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气候测试题(附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读我国某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晴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多云
B.最高气温是35℃,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D.以南风为主,表示南风6级
2.下列哪句话是描述天气的( )
A.昆明四季如春 B.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C.明天大风降温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更适合户外活动的是( )
A. B. C. D.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如表示意四个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指数,表中四个城市,空气质量最优的是( )
城市 杭州 福州 郑州 兰州
空气质量指数 85 49 280 230
A.杭州 B.郑州 C.福州 D.兰州
5.读同纬度四个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读图,完成下面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B.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8---9题。
8.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 B.最高月均温达到30℃
C.1月降水量超过200mm D.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9.判断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南温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读图,完成下列10---15题。
10.该地图可以表示(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气温分布图
11.图中c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12.在山地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若d地的温度为16℃,此时c地的温度理论值为( )
A.0℃ B.0.6℃ C.4℃ D.16℃
13.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少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4.影响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以上都有
15.“一山有四季”说明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读1271—129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以及威尼斯和济南的气候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题。
16.马可·波罗家乡威尼斯与中国济南相比较,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两地一样炎热 B.冬季两地一样寒冷
C.威尼斯降水属于冬雨型 D.威尼斯受地中海气候影响
17.马可·波罗返程时在甲地的所见所闻,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蜿蜒的尼罗河 B.雄伟的“世界屋脊”
C.广袤无垠的沙漠 D.茂密的热带雨林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千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18--20题。
18.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2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30分)
21.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②③④气候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_______,冬雨夏干的是________。
(3)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的气候。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地年平均气温比C、E两地高
B.当E地高温多雨的时候,C地也是高温多雨
C.A、B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D地大
D.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D地大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地理研究活动小组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芳发现地处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玲玲发现一个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我国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小明需要了解淄博临淄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图12的A、B、C、D四幅图中______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淄博临淄的气候特点。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④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_____,理由是 。
(5)我国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D点的经纬度是______,当D点太阳露出地平线时,C点处于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
(2)A地气候特征_________,B地全年寒冷干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C、D、E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地,这主要是受______因素的影响。
(4)E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_______岸。
(5)从气候条件看,B地应该是人口________(稠密或稀疏)区,A地的民居可能是图中的_____(①或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C3.A4.C5.B6.C7.A8.D9.B10.B11.B12.C13.D14.C
15.D16.B17.D18.D19.A20.C
21. C地 B地 A地 D地 B C D C
22.(1)海陆位置
(2)地形地势不同(或⑤地海拔高)
(3)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可信,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5)昼夜温差大
(6)多带防寒的衣服、鞋帽等。
23. 40°N,60°E(顺序可互换,文字表述也可) 白天 全年高温多雨(只答气温或降水要素不得分) 纬度因素(纬度位置) D 海陆 温度海洋性气候(缺字不得分) 西 稀疏 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