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3 10: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同学们,生活中以下APP图标认识吗?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妇女地位提高
计算机网络
环境恶化
人口问题
1、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核心)
信息时代
3、标志:
4、主要领域:
5、进入时代:
知识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2、领先国家:
美国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开始时间
标志性发明
兴起国家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进入的时代
交通工具
重要发明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美、德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
动力(能源)
珍妮机
碳丝灯泡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改良
英国
蒸汽机(煤炭)
电力、石油
轮船、火车
珍妮机
“信息化时代”
航天飞机
原子能
克隆技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美国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
发明、普及
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
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普及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生活
1、互联网: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生活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1)获取信息更快捷
(2)交流方式更便捷
(3)生活娱乐更丰富
(4)展示自我更多样
回答:根据相关史事归纳互联网的功能
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使现代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2.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3.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①工作方式:实现移动办公,
②购物方式:实现网上自助购物,
③交易媒介:多种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
④交流方面:改变了交友方式,降低维系好友关系的成本。
总结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网络安全问题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在你的生活中网络使用时长/天?
2、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中学生应该杜绝浏览非法信息或者不良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注意自身信息安全,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不侵犯别人的隐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控制上网的时间等等。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新航路
开辟
15~17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蒸汽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时代
世界联为一体的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今 天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想一想:妇女地位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地位:选举权
丹麦女首相托宁·施密特
尼泊尔首位女总统班达里
巴西女总统罗塞夫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活跃在政坛的女性
2、就业方面:就业权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3、存在的问题: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获得通过,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1、环境恶化:(工业化的推进)
表现:①大气污染
②化学污染
③资源短缺
④土地荒漠化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二)人口问题
人口的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 环境压力:
2.人口生存质量问题:
饥荒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淡水资源缺乏
土土地荒漠化
资源问题:耕地减少、粮食短缺、水资源短缺……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想一想: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与人口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①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全球治理;
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生态与人口问题
妇女地位的提高
影响:1.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拓展人类的生活空间
3.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2.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
1.生态问题:
环境恶化、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
2.人口问题:
环境压力、粮食问题、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
表现:1.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妇女有了选举权
知识体系
二战结束
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
苏联解体
美国
东欧剧变
苏联


失败
欧盟
中国
俄罗斯
和平
发展
经济全球化
1947年杜鲁门主义
1949年北约成立
1955年华约成立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99年科索沃战争
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
1991年苏联解体
1979年苏联占领阿富汗
2001年中国加入WTO
政治“冷战”时期
两极格局
经济:全球化趋势
政治:“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