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错题集(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做出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2.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矫正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
B.老花镜能当放大镜使用
C.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的自己在镜中的像,说明这个像是实像
3.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1cm C.14cm D.22cm
4.很多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晰智能摄像头,实现全天监控,这种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像距不变,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人被锁定并在成像板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此后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总保持清晰,该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在成像板上总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镜头的焦点总在F处不变
C.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a点
D.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b点
5.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
②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
③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④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6.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成虚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C.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D.所成的实像和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B.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C.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光屏能成实像且像逐渐变小
D.将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放置,适当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
8.如图是某同学在沂河边临工大桥拍下的一张美丽景片。根据此照片可推断( )
A.桥上索塔有多高,沂河水有多深
B.塔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桥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塔的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9.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倒影 B.你看到的别人的影子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的电影
二、填空题
10.如图,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由图可知:______(甲/乙)透镜是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会聚/发散)作用。
11.如图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面上,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透镜。此过程在探究透镜___________问题,杯中充以烟雾是为了_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
12.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圆柱形玻璃瓶里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靠近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此时的玻璃瓶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可视为凸透镜,此时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将铅笔略微远离玻璃瓶一些时,像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_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__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__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 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1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15.用铁丝绕成内径约为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里浸一下后取出,如图甲所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一个透镜,将水膜靠近书上的字,若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该水膜是___________透镜,若一束激光通过某透镜的传播路径如图丙所示,则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
16.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_____的_____像。现在我市很多学生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图中的_____所描述的就是近视眼患者,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_____。
三、作图题
17.如图,F是透镜两个焦点所在的位置,请完成光路图。
18.在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条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9.(1)雨后,宇薇同学“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如图所示,她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水坑,请画出她在图中位置时水中的像;
(2)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4)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明应调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______;
(2)小明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 ______(选填“左”或“右”)。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将蜡烛逐渐靠近30cm刻线,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
2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小杜同学进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图像中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冰正在熔化过程;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光屏上有清晰的烛焰像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则光屏上的像应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小琴同学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后,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五、简答题
22.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可身边只有一个不知道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可以发光的小灯泡,应该怎么办?
23.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说出两种简便的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24.(1)如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____
(2)实验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D
6.D
7.D
8.D
9.B
10.乙 发散
11.对光的作用 显示光路 会聚 发散
12.水平 虚 变大
13.直线 折射 虚 凸 凹
14.照相机 放大镜 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
15.凸 凹
16.缩小 实 丙 甲
17.
18.
19.(1) (2)(3)(4)
20.高度 左 缩小 大 放大镜
21.8 BC 缩小 照相机 完整
22.(1)让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会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2)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射出,这样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平行光.
23.观察此透镜的结构,若中间厚,边缘薄就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就是凹透镜;用平行光照向此透镜,若光线被会聚是凸透镜,光线被发散就是凹透镜
24. 让一束平行光(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在另一侧找到一亮点即为焦点,测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①蜡烛可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或焦点上;②蜡烛可能在焦点以外,但离焦点很近;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可能不在同一高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