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3 09: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建立时间:
317年
建立者:
司马睿
都城:
建康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西晋灭亡:
316年,被匈奴人灭掉
灭亡时间:
420年
东晋的兴亡
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
政权特点:
王敦
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的政治
北民: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方: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辑
北伐失败,局部统一,偏安江南
祖逖北伐
东晋的兴盛
东晋虽然未能恢复中原,但也成功抵御了北方的军事威胁,政治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东晋的灭亡
刘裕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刘裕自立称帝,建立“宋”,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西 晋
十六国
东 晋
北朝
南朝
宋 齐 梁 陈
420年
刘裕
刘宋、 萧齐、 萧梁、南陈
定都:建康(今南京)
420年——589年
南朝的政治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称帝前曾任官职
南朝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平北将军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骠骑大将军
梁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南朝政权一览表
这些政权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政权更替频繁;
②偏安一方;
③武将篡权。
东晋政权特点②
江南: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江南地区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宋书》
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材料二: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工具。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梁 沈约《宋书》
翻译:江南这里做为国家真是太繁荣昌盛了……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而且本份于自己的工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渔业、盐业和矿业都很发达,能够供应各地需求,丝绸布匹棉花的富饶,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
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材料: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统治者注重开发江南地区,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宋齐梁陈开国君主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1)农业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2)手工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3)商业
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北经济渐趋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时间、人物、都城、政权特点
北伐、安定、灭亡
包括朝代:宋、齐、梁、陈
都城:建康(今南京)
原因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小结
1.东晋初年,朝廷多次派兵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是,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由此可见,东晋朝廷“未能恢复中原”的主要因素是 (  )
A.不利的外部环境 B.动荡的国内局势
C.北伐将领的懈怠 D.东晋朝廷的决策
D
课堂巩固
2.南朝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