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2 21: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2.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 B.蚕丝织布 C.稻草造纸 D.瓷器烧制
3.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4.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5.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蒸发皿
6.某学生从量筒中取溶液,取之前俯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a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bmL,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A.等于(a-b)m B.小于(a-b) mL. C.大于(a-b) mL D.无法确定
7.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9.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A.振荡液体的操作 B.振荡液体的操作
C.加热固体的装置 D.加热固体的装置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取用粗盐
C.连接仪器 D.溶解固体
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先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内焰预热再进行加热
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1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 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 D.只有①⑥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里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____________滴加。
17.请用合适的仪器名称或者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填空。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2)要取两块大理石用的仪器是______。
(3)要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保持水平。
(4)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应取______。
18.阅读有关酒精的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
19.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②木炭可用于取暖
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⑨杜鹃开花
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20.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5mL(填“<”、“>”或“=”)。
三、实验题
2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将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
(2)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现象。 现象:② 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由此判断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的量比空气中的少。
(3)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 ① 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② 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由此判断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的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由此判断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的量比空气中的多。
22.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发出黄色火焰 b 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 发光、放热 d 产生淡淡的黑烟 e 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_____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主要成分是炭黑。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细管的斜口处,观察到火柴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是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B
6.B
7.B
8.C
9.A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胶头滴管
17.(1)胶头滴管##滴管
(2)镊子
(3)凹液面的最低处
(4)1~2mL
18.(1) ①②③④⑤ (2) ⑥ ⑧ (3) ⑨ ⑦
19. (1) ①⑩ ②③⑤ (2)④⑦ ⑥⑧⑨
20. (1) 20 (2)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3) <
21. (1) 燃着的小木条 空气样品的集气瓶小木条正常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小木条很快熄灭 (2) 滴数、浓度都相同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样品的集气瓶无明显现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 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22.(1) abcde 外焰 黑色小颗粒 (2) 水珠 熄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