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一束光线从容器的侧壁斜射到容器底部,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一直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
C.一直向右移动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
B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是从像发出的
B.乙图,看到水中的鱼,发生了光的折射
C.丙图,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D.丁图,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矫正的方法是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答案:B
3.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
B.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
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D
A B C D
4.如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C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影响视野
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0°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A
A B C D
6.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C
7.有一个焦距为6 cm的凸透镜,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 cm处,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C
8.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符合( )
A.10 cm<f<20 cm B.f>10 cm
C.f<10 cm D.f>20 cm
C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仍能成像
D.利用此透镜可以制成远视眼镜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B.近视眼,戴的是凸透镜
C.远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D.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
10.如图所示,小明在物理课上学了视力矫正后,在家里做了以下探究活动,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把父亲配戴的一副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后,像又变得清晰,则小明的父亲是( )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年是 单位.
12.彩虹属于光的 现象.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 ;背着月光走时地上较暗处是 .
积水
积水
折射
长度
3×108
直线
13.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他在两千多年前做的小孔成像实验,就是由于光 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
(选填“无关”或“有关”).
无关
实
沿直线传播
14.如图所示,用激光笔从容器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这束激光在水面发生偏折,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保持激光笔不动,逐渐向容器中加水,则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若保持水面和入射点不变,将激光笔逆时针旋转,则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右
左
小于
15.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会聚能力变 (选填“强”或“弱”),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使像重新变清晰,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左
强
放大
16.眼球的结构类似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_
相似.凹面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会聚
放大镜
照相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图3分,共21分)
17.用平面镜使光线L沿水平方向传播,请用作图法画出平面镜.
如图所示:
答案图
18.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r.
如图所示:
答案图
19.作出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照亮A点的光路.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0.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1.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上,请把光路补充完整.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b、c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答案图
A.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B.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C.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23.小明同学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 的位置.
(2)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 关系.
(3)当蜡烛A的位置改变时,蜡烛A的像大小 (选填“变”或“不变”).
不变
大小
像
(4)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5)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
是 .
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反射面均会成像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6)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一块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7)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垂直
相等
虚
不能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A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
小于
10
(2)在图甲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右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靠近
幻灯机
(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5.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放大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 .
小
靠近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 移动.
上
照相机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白纸与透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乙所示的图象,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0分)
26.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2
(2)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
是 .
(3)如图丙所示,当把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 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Ⅱ
蜡烛在焦点处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烛焰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央,为了使其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向下调整光屏(或“向下调整凸透镜”)
(5)在露天电影走进社区的活动中,准备放映时,发现画面小于整个屏幕,为了使画面占满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 (选填字母).
A.放映机靠近屏幕,同时要减小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B.放映机远离屏幕,同时要减小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C.放映机靠近屏幕,同时要增大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D.放映机远离屏幕,同时要增大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B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