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黑信哈谢克作者简介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个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他同母亲和弟妹靠乞讨过活。高中毕业后,遍游全国,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被奥匈帝国编入捷克兵团赴俄国做战。十月革命爆发时,在俄国参加了革命。1918年2月,加入苏联红军,不久参加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回捷克。
哈谢克于20世纪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发表的短篇,大多反应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抨击封建统治者。他的短篇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语言朴实,简练,富于幽默感。后来他写过不少小品文和政论。哈谢克创作的最大成就是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这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作者以他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时所得的素材写成。★自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检查:给加点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1.倒背如流( ):
2.嗫嚅( ):
dào
倒着背诵像流水那样畅,形容诗文等读的很熟。
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
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niè rú jì 3.社稷:4.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得意的样子。
5.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chóu chúzhào这里指国家理解词义:簇拥:紧紧围着。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意外事件。琢磨:思考、考虑。大逆不道:封建统治阶级对进行反抗的人所加的罪名。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谒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本文写了弗里德里赫国王在庆祝登基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收到一封漫骂自己的信后,龙颜大变,下令召开国务会议,决定要查处这个写黑信的人的经过。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 整体感悟故事开端:故事发展:故事高潮结局:国王收到黑信。颁布诏书,议员们莫名其妙。警察局长的查案方法和下场。梳理结构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文章刻画人物,采用了什么手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2、分析国王和警察局长的形象。国王:愚蠢、心胸狭窄、小题大做。警察局长:愚蠢、故弄玄虚、自作聪明。质疑探究1.“黑信”的内容是什么?
“陛下”,您是天下最傻的傻瓜,
傻瓜中的傻瓜!”2、“陛下”,您是天下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3、“他至少把……那些字句念了五十来遍,早已能够倒背如流了,这才猛然发出一声惊呼:“这个坏蛋连名字也没留!” 如何理解?这些语句夸张地写出了国王气糊涂了的神态。“念了五十遍”才发现人家没有留名字,这不是十足的傻瓜吗?这正印证了信中所说的是事实。4.国王向枢密参赞们说明破案重要性的话是什么?“为江山社稷计,非查出那名胆敢冒犯寡人的歹徒不可,因为据朕看来,其罪如同叛国。”5.国王写的诏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员们是怎样表态的?他们明白事情的真相吗?要严惩写黑信的歹徒。“议员们赶紧纷纷宣誓,以表明自己对国王的忠诚。”不明白。6.局长下台的原因是什么?警察局长自作聪明,将皇帝不愿让更多人知道的事,告知天下,落得罢官的下场。7、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警察局长自作聪明,将皇帝不愿让更多人知道的事,告知天下,落得罢官的下场。国王让这样的人做警察局长,也充分证明了他的愚蠢。
课文主题 本文以讽刺的笔法叙写了弗里德里赫国王接到一封“黑信”及对“黑信”的反映和处理过程,讽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统治者的愚蠢可笑,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及媚俗的世风。这篇文章最大的语言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 例如“他至少把……那些字句念了五十来遍,早已能够倒背如流了,这才猛然发出一声惊呼:‘这个坏蛋连名字也没留’”“他在书室里乱转一气,嘴里叨念不停:“ 陛下,您是……”这些语句夸张地写出了国王气糊涂了的神态。写作特点★比较 探究1、《黑信》当中的警察局长与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这个局长是聪明人还是蠢人?《皇帝的新装》中大臣们能够迎合皇帝,而《黑信》中的警察局长自作聪明,将皇帝不愿让更多人知道的事,告知天下,得到罢官的下场。2、《皇帝的新装》没有指出具体的国家,时代,孩子也没有姓名.黑信则国家和国王都有名字,两篇不同的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相比较而言,《皇帝的新装》采用虚指方式,批判面更广,《黑信》采用特指方式写作,更大胆,更使作品真实可信,具有典型性。拓展延伸为本文设计一个尾声,国王没有抓到写“黑信”的人,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