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节 农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通过资料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
A
B
C
)学习过程:
【构建动场】
1、知识链接:
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绘农业地区东西部的分界线;
(2)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农业发展的主要部门。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习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95-96页文本,理解农业生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交流探究】理解因地制宜
通过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结合农业生产部门,让学生一起探究图片中四地应发展什么农业部门,才能做到“因地制宜”。
(学以致用)利用97页活动,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
学习活动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自主学习】
让学生读98-99图文资料,自主学习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强农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会举实例说明。
【交流探究】
了解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
先让学生通过99页活动材料初步了解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然后通过课件中出现的
“走进新农村,探访科技行”中的相关图片,小组交流,体验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
【综合建模】
1、盘点收获:
2、当堂测试,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
A、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B、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在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
C、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
(
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牛、三河马闻名。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2、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A
D
B
C
C
)3、右图为我国东部某一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连线
A 丘陵梯田
B 山区
C 水库
D 平原地区
(2)请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布局
四个区域的农业
(用连线方式)。
A 种植果树、茶树
B 种植用材林
C 种植水稻
D 发展渔业
学生自评: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