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海水的运动
第三节
Movement of sea water
海 浪
1.形成
(1)概念:海里的波浪
(2)成因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
(3)特点:风越大,浪越高,能量越大
海 浪
图3.20 波浪要素示意
1.形成
相邻波峰到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海浪周期性运动的高处部分
海浪周期性运动的低处部分
相邻波峰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峰
波谷
波高
波长
海啸袭击沿海地区
地震时海啸开始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2.类型
(1) 海啸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2.类型
(2) 风暴潮
分布:沿海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
冲浪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浪高;
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3.影响
(1) 影响海上活动
捕捞航行勘探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浪高;
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3.影响
(1) 影响海上活动
①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毁坏沿海建筑
3.影响
(2) 产生灾害
图示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后场景
①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侵蚀和堆积形成海蚀崖、海蚀洞、海滩等
3.影响
(3) 塑造地貌
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①修建海堤、②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4.防御与利用
(1) 工程和生物措施
防波堤
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①修建海堤、②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4.防御与利用
(1) 工程和生物措施
红树林
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资源,人们可通过发展技术,利用海浪进行发电
4.防御与利用
(2) 波浪能利用
4.防御与利用
(3) 海洋监测预报
潮汐
1.成因
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周期:一日两次海水涨落
2.影响人类活动
(1)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2.影响人类活动
(2)沿海港口建设、航运
浙江江夏
潮汐电站
2.影响人类活动
(3)潮汐发电
利用潮汐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
洋流
1.成因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0°N
40°N
低水温流向高水温海域的洋流
高水温流向低水温海域的洋流
(1)按温度分
高温海域
低温海域
①寒流
②暖流
2.分类
你的位置
20°N
40°N
(1)按温度分
高温海域
低温海域
2.分类
低水温流向高水温海域的洋流
高水温流向低水温海域的洋流
①寒流
②暖流
你的位置
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风海流
密度流
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运动
补偿流
由于风力或者密度差异使一处海水流失,另处的海水补偿过来而形成的洋流
(2)按成因分
2.分类
大西洋
地中海
盐度小
密度小
直布罗陀海峡
海底山脉
气候
(1)气候
3.影响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增温增湿
(2)海洋生物资源与渔场分布
3.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
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
生物
航行
(3)航行
3.影响
①速度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②安全
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
给海上航行造成较大威胁
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
(4)环境
3.影响
①有利影响:
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②不利影响:
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环境
海浪
潮汐
海水的运动
成因
风力等
类型
风浪、海啸、风暴潮
影响
海上活动、灾害、地貌
防御
工程和生物措施
洋流
成因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类型
大潮、小潮
影响
潮间带采集与养殖
沿海港口建设与航运
潮汐发电
概念
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
类型
按温度:寒流、暖流
影响
气候、生物与渔场、
航行、环境
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