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选必1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选必1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2 21: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史料探究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中自治传统长期延续的原因和表现。2.结合工业革命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经济危机的破坏性,认识社会保障制度对维护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性。
知识点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1.古代西方的基层治理
(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2)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庄园 ①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西欧城市 ①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②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③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基督教会 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维点拨] 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
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化;目标是争取自由和法治。
2.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1)背景: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表现
英国 1835年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美国 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法国 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3)发展
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②措施: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1)主要方式:社区自治
原因 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表现 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功能 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作用 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
①特点: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②作用: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思维点拨] 西方的社区治理,从治理主体到具体运作,都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便利,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消化和缓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情境探究 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史料 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出自德国学者滕尼斯1887年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也早于中国的实践。欧洲早期的救济工作就发挥了社区的重要作用。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德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济贫改革,其要点就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结合社区中教育、卫生、福利及宗教组织”的力量;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旨在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居民自主自立精神,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借由“社区发展计划”来推动社区发展,借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
——摘编自吴晓林等《“社区复兴运动”以来
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
[提示] 从社会救济入手;将社会福利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自上而下推行;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背景 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推动因素 各国人民、政府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在实现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历程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实质 基层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自主权逐渐扩大
方式 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社区逐渐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发展方向 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影响 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针对训练]
1.阅读下图“19世纪末英国地方机构表”。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中央对地方实施了垂直管理
B.地方自治体系化、多样化
C.是自上而下的三级政府体制
D.地方承担所有的公共服务
解析:选B 材料中表明自治机构有许多种,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体现了地方自治的体系化、多样化,故选B项;材料是地方机构表,有的自治机构只有一级或者二级,排除C项;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A、D两项结论。
2.托克维尔在评价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乡镇组织之于自由,犹如小学之于授课。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教导人民安享自由和学会让自由为他们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乡镇(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
C.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D.承担了基层教育机构的职能
解析:选C 根据材料“犹如小学之于授课”并结合所学可知,小学是基础性的教育机构,将“乡镇组织之于自由”比作“小学之于授课”,凸显了乡镇对于自由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故选C项。
知识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1935年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①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3)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①积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局限: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思维点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三大功能
(1)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安全网”: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而退出劳动领域或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降低劳动风险,为劳动者及其家庭编织了一张社会安全网。
(2)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社会保障属于国家收入的二次分配,更注重公平原则,以缩小社会收入的分配差距。
(3)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时,它通过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来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对前途失望的群体,从而减少可能引起的社会震荡。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2)过程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3)作用: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维点拨]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1)经济改革动摇了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2)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体制自身存在缺陷,并在实践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3)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情境探究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史料一 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从罗斯福到里根》
[问题] 根据史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
[提示] 做法: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政府拨款,发放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障法。
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问题] 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提示] 一方面使穷人(低收入家庭)受惠不少,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另一方面也使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普遍性 普遍性是因为社会保险是面对整体社会成员,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的性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施社会保险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社会公平性 它的公平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基本保障性 社会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互济性 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缴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针对训练]
1.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的颁布(   )
A.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B.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根本改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
D.解决了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部社会保险法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其颁布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2.学者研究指出: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以二战作为分水岭,战前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福利经济制度只是各国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二战后,则变成了各国政府稳定经济和社会的一种战略性的长远措施。这种变化有利于(  )
A.杜绝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B.工人阶级积极参与政权
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D.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
解析:选C 国家福利制度的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故选C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发的,是无法杜绝的,排除A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得到改善,并非意味着积极参与政权,排除B项;D项中“根本上消除”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思维脑图]
[要旨聚焦]
1.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管理的共同特点,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学史明智·展情怀]
[材料展示]
材料 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它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的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思维升华] 多角度认识二战后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1)原因: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政府推行各种社会福利措施,并最终演变成福利国家政策。
(2)前提: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3)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4)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了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5)种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等,保障范围广。
(6)特点:覆盖面广,保障程度高,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7)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学以致用]
1.二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
A.马克思主义       B.平均主义
C.混合经济 D.福利制度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推行“福利国家”制度,故选D项;马克思主义无法体现“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平均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排除B项;混合经济属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分配原则,排除C项。
2.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C.加剧贫富差距 D.改变社会制度
解析:选B 科尔认为福利国家“太贵了”,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换言之,作为政府,普遍的社会福利政策会大大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因此需要削减福利,故选B项;福利政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A项;福利制度照顾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能缓和贫富差距,排除C项;福利政策并不能导致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因为其并未改变所有制属性,排除D项。
[教材问题·再思辨]
1.读教材P104“史料阅读”:
史料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
[设问] 古代雅典城邦公民身份由何单位确定?体现了雅典怎样的政治体制?
[提示] 单位:村社大会。政治体制:村社自治,民主制度。
2.读教材P105“学思之窗”:
史料 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1991年)
[设问]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当今的社区管理模式。
[提示] 社区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型基层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是民意体现的重要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3.读教材P107“史料阅读”:
史料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设问] 分析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提示] 覆盖面广;城乡统筹;责权明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
[课程延伸]——关注教材的广度
古代罗马的基层治理
公元前6世纪,罗马在王政时代末期已经形成了以地域性部落为单位的基层组织,血缘部落逐渐被取代。罗马的地域性部落最初只有17个,后来,随着罗马的扩张,部落数量不断增多,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罗马城以外的农村。罗马公民享有各项权利,公民来自部落。在共和国时期,公民的数量还不太多,他们必须到监察官那里登记公民身份,以享受公民待遇。公民登记身份时,必须申报自己所在的部落。在罗马,无论是选举还是立法,多以部落为单位进行表决,每个部落一票。因此,部落是罗马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部落中的富人或上层人士,虽然公民身份登记在农村部落,但往往居住在罗马城里,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而那些穷人则难以经常出席,这就使得罗马公民大会实际上被富裕的公民掌握。但在基层,部落是基本治理单位,仍然实行自治。
[课程深化]——提升教材的高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
(1)覆盖范围的普遍性,各项社会保险法规中明确规定了该险种的义务参保人。
(2)缴费政策通过统一的缴费率和与缴费期限挂钩的待遇确定方式,使所有的参保者平等地分担风险,政府对特殊群体提供缴费补助。
(3)待遇与缴费紧密联系,个人参保与缴费情况挂钩,养老金的调整机制也反映了社会新增财富在劳动者与退休者之间的公平分配。
(4)自治管理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一大特色,自治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险事务的具体经办,包括保险基金的征集、管理和发放、社会保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社会保险纠纷的初步协调等工作。
[迁移应用]
1.罗马帝国鼓励被征服地区采用罗马的体制,但并不强制,被征服地区可以按照原先的体制实行地方自治,即便到了帝国后期,这种理念仍然保持,就连涌入帝国的日耳曼人也是以族群为单位,实行自治。这种现象是(  )
A.各地反抗斗争的结果  B.集权统治的需要
C.受到希腊传统的影响 D.共和体制的产物
解析:选C 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并不强制要求实行罗马体制,而是允许被征服地区按照原有体制实行地方自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地方自治的管理模式是希腊地区的治理形式,这说明罗马帝国地方自治受到希腊传统的影响,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2.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的疾病、工伤和养老提供保障。由此可知,德国政府试图(  )
A.争取民心,促进德国统一 B.恢复生产,刺激社会消费
C.缓解矛盾,改善工人生活 D.扩军备战,鼓励工人参军
解析:选C 材料中的内容体现的是德国政府对下层民众生活的照顾,主要是为了缓和矛盾,改善工人的生活,故选C项;当时德国统一已经完成,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 ℃,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  )
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
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
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
解析:选C 材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保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故选C项;材料的内容是关于社会保障,普鲁士专制时代没有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排除A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项;D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
——摘编自李愚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国开创社会保险事业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地位。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可得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以及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中“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可得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可得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答案:背景: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地位: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