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风成地貌
1.风成地貌常见于哪类干湿地区?P48
2.请你描述吹蚀与磨蚀的区别。P49
3.常见的风力侵蚀地貌有哪些?P49~50
4.雅丹地貌是哪几种风蚀地貌的组合 P50
5.如何描述戈壁的形成过程 P50
思考: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以让地表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
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
P48
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逐渐减小。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风力作用的影响,会出现风蚀地貌(戈壁、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
你知道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一、风蚀地貌:
1. 风蚀作用:
(1) 定义:P48
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2) 分类:
① 吹蚀作用:
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的破坏。
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② 磨蚀作用:
2. 风蚀地貌:
(1) 定义:
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2) 类型:
① 风蚀蘑菇:
② 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
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
③ 风蚀壁龛: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④ 雅丹地貌:
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沟槽和垄脊相间排列的地貌。
风蚀残丘
风蚀城堡
风蚀洼地
较细的颗粒物被风吹走,留下较大颗粒的砾石。
风蚀谷
(5)戈壁滩:
盆地边缘的雪山,积雪融化后河水带来的沙石在盆地边缘堆积;该区域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侵蚀地表带走细颗粒物, 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滩。
1.风积地貌最基本的形态是什么?教材提到了哪几种新月形沙丘的变形?
2.影响沙丘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3.请你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4.利用新月形沙丘如何确定当地的主导风向?
思考:P51
二、风积地貌:
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1 . 定义:
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1) 定义:
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 影响因素:
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往往形成形态多种多样的沙丘。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
(3) 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
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成为固定沙丘;
① 固定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的结构是由里向外逐渐变新的堆积。
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② 流动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基本上是和陡坡平行的,沙丘移动方向与风向一致。
(4) 灌丛沙丘:
①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② 绿洲边缘或草地中出现灌丛沙丘,表明这些地方发生了土地退化。
(1) 利用流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利用沙丘判定风向
(2) 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风向
戈壁 沙漠 黄土
1.风沙活动的危害有哪些
2.防治风沙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以草方格沙障为例,说明其起到的作用。
4.思考森林的生态作用。
思考:P52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 风沙的危害:P52
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 防沙措施:
(1) 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胡杨林
梭梭
(2) 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草方格
石方格
高立式沙障
防护林带
草方格沙障的功能:
①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能截数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一、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风蚀柱、风蚀残丘、风蚀沟槽等。
流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斜理构造,无固定物,具有流动性,典型代表为新月形沙丘。
层理构造,沙丘上生长植物能固定流沙,不具有移动性。
区分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
流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二、风积地貌:
风沙的危害 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沙措施 (1) 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2) 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吉林省 B. 新疆
C. 四川省 D. 上海
2.该景观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风力侵蚀
B
D
3 . 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 )
A . 四川盆地 B . 塔里木盆地
C . 柴达木盆地 D . 江南丘陵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图,完成下题小题。
4.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B
B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 完成下题小题。
下图所示照片为某人面向北方拍摄到的沙丘照片,完成下题小题。
5.据图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 D.西南风
6.下列地貌中,成因与图中沙丘类似的是( )
A.雅丹地貌 B.火山地貌 C.冲积扇 D.戈壁
D
C
沙漠治理是干旱地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完成下题小题。
7 . 草方格沙障可以( )
A . 黏合沙粒 B . 吸取地下水
C . 拦截水分 D . 减少下渗
8 .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 . 成土时间短 B . 技术难度小
C . 环境污染小 D . 资金投入少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