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下《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一本翻开的书为背景,呈现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
内容指向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教科书上呈现的童谣和儿歌只是例子,以此引发学生对此类读物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为薄弱,兴趣容易转移。他们乐于阅读并分享,喜欢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他们大声朗读,并在课堂中勇敢地读出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借助拼音把儿歌读准确,读通顺。
过程与方法: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读童谣和儿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结合生活经验去阅读。
四、教学重点
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
五、教学难点
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赵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准备好了吗?让你们的小手随着视频舞动起来吧!(出示手指律动操)师:刚才的游戏口令是不是特别的有意思?其实呀,它就是童谣。在我们的快乐读书吧书页中,左侧是一首童谣,右侧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出示课件: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
(二)读读童谣
1.师:让我们先走进童谣去感受它的快乐吧!(播放音频)
2.师:听童谣很快乐,读得时候也很快乐,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将这首童谣读准确读通顺,按下暂停键。
3.师:可不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呢?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朋友,让我们看一看她的表演。
4.师评:带上动作读这首童谣,使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5.师:在读童谣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谁来说一说?
生:我发现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都是韵母为ao的字。
6.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像“摇、桥、宝、包、糕”这些字都是韵母为ao的字。这就叫押韵,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有韵味。这么有意思的童谣,我们可以拍手来读,读出它得节奏来,让我们快来听一听这位小朋友读的吧!
师:(读得有滋有味)
7.师:那么请问摇摇船摇到了哪里?(外婆桥)。外婆叫我什么?(好宝宝)。外婆给了我哪些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亲子合作读。评配合得真默契。
(三)读读儿歌
1.师:童谣有滋有味,儿歌也是快乐无穷,让我们一起走进儿歌的世界里。你们有没有去理发店理发的经历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们理发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师:明明是个小刺猬,为什么变成了小娃娃?
生:因为如果头发长时间不理,太长了,乱糟糟的,就好像一只小刺猬。
3.师:是呀,那我们就需要帮它剪一剪了。(学生带动作读)
4.师:儿歌和童谣一样。我们在读的时候,都要读出它的节奏来。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打着快板来读。(师评:边打快板边读,读出了儿歌的韵律,增强了儿歌的节奏感。)
5.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童谣和儿歌吧!
(评析: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读儿歌的快乐。)
(四)快乐分享
1.师:童谣和儿歌充满了快乐,刚才几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了大家!
2.师:童谣不仅可以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出示视频十二生肖歌)
3.师:像这样的童谣和儿歌还有很多,课下可以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童谣和儿歌的书籍分享给大家。(出示课件分享交流书籍)
(评析:读童谣和儿歌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同时我们也要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让学生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八、课堂总结
师:老师给你们介绍了童摇的种类,儿歌还有很多种类,课下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