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走进动漫教室
教材分析: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动漫的地位似乎可有可无。其实,把动漫加入高中美术教材是使美术教育符合时代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的必然要求。
1、动漫是学生最喜欢的美术形式之一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动漫。他们对于动漫的态度用 “兴趣”这个字来解释也是最为恰当的。要上好美术课就必须在内容上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动漫在这方面就具有绝对优势。但动漫也有许多分类,若不掌握学生欣赏动漫的心理,就不容易实现情感共鸣。那么,即使老师备课认真,内容充实,语言丰富,都只能作无用功了。另一点就是,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所以在他们喜爱的动漫内容方面,是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的。因此,在课上注意培养他们的勇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支持他们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动漫是美术形式的拓展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
动漫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了许多其他的美术形式,例如我国优秀的动漫作品《山水情》、《牧笛》和《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动漫与国画的结合。《葫芦兄弟》和《海螺姑娘》则是动漫与剪纸的结合。优秀动漫作品除了有好的画面之外,还结合了许多艺术形式,好的动漫作品必定少不了好的故事情节,即需要良好的文学基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有很多作品改编自世界名著,甚至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极富哲理的典故和经文。此外,还有在平面漫画和影视动画都运用的非常频繁的分镜语言等等。动漫融合了绘画、文学及电影艺术的特点,所以说,动漫是美术形式的拓展与多种艺术形式综合。
3、动漫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高中美术课以鉴赏为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引申出他们对生活的人文思考和关注。
动漫内容有其相应的分类和相关的观众年龄层次,假如现在再让高中生去看《米老鼠和唐老鸭》,无论是内容还是深度,其欣赏和鉴赏的意义就不大。所以,我们需要选一些学生能普遍接受和理解的作品。内容要健康,杜绝那些涉及暴力血腥以及含有色情成份的内容,还有就是不提倡无聊的东西。时下非常流行所谓搞笑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比较实质性含义,纯粹只为博人一笑。所以,我们必须把好这一关。选择一些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学生胃口的题材。比如体育运动和音乐等等,这些题材在高中生群体中是受欢迎的。例如前些风靡全国的日本动漫《灌篮高手》,就引发了青少年的篮球热风潮。整个故事向我们阐述了青少年对篮球的热爱;对胜利的渴求以及对信念的执着。由此可见,一部好题材的优秀动漫作品是相当受学生们欢迎的。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随着知识经验的累积,他们已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也更趋于成熟,也正值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今的动漫作品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极为深刻,他们喜欢动漫,但不会去欣赏和鉴别动漫。动漫作品也是良莠混杂,当这些良莠混杂的作品泥沙俱下时,他们也难能选择出适合自己欣赏的作品。做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把握住动漫欣赏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尺度,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真正了解动漫,鉴赏动漫,更深层次的认识动漫,为高中学生的动漫欣赏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课 题] 走进动漫教室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简单描述出动漫的概念、特点,能说出手绘动漫所需的工具材料。
2、过程与方法:以优秀的动漫作品为引领,通过“学”、“赏”、“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鉴赏,了解动漫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动漫形象创作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对动漫形象设计技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动漫艺术的魅力,体会动手创作的乐趣;尊重当代社会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关注身边的点滴,养成捕捉美的习惯,用心感受生活。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动漫的艺术特点、造型手法等基本知识,使之在对动漫的欣赏过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及实践创作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动漫艺术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讲授法,实践指导法等。
[教 具] 课件,教材
[学 具] 画笔、白纸、画稿等
[教学过程]
项目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师:大家平时学习都挺辛苦的,那么我们先来放松一下,欣赏一段视频。视频播放:《功夫熊猫2》师:看着大家投入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都非常熟悉,这是什么动画片?(欣赏角度:熊猫、中国功夫、3D动画。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憨厚可爱的样子让人不禁捧腹大笑;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国产动漫是不是也该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从而进行文化创新;3D动画是动漫艺术的最新表达形式,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市场占有力,它都是首屈一指的)传递了中国文化、武术和传说,而且是以有趣的搞笑方式呈现,更能让普罗大众接受,同时达到娱乐效果。 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讨论,为什么《功夫熊猫》一出炉就让票房高涨,广泛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视频的播放,实际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拓展延伸,以高中学生的素养,创设的这个问题情境,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主动去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动漫 动漫的概念: 动漫即卡通,卡通是英文“cartoon”的译音,又称动画,含义是活动的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动物形象和展现剧情故事的影片,即所谓的动画片。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媒体艺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称为“动漫”。一动画设计的基本要点:1、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夸张与变形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基本手法,与其他绘画艺术不同,动画的夸张变形强调了幽默、风趣、富有动感的特点。)2、简洁、鲜明的形象(简洁不是简单,简洁的造型中需要蕴含丰富的动态、情绪变化。)3、充满想象力的表演(设计者要善于观察平时生活中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动画片设计中进行提炼、加工,形成幽默有趣、夸张鲜明的动画表情与动作。)4、丰富的知识积累(动画创作中会不断碰到各种需要表达的情感、情节,这就需要制作者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同时要从文学、影视、戏剧、曲艺、舞蹈等艺术中吸取营养,以丰富创作素材与想象力。)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建构起对动漫的基本认识。 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动漫的基本含义、动画设计的要点、艺术特征以及它的题材内容。
二、动画设计的艺术特征:1、造型夸张,手法简洁(夸张是表现形象特征的最有效方法。运用夸张的办法,可以使事物的某些特征得到充分强调,使形象更具有“符号”性,以增加视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既让人难忘,又妙趣横生。)2、色彩单纯,形象鲜明(单纯鲜明的色彩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卡通形象的色彩若过于复杂,往往会相互抵消而弱化个性,在视觉上缺乏力度。同时,也要考虑角色之间、角色与背景之间的对比与统一,使主体角色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使其在不同背景和众多角色中始终处于第一视觉层次。)3、情节生动,表情拟人(卡通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它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思考。因此,它既有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的外部形象,也有曲折生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而卡通形象就是演员,它们以人的喜怒哀乐来演绎故事,从而引发人的感情共鸣。) 通过作品分析,对动漫的形象有理解性的认识;感知人物或动物形象在作品中情感的表达。 这一部分是认识动漫的难点。认识它的形象和色彩,是进一步的鉴赏动漫,也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动手创作的必要理论指导,事实上这就是如何来构思、创作一幅动漫的关键点。
教学过程二: 1、创作动画人物的基本步骤:(1)构思、起稿(构图、造型、动态)(2)上色(3)调整完成 参照教材上详细的步骤说明。 为动手创作动画人物做好步骤指导。
走进动漫 2、动手画一幅你喜欢的动画人物以你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等为母本,创造动画人物形象。(在学生动手画的过程中:提示画笔的使用特点,提示形象的构造、人物的动态、色彩的配置等,并提示注意与环境的联系等。然后巡回指导;最后挑选几幅学生作品,加以简单赏析) 学生动手创作动画人物造型。 尝试动画人物的创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结 对动漫的归纳直观性 传递性 开放性(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上动漫,并能动手创作,让它扮靓你的心情与生活。从伟大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神奇的现代艺术展现中国文化,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动漫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归纳这堂课的主要认识目标,整体上把握对动漫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