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了解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努力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3.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重点:理解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丑条约》签订是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难点:全面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局限,感受近代民族危机,认识民主革命是近代历史潮流。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一、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一:亚洲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迅速崛起并展开了一系列的侵华行为,最终于1895年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一步丧失的厄运。甲午战争的惨败,更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材料三: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四:《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两部书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复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出现原因。
原因:
(1)《马关条约》签订,引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维新思想的兴起: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3)日本的迅速崛起,激起国内有识之士的思考和学习;
(4)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权利。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这时,《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和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材料二: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督察院”门前请代奏。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概况及影响。
(1)时间:1895年。
(2)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3)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4)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材料一: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8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等。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光绪帝支持下创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材料三: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及内容。
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材料: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变法失败的过程。
过程: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材料一: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得这么快,最直接的原因是慈禧太后。光绪帝大肆改革,表面上改革的举措是为了使国家焕然一新,实际上对科举、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直接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不受损害,慈禧太后只能将这次变法扼杀在摇篮里。
材料二: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依然抱有幻想,企图从帝国主义处寻求帮助,并未认清此时中国面临的被瓜分风险。对于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国家,维新派毫无准备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动摇封建制度的根基,脱离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系,这是最大的失误。
材料三: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以及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
(1)守旧势力强大。
(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3)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历史意义:
积极: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并且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局限: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不敢直接批判传统儒学。
二、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19世纪末,西方强迫清廷放开对西方传教士的限制,同时强迫清廷承认传教士具备治外法权,赫然将中国法律踩于脚下。在治外法权之包庇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些犯罪的中国人也会借入教之名,躲避清廷法律的处罚。地方上,基督教教会为强制宣传西方列强思想,时常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入教的中国教民借势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敢与洋人作对,最终造成当地民众群起反抗,爆发教案。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于1898年从山东开始兴起。历任山东巡抚对义和团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方针。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团厉行弹压,团民被迫转入京津。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浩大。5月,义和团逐渐分成东、西两路,向京、津前进。1900年6月10日,英军驻华司令、海军中将西摩统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遭义和团阻击。1900年6月一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抵抗,但遭失败。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概况和结果。
兴起原因: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过程:
(1)兴起: 山东民众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2)扩展: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当地官员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抵抗失败。
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自发的、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傲慢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延缓了中国的殖民进程。另一方面,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导致义和团在战争中受骗、被利用、被出卖。
材料二: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了分裂中国的狂潮。民间义和团发起反对外国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时,提出了“支持清朝,消灭外国”的口号,以保家卫国。
材料三: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剿灭外国”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帝国主义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已成为当时中国人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一口号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意义,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意义:
(1)积极意义: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反侵略精神和朴素的爱国意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镇压;其斗争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能够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色彩。
扶清灭洋:具有爱国的性质,突出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
三、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一: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材料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派兵四处攻城略地,扩大征伐。9月,俄军在攻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集中庞大兵力,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0月中旬,德军统帅瓦德西率兵3万来华,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但法、德联军在侵犯井陉、娘子关一带时,受到清军刘光才部的顽强阻击,付出重大伤亡后败退。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意、奥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十一国公使联合向奕劻、李鸿章递交《议和大纲》十二条。清政府于27日同意接受。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史料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借口:
镇压义和团运动
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材料一:侵略军纵火烧毁了位于西四北太平仓胡同的王子官邸,当场造成1800人死亡。德国侵略者军队奉命“如果中国人在战斗中,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杀光”。法国军队在路上遇到一群中国人,他们用机关枪把人群逼到死胡同里15分钟,没有留下任何人。
材料二:北京被占领以后,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中国的珍贵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科谢也夫将军等人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史料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以及结果。
罪行: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结果:
(1)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2)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材料一:在列强商品倾销造成的生计困难,中国广大民众反对和仇视外国侵略者的情绪日益高涨。由此发生义和团。该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等口号,采取笼统的排外主义,并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清政府中,亦有当权派企图利用义和团来应对它所面临的列强威胁。列强则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加紧镇压,一面准备直接出兵进行武装干涉。
材料二:参与八国联军的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而俄国志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思考《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
背景:
门户开放政策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义和团的愚昧运动反抗与清政府的战争失败。
材料一: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者加入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一律处斩;地方各省督抚、文武大吏及有司各官,对辖区内发生的排外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所有各项惩处规定,须由清政府在全国各府厅州县布告张贴两年之久。这是针对中国全体人民发出的惩戒。
材料二: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在中国首都监视清政府的一支超级政治力量;规定削平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并在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等12处驻扎各国兵队,“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禁运军火入境,为期二年,如有必要,亦可续展。
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思考《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影响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得“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列强成为中国的大本营
条约内容 主要影响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1)经济上:赔款数额巨大且分39年还清,并以税收作为担保。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2)军事上: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此条款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3)划定使馆区,使清政府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而且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4)政治上: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已经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知识拓展: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典型例题
郑观应曾在著作中写道:“观海道之飞轮,知中道河南、东道山东之必有衰落;观火车之渐通,知旱道必增巨埠,有识者故思捷足先得,亦惟多财者乃能力先着鞭也。”李鸿章也曾提及“不知中土门户早经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二人都主张清政府应( )
A.掌握核心技术
B.重视发展商务
C.拓展海外市场
D.推行变法改革
B
同治八年(1869),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民在传教士的怂恿下,分割了本村玉皇庙及附属义学公产,教民在分得部分地产后,随即转让给传教士修建教堂。这引发非教民一方的强烈抵制,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诉讼和斗争,这就是“梨园屯教案”。在此事件中,传教士不仅怂恿教民,还胁迫或勾结地方官员,因此获得官府的偏袒而占据上风。材料说明( )
A.西方教会势力扩张激发了义和团运动
B.中外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地方官员偏袒传教士体现清政府腐败
D.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传教活动性质变化
A
八国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周,皆无北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转而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③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拥有不屈的斗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有关晚清军队状况,曾国藩在奏折中说道:“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
B.地方势力和朝廷分庭抗礼
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D.落后的军制受到外部冲击
A
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没有组织而左右舆论的政治派别。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内恤民愿,外争国权,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清流党”的出现( )
A.体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B.表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升级
C.是适应现实需要的自救行为
D.遏制了晚清王朝的吏治腐败
C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开展。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史的翻译、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其成就、规模远远超过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水平。该变化出现说明史学研究( )
A.为了“探夷情”、“师夷长技”
B.为了取得经验教训,开展政治斗争
C.为了向国人更多的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状况
D.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D
播放结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