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学业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B)(C)(D)
2.函数取得最小值时( ).
(A)(B)(C)0(D)
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B)(C)(D)
4.在中,“”是“”的(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如图,一个质点在半径为2的圆上以点为起始点,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每3s转一圈.则该质点到轴的距离关于时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
(第5题)
(A)(B)
(C)(D)
6.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经过点,则的最小值是( ).
(A)(B)1(C)(D)2
7.已知函数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1),则图(2)中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А)(B)
(C) (D)
(第7题)
8.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B)
(C)(D)
9.已知是第四象限角,且,则( ).
(A)(B)(C)(D)
10.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智力、情绪和体力分别以33天、28天和23天为周期按进行变化.记智力曲线为,情绪曲线为,体力曲线为,且现在三条曲线都处于轴的同一点处,那么第322天时( ).
(A)智力曲线处于最低点
(B)情绪曲线与体力曲线都处于上升期
(C)情绪曲线与体力曲线都关于对称
(D)智力曲线与情绪曲线T相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对应题号的位置上.)
11.我国采用的“密位制”是6000密位制,即将一个圆周分为6000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密位.那么60密位等于_____rad.
12.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是,半径是3,则该扇形的面积是______.
13.已知,且,则________.
14.如图,圆与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点,在圆上,且点位于第一象限,点的坐标为,,若,
则的值为_____.
(第14题)
15.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且,则________.
(第15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画出函数,的简图.
(第16题)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与的顶点均为坐标原点,始边均为轴的非负半轴.若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将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与角的终边重合,则
(1)写出与的关系;
(2)求的值.
18.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在中,若,求的最大值.
19.一只钟表的时针与分针长度分别为3和4.
(1)设0点为0时刻,求的面积关于时间(单位:时)的函数解析式;
(2)求一昼夜内(即时),取得最大值的次数.
20.设关于的函数的最小值为,且.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D.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诱导公式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算求解的能力.
2.C.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象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3.B.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的理解程度,对函数的周期的了解程度,以及运算求解的能力.
4.C.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正弦函数图象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直观想象的能力.
5.A.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直观想象能力.
6.D.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7.D.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函数中各参数的几何意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直观想象和运算求解能力.
8.A.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
9.B.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符号、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
10.C.本题主要评价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通过将一般结论在特殊情境中的应用,评价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1..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弧度制的了解程度,以及运用类比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
12..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
13..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理解程度,对二倍角公式等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14..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程度,对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15..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推理论证的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列表如下:
描点画图得函数的图象.
(第16题)
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五点法”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17.(1)依题意得:.
(2)由定义知,,.所以.
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程度,三角恒等变换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运算求解的能力.
18.
.
(1).
(2),因为,所以.由,得.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
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等的掌握程度,对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值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9.(1)时针旋转的角速度为rad/h;分针旋转的角速度为rad/h.二者的角速度之差为rad/h.于是在时刻,或,其中,两种情况均有
.
(2)函数的周期为,且每个周期仅出现一次最大值,故最大值取得的次数为.
本题主要评价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20..
(1)令,.,.
①当时,,,所以无解.
②当时,,即.所以或(舍去).
③当时,.所以(舍去).
综上,.
(2)当时,.当,即,时,.
本题主要评价学生对二倍角公式的掌握程度,对余弦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和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以及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