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5.1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5.1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5 20:34: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58张PPT。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
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推究。致:获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神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作者简介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正心 :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检查预习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题即是论点)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初步阅读本文,整理出文章脉络。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段:中国学生如何学习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2)----(12)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2)谈“格物”、“致知”
(3-5)传统并未真正“格物”、“致知”。
(6-12)现代科学需要“格物”、“致知”。(13)段: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
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希望我们做到“格物”、“致知”。阅读2-5自然段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答:原因是
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释义: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这位先生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而不动手实践,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从内心领悟真理。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 作者主张: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2)这样做的依据是: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阅读6-12自然段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   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怎样实验?怎样实验?实验有什么特点?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 以他个人的经验为证(请你读一读):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作者认为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该? 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提问:第九段讲的
是什么道理? 归纳:实践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
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王阳明“格物”
研究竹子
个人经验王阳明的“格物”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正确。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积极的栽种、研究成长过程、科学观察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阅读最后一段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归纳练习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精神”一方面在科学上有着重要性:科学的进展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另一方面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能够使我们在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都能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通过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不会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会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
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课堂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1)(2-----12)(13)中心: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
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4.经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怎么重新认识和思考? 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丁肇中网页
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
丁肇中博士谈实验物理
丁肇中谈反物质
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
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 粒子史话
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旋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3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100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1.表述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3.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第3自然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3个?”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
参考答案
1.C。C句语气更加肯定,观点更加明确。
2.A。
3.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
4.“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发现”与“创立”调换位置,搭配就不恰当。
5.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6.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3个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