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13 19: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 “演戏”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木偶、皮影、提线木偶等玩偶“演戏”的艺术形式。了解小故事及其角色的外形特征。
2、小组合作利用纸材制作故事角色,能用制作的玩具进行表演。
3、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愉悦和合作的力量。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纸偶玩具,彩卡纸、剪刀、胶棒等。 学生准备:彩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纸材,制作故事中不同的鸟。 教学难点:制作玩偶要突出各种鸟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它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想看吗?
(出示教师制作的手偶玩具)
教具玩具唱: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
教具玩具说:咦,这么多小朋友啊,大家好,我叫喔喔,见到你们真开心,我可是今天的主角,看我打扮得漂亮吧!不过我以前的样子可不是这样的。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白手套)这就是我以前的样子。同学们,谁知道我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白手套变成一只漂亮的大公鸡的?
二、欣赏探究
1、结合课件,师生共同了解皮影、掌中木偶、提线木偶等艺术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
2、引出课题
教具玩具说:其实我们这个家庭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玩具”。
3、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玩具(布偶和提线木偶)让学生上台前操作表演。
4、教师小结
这些“玩具”是需要有人操纵它们,才能动起来表演节目。
5、教师出示三组图片(幕后艺术家的操作过程)
让学生回答艺术家们是怎样在幕后操纵这些“玩具”的。
6、教师总结
原来在幕后有这么多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相互配合才能让原本不会动的 “玩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他们会“演戏”的本领,所以,今天我们认识的所有这些“玩具”都是会演戏的玩具(补充课题)。
7、教具玩具:刚才我们认识的那几个小伙伴好不好玩?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小伙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动起来的?
8、教师出示微课视频
9、玩具教具:哇,许老师做的鱼儿真棒呀!同学们你们觉得呢?不过,看到了许老师做的这条鱼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最爱听妈妈讲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同学们也一定听过这个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中都有哪些主要的角色呢?
学生:小猫、猫妈妈、蝴蝶、蜻蜓、几条小鱼)
玩具教具: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而且特别想看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但要表演就要把这些角色制作出来。
三、出示教学要求
请大家讨论一下,各小组选好要做那个角色,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体现自己的设计特点?再补充一点,选择不同的材料,丰富玩具的细节变化,会令你制作出的玩具别具特点,那么我们就抓紧时间开始制作吧!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会“演戏”的玩具。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两个玩具。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要互相帮助,科学分工,统筹安排,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会“演戏”的玩具,遇到困难可请教老师。
五、展示评价,完善表演
1、教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玩具家庭壮大了不少。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新成员加入了。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从角色设计、色彩搭配、制作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
2、教师:这么多生动形象的“演员”都就位了,快让它们来一场精彩的演出吧!
组织学生表演《小猫钓鱼》的故事。
六、拓展升华
玩具教具: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许多会“演戏”的玩具, 也学会了用不同材料制作了简单的小玩具,还一起表演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没准同学们中间就有我们家族表演的传承者呢。哈哈,希望以后能经常见到大家,再见啦!
教师:同学们,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