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识记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与临海等,识记北方主要农作物以及大致分布。
2.运用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运用北方地区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总结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
3.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4.通过对北方地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土壤等特点。
【难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通过展示具有北方特色的冰雕和雾凇景观图,引出哈尔滨和吉林位于我国北方,并提问: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地理特征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自主学习】读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哪里?请同学们结合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边界。
(2)北方地区濒临什么海?
(3)渤海、黄海于位北方地区的什么方位?
【学生读图回答】
(1)北方地区的边界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秦岭—淮河以北。
(2)北方地区临近渤海和黄海。
(3)渤海、黄海于位北方地区的东方。
【教师总结】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
【问题】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地形?位于北方地区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平原位于东部,高原位于西部。
【教师总结】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的气候
【展示】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地区的气候图,思考问题。
(1)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的气候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有什么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有什么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
(1)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都是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下,最热月气温都在20℃以上。
(2)齐齐哈尔、石家庄气候差异主要是气温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主要是降水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活动】学生讨论,结合降水、温度带分布图,找出北方地区温度、降水的特点。
【学生回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教师总结】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北方地区的土壤
结合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的景观图,说说不同地形区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被称为“黄土地”。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二、北方地区的气候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三、北方地区的土壤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然特征与农业。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本章内容是在前面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地理差异,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识记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与临海等,识记北方主要农作物以及大致分布。
2.运用北方地区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总结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
3.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4.通过对北方地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特征。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地图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我会通过展示具有北方特色的冰雕和雾凇景观图,引出哈尔滨和吉林位于我国北方,并提问: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地理特征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这里我会向学生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学生结合北方地区的地形图,自主学习找出北方地区的边界,北方地区濒临什么海以及渤海、黄海于位北方地区的什么方位。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
我会继续呈现北方地区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位于北方地区什么方位?结合学生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归纳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
3.北方地区的气候
接下来,我会继续展示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地区的气候图,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的气候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有什么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有什么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降水、温度带分布图,找出北方地区温度、降水的特点。最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得出北方地区的温度和降水特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北方地区的土壤
关于北方地区的土壤我会让学生结合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的景观图,说说不同地形区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被称为“黄土地”。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程的最后我会请学生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二、北方地区的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三、北方地区的土壤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