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盐化肥》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3(PO4)2、K2S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醋酸和盐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相对应的是( )
A.碳酸钙﹣纯碱 B.氯化钠﹣食盐 C.碳酸钙﹣小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5.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稀盐酸、小苏打
6.下列关于化肥 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P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C.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D.NH4H2PO4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8.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___________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___________
(3)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请你谈一点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
1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用稀盐酸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氢氧化钡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杂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2.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A、B、C、D、E、F、G分别是二氧化碳、铜粉、炭粉、氧气、盐酸、石灰水、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B和另一个字母为气体物质,F为红色固体物质.(“-”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则字母E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字母G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写出字母D和E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得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3.物质之间的反应多姿多彩,图中A、B、C、D属于不同种类物质,其中物质B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物质A与D反应在工业中用来制取烧碱,已知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物质C与D反应的时候,一定会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四、实验题
14.化肥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李爷爷分别采购了硝酸铵和硫酸钾两种化肥,却因运输过程中外包装受损导致无法辨认,请你帮李爷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并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5.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
(1)将注射器1的针头向瓶内推进,使针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抽取少量A中液体,此时注射器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进行的操作及观察到现象是 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16.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小明同学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8.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g)
(1)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g。
(2)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3)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__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A
6.A
7.B
8.A
9.B
10.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合理即可)
11.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Ba(OH)2===BaCO3↓+2NaOH
12. AgNO3 医疗急救 AgNO3+HCl=AgCl↓+HNO3
13. 有气泡产生
14. 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水中(方法二:分别取少量样品加入到氯化钡溶液中;方法三:分别取少量样品加熟石灰研磨(或加入到某些碱溶液中)) 一份样品加入后温度降低,另一份温度不变;(方法二:一份样品会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无明显现象;方法三:一份样品加入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另一份无明显现象) 温度降低的样品是硝酸铵,温度不变的是硫酸钾(方法二: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铵;方法三:出现刺激性气味的是硝酸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
15. Na2CO3+Ca(OH)2=2NaOH+CaCO3↓ 将注射器2中的稀硫酸推入瓶中,A中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7.(1)10;
(2)解:设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x
x=3.65%
答: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
18.(1)2.2(2)53%(3)酸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