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4 月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难点: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课型 略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通案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谁能来说说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形象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为我们营造的澄澈透明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板书:月迹/贾平凹) 2.作者资料:贾平凹(wā),陕西丹凤人,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他长大后就用陕西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当代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著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长篇小说《废都》《浮躁》《秦腔》等,中短篇小说《天狗》《故里》等。 3.解题。 题中“月迹”的“迹”是什么意思?(踪迹、足迹)谁在寻月迹?他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的踪迹?赶快跟着老师来读课文吧。 新授 (一)检查预习,指导字词 1.我会读,师指名识字读词语,共同纠错。 悄没声儿 累累的骨朵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儿 2.我会辨,说出词义相同字音不同。 嫉妒 忌妒 3.我会认,小组接龙读,读准字音。 悄 累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了它的踪迹? 2.学生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全班交流。 预设: (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2)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 (3)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师归纳:出现在竹窗帘儿和穿衣镜上的月影是在中堂看到的;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锨刃儿上的月影是在院子里找到的;水里、眼睛里的月亮是在小河边发现的。(板书:中堂——院里——河边) (三)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1.学生自主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觉得有趣的语句,说一说这些语句让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 (1)我喜欢第二自然段,当我读到“月亮款款的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竹帘格儿”的过程时,我好像看到了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一个“爬”字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真是太有趣了。 (2)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有趣,“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这让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画面。还有“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作者用了大量的叠词,充满了童趣,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3)我喜欢描写的河边的月亮,“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沙子和月光本来都是静止的,但是作者却用了动词“漫”“闪”,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我好像看到了作者和他的小伙伴儿们在皎洁的明月下,光着脚踩在细软的沙滩上玩耍的情景。 师点拨:月亮溜进中堂出现在穿衣镜上,随着它的足迹孩子们又寻到院子里、小河边,作者生动形象的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月亮的顽皮可爱;满院子白光,玉玉的、银银的,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恬静柔美。同学们,再来有感情的朗读下这些有趣的内容吧。 2.阅读交流:看到月亮和听到奶奶的话之后产生的独特感受,谈谈自己对月亮上的月宫、桂树、嫦娥有过哪些神奇的想象? 预设一: (1)“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儿吹跑了呢”,这真是我们孩子特有的感受,害怕美好的东西会很快消失,想要保留住。 (2)“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边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这种想象神奇又好玩,“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闭上眼睛,好像自己就身处月亮之上,读起来真是让人感同身受啊! (3)“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多么奇特的想象啊,看到满园累累的骨朵儿就想到了天上繁星点点,形象生动又很有趣。 (4)“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吧,在作者心里,身后的桂树和月宫里的桂树重叠到了一起,虚幻又奇妙。漂亮的嫦娥就应该住在玉砌的的月宫里,孩子们寻月就是在追求美好的事物。 预设二 我想到了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对月亮有了无限的遐想,好像月亮上有块磁石吸引着我,我也想飞到月亮上去看看。 我想到了《西游记》里漂亮的嫦娥仙子,月亮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精雕玉琢月宫,清香袅袅的桂树,配住上仙气飘飘的嫦娥,充满神奇的吸引力。 师点拨:同学们分享了文中写的好玩、有趣的语句,我们都感受到了作者生动的描写和神奇的想象。我们还悟到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这样有哲理的句子,只要抬头就能看到美丽的月亮,人人都有希望拥有一份美丽,只要努力追求,就能得到它。月亮到处都有,美无处不在。(板书:月亮到处都有,美无处不在) (四)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有感情朗读。例如,针对月亮爬竹窗帘儿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月亮爬竹窗帘儿的过程,并把这个过程通过语气表达出来。针对月光静态描写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三、练习 1.连一连。
niǎo cháng é jí dù cí
嫦 娥 袅 瓷 嫉 妒 2.用“然”组成的词语填入相应的空中。
(1)奶奶( )说:“月亮进来了!”
(2)我们都跑了出来,它( )就在院子里。
(3)一向落后的平平这次( )得了满分。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看到了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还向我们展示了孩童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当我们心中有一轮明月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天空。 五、作业 请你从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发挥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自己的感受。(50字左右) 六、板书 月迹 中堂———院里———河边 月亮到处都有,美无处不在 七、反思 教学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