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目标制定”,”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亮点”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文本解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二件事是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国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第三件事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负而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的体会到父亲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三件事情在安排上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分别对三件事进行简单概括,并发现三件事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会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由于课文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课后习题提出“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一要求,借助课外相关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了解当时政府的懦弱无能,感受少年周恩来立志为国的胸怀抱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目标。这一单元是在第四单元“了解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巩固和提升,也为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承载此任务的第一篇课文。发现多事件之间的联系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难点。
而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堂作业本,经常为学生搭建梳理文章结构的脚手架。本文亦是如此,通过范例引导自主研读,对比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顺序,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目标制定。
基于本文教学的解读和学习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崛”“范”等8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3个生字。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运用多件事情串联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结合资料,多层次理解“中华不振”,探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其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四,教学过程。
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设计的活动,提出的问题,都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结合文本的具体语言,学生的发展一定是在深入解读,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将学生的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使其全身投入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准备分两课时展开教学。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板块安排和学习活动设计。
揭示课题,释题导入。
因为本单元主人公周恩来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在教学之前,我特地安排学生个性化的搜集和整理资料。
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并且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崛起”这个词语的意思。在这一环节,我出示了“崛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两个意思:山峰等突起;兴起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据词定义。在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学生就能知道“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意思了。从而引出说这句话的主人公周恩来的志向,让学生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的远大抱负。随之出示周恩来的简介,导入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该板块主要聚焦课后习题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理清课文的三件事情,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板块分为三个环节。
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出示生词检测读音。着重理解“振”这个字在“中华不振”和“为之一振”这两个词当中的意思,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学生选择理解。
借助表格梳理事件内容。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情。比如可以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新学年开始”,“12岁那年”,“一个星期天”理清课文共讲了三件事;也可以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如“学校”“奉天”“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理清课文共讲了三件事。
并且借助单元篇章页明确学习要求,在第四单元篇章页中,我们知道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七单元篇章页中,我们明确了学习的新要求,就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归纳事件内容之后,出示活动一的表格让学生填写。同理运用一样的方法去理清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在理清三件事情的内容之后。我选择出示作业本第78页的学习提示,让学生借助提示独立思考三件事情之间的联系。
(弄清课文写的每一件事,然后把这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接下来在小组汇报交流事件之间的联系,学生发现了三件事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篇课文在书写时先写了结果再写了原因。在汇报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事件,在汇报时我主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用上合并,删除,改换等方法,把主要内容说通顺,说清楚。
合作探究,体会“中华不振”。
这一板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将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教学分为几个环节展开。
圈画次要人物,研读重点感悟。
这篇课文三件事件当中的主要人物是少年周恩来。除了主要人物,也要让学生圈画出三件事件当中的次要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了这么多次要人物,肯定是有用意的。你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中华不振的烙印,看到中华不振的影子,想到中华不振的真正原因吗?并且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引出重点句。
在学生交流过后,引出了文章当中的两段话,第一段话我们主要抓住“训斥--哭诉”对比,体会到“中华不振”;第二段话中引导学生主要抓“紧握拳头--劝慰”的对比,来体会到“中华不振”。
结合背景资料感受中华不振。
通过对两个重点句的研读,让学生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却无申诉的地方?”
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这个时代的背景,并且我还出示了相关的资料来补充。(资料:占据地就是国中之国,外国人可以无视中国的主权,哪怕撞死了人,也可以免除中国司法的审判,在那个年代它只是当时中华不振的一个缩影)
结合周恩来所写的诗《大江歌罢掉东头》来理解“中华不振”。
这首诗是周恩来于1917年9月东渡日本留学时写下的,整首诗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表达了周恩来救国济世的凌云壮志和战斗豪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在这里给出了《大江歌罢掉东头》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五.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由三个模块组成:课题,事件内容卡片,教学方法卡片。在整体感知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黑板左侧依次张贴三张事件内容卡片以及“主要人物+事件”的教学方法卡片。通过三个模块的板书设计,呈现本课教学重点,借助教学过程落实到位,实现精准教学,
六.教学亮点。
本课的教学努力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教学一体化。
因为这一篇文章有其时代特色,所以课前的导读和资料搜索是为了本单元的教学做铺垫。课伊始我们也通过收集到的资料,初步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此同时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为学生接下来的打下了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的思考,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