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2 14: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 案
探学新知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兴起——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3)影响: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3.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全部被废止。4.失败的原因: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5.影响
(1)历史意义:经济上,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有利于推动新思想的传播;政治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局限:戊戌维新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
二、义和团运动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反洋教的斗争兴起;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口号 “扶清灭洋”
清政府的政策 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失败 1900年,英、美、法等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评价 意义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
局限 存在盲目的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
1.目的
(1)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2)根本目的:维护西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2.过程:1900年6月,第一批八国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部署与列强议和。
3.影响
(1)八国联军罪行:占领北京后,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3)“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签订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深化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康有为在定国是的奏折中,先是讲变法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巳,非变法也。”……至于定什么国是,他只扼要讲了两句话“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话虽少,是讲出了要害问题的。
但是光绪帝的定国是诏书却是说:“试问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在“定国是”的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不同点:①内容不同:康有为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制度变革(或效法西方,实行宪政);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实用技术)。目的不同:康有为要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要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原因:根本原因:两者的阶级属性不同(或者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光绪帝根本不可能采纳维新派变革社会制度的主张。主观原因: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或康有为等维新派没有看清光绪帝的本质,一味地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来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者从其他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康有为、光绪帝均主张向西方学习。第二小问“不同点”,依据题干材料中“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可知,康有为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依据题干材料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可知,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光绪帝与康有为阶级属性的不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随堂训练
1.郑观应曾在著作中写道:“观海道之飞轮,知中道河南、东道山东之必有衰落;观火车之渐通,知旱道必增巨埠,有识者故思捷足先得,亦惟多财者乃能力先着鞭也。”李鸿章也曾提及“不知中土门户早经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二人都主张清政府应( )
A.掌握核心技术 B.重视发展商务
C.拓展海外市场 D.推行变法改革
2.同治八年(1869),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民在传教士的怂恿下,分割了本村玉皇庙及附属义学公产,教民在分得部分地产后,随即转让给传教士修建教堂。这引发非教民一方的强烈抵制,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诉讼和斗争,这就是“梨园屯教案”。在此事件中,传教士不仅怂恿教民,还胁迫或勾结地方官员,因此获得官府的偏袒而占据上风。材料说明( )
A.西方教会势力扩张激发了义和团运动
B.中外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地方官员偏袒传教士体现清政府腐败
D.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传教活动性质变化
3.八国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周,皆无北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转而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③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拥有不屈的斗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晚清军队状况,曾国藩在奏折中说道:“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 B.地方势力和朝廷分庭抗礼
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D.落后的军制受到外部冲击
5.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没有组织而左右舆论的政治派别。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内恤民愿,外争国权,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清流党”的出现( )
A.体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B.表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升级
C.是适应现实需要的自救行为 D.遏制了晚清王朝的吏治腐败
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开展。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史的翻译、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其成就、规模远远超过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水平。该变化出现说明史学研究( )
A.为了“探夷情”、“师夷长技”
B.为了取得经验教训,开展政治斗争
C.为了向国人更多的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状况
D.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观火车之渐通,知旱道必增巨埠,有识者故思捷足先得”“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可知郑观应和李鸿章都认为学习西方,增开商埠发展经济,抵御列强侵略,B项正确;此时中国不可能掌握西方核心技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海外市场的拓展无关,排除C项;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推行洋务运动,并不主张变法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梨园屯教案”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而教案发生的源头在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因此西方教会扩张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存在因果关系,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就已经是主要矛盾,排除B项;地方官员对传教士的偏袒并不一定是因为腐败导致,排除C项;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周,皆无北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可以看出八国联军侵华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斗志,转而转换了侵略策略,①②④D项正确;八国联军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排除ABC项。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题干所示为晚清军队军备涣散松弛,欺压民众,反映出清朝部队职能的扭曲及战斗力低下,难以达到抵御外患的效果,A项正确;题干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势力和中央分庭抗礼,B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C项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题干是曾国藩奏折对晚清军备的描述,没有军制受到外部冲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流派的出现。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没有组织而左右舆论的政治派别,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内恤民愿,外争国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流派是在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自救行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不能体现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矛盾升级”无法体现,排除B项;D项属于绝对化说法,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更是深重。由此可知中国的史学研究都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D项正确;ABC项都是当时史学研究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排除。故选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