值,再结合“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可知,修养自我可以让自己有所进步,不会外外物所役使。由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知,材料二主要是谈修身对于治家治国的价值,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先把家治理好,而要想把家治理好需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所以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故答案为: 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
【答案】36.B
37.D
38.D
39.C
40.B
41.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42.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4)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 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5)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6)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二)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