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2022-2023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分层作业)】(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2022-2023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分层作业)】(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11:02: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唐雎不辱使命》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jū) 色挠(náo) 怫然(fú) 以头抢地(qiāng)
B.长跪(guì) 休祲(qìn) 庸夫(yōng) 彗星袭月(huì)
C.王僚(liáo) 韩傀(guī) 缟素(gǎo) 免冠徒跣(xiǎn)
D.加惠(huì) 弗敢易(fú) 易安陵(yì) 寡人谕矣(y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代词,他)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B.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君逆寡人者(忤逆,不顺从)
C.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只是) 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D.伏尸百万(横尸在地) 长跪而谢之(道歉)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苦其心志     D.策之不以其道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非若是也。(判断句)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C.受地于先王。(倒装句)
D.仓鹰击于殿上。(被动句)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填空。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战国策》是__________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__________史书。
(2)秦王企图用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一事。“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3)若士必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是也。
(4)唐雎维护领土完整的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以天子之怒来威胁、恫吓唐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云南昆明市·一模)7.“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回顾党的历史,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英明和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和风范,下面请你参加活动。
(活动一:英雄含义我理解)
(1)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英雄”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的英雄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材料二: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材料三: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2021年2月19日,为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中央军委授子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活动二:英雄赞语我来写)
(2)请你选择上面提供的一则材料,为当代英雄写几句赞语。
(活动三:栏目感受我来谈)
(3)结合材料,谈谈你观看了这个专题栏目的感受。
二、课内阅读
(2021·四川内江中考)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对秦土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然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三、课外阅读
(2022·云南昆明中考)(一)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逄(p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12.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__
(2)以头抢地尔 抢:___________
(3)景公说 说:___________
(4)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谋:___________
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14. 【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情节。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甲】 秦王假仁假义,无理指责安陵君。 唐雎从容应对,断然反驳。 秦王以“ A______”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秦王道歉
【乙】 齐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 B_____” 颜烛趋进谏,点明危害。 景公发怒,并且“ C_____”,但颜烛趋大义凛然,继续劝谏景公。 景公归国
15. 【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颜烛趋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两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2022·江苏徐州中考)(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②其环瑱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瑱(tià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
16.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彻 其 环 瑱 至 老 不 嫁 以 养 父 母 。
17.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书未发 ②无从致书以观
B. ①使者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①臣奉使使威后 ②使内外异法也
D. ①何以王齐国 ②陈涉乃立为王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19.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 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
C. 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
D. 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
四、微写作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鲜明塑造了唐雎这位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之“士”。试着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现一个人物的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唐雎不辱使命》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jū) 色挠(náo) 怫然(fú) 以头抢地(qiāng)
B.长跪(guì) 休祲(qìn) 庸夫(yōng) 彗星袭月(huì)
C.王僚(liáo) 韩傀(guī) 缟素(gǎo) 免冠徒跣(xiǎn)
D.加惠(huì) 弗敢易(fú) 易安陵(yì) 寡人谕矣(yù)
【答案】B
【解析B项中“休祲”的“祲”读音应为jìn。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代词,他)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B.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君逆寡人者(忤逆,不顺从)
C.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只是) 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D.伏尸百万(横尸在地) 长跪而谢之(道歉)
【答案】A
【解析】A项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其”意思是“表示祁使语气”。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苦其心志     D.策之不以其道
【答案】D
【解析】D项与例句的“缟素”都是名词作动词用,“驱赶”的意思。故选D。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非若是也。(判断句)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C.受地于先王。(倒装句)
D.仓鹰击于殿上。(被动句)
【答案】D
【解析】D项应为倒装句。故选D。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答案】B
【解析】B项司马迁的《史记》为纪传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编年体。故选B。
6.填空。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战国策》是__________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__________史书。
(2)秦王企图用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一事。“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3)若士必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是也。
(4)唐雎维护领土完整的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以天子之怒来威胁、恫吓唐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2)易地出使秦国长跪而谢之
(3)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021·云南昆明市·一模)7.“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回顾党的历史,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英明和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和风范,下面请你参加活动。
(活动一:英雄含义我理解)
(1)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英雄”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的英雄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材料二: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材料三: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2021年2月19日,为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中央军委授子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活动二:英雄赞语我来写)
(2)请你选择上面提供的一则材料,为当代英雄写几句赞语。
(活动三:栏目感受我来谈)
(3)结合材料,谈谈你观看了这个专题栏目的感受。
【答案】
(1)“英雄”原指勇武过人的人。材料中指具有不怕困难,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做出重大贡献、甚至宝贵生命的杰出人物。(根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我选择材料三:您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边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您响亮的口号,您用生命践行“绝不把领土守小了,绝不把主权守丢了”的铮铮誓言,你们虽然倒下了,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言之有理即可)
(3)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宁,为了祖国的领土不被侵犯,他们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见,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材料一“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和材料三“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可知,英雄是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做出重大贡献、甚至宝贵生命的杰出人物;根据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可知,英雄是具有不怕困难,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杰出人物;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示例一:我选择材料一。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示例二:我选择材料二。疫情面前,你们与人民站在一起,众志成城,一如那定海神针,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你们亲赴武汉,带来的不止是希望更是景仰。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是你们的本分更是毕生的信念。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示例: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牢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用血肉筑起来的。
二、课内阅读
(2021·四川内江中考)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对秦土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然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答案】
8.C
9.C
10.A
11.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解析】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天下缟素”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缟素:名词用如动词,穿孝服。
故选C。
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其:语气副词,可要/代词,指鹏鸟;
B.而:表转折,可是/表顺承,并且;
C.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
故选C。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从“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可见安陵君是直接拒绝了秦王的;选项中“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理解有误;
故选A。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于(从)、虽(即使)、易(交换)、岂(难道)、直(只,仅仅)”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三、课外阅读
(2022·云南昆明中考)(一)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逄(p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12.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__
(2)以头抢地尔 抢:___________
(3)景公说 说:___________
(4)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谋:___________
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14. 【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情节。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甲】 秦王假仁假义,无理指责安陵君。 唐雎从容应对,断然反驳。 秦王以“ A______”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秦王道歉
【乙】 齐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 B_____” 颜烛趋进谏,点明危害。 景公发怒,并且“ C_____”,但颜烛趋大义凛然,继续劝谏景公。 景公归国
15. 【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颜烛趋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两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答案】
12. ①增广,扩充 ② 碰,撞 ③同“悦”,高兴 ④ 谋划,商量
13. (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2)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这两个臣子。
14. A.天子之怒 B.致死不赦 C.援戟将斫之
15. (1)两人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2)两人都不畏强权、胆识过人。
(3)两人都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劝说。
(4)两人都用了历史人物的例子作类比。
(5)两人都采用了针锋相对的应对技巧。(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广:作动词用,扩大(地盘)。
(2)句意: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用头撞地之意。
(3)句意:齐景公被说高兴了。说:同“悦”,高兴。
(4)句意:在途中听说国人正在谋划不让他回国。。谋:谋划、商议。
1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虽:即使;易:动词,交换;岂,难道意思;直:同“只”只是,仅仅。
(2)臣之材:我的才能;亦非:也不是(比不了)。
14.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能力。
第一空:从“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可知,面对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义正辞严的解释,秦王无法辩驳,于是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想让唐雎屈服。
第二空:从“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可知,齐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兴,过了六个月还不回到朝廷,又怕人劝谏,就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致死不赦”,即用“有敢于先说回去的人格杀勿论”警告众人。
第三空:从“景公援戟将斫之”可知,面对颜烛不听警告,执意进谏,愤怒的齐景公“援戟将斫之”,拿起戟就要刺他。
1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1)从甲文“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和乙文“君奚不斫也?……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可知,两人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为了国家,都不畏强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敢于直面权威,胆识过人。
(2)从甲文“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和乙文“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可知,唐雎抓住秦王对布衣之怒片面理解,举出“士”之怒的实质来驳秦王。而颜烛则以“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国君,君王你那里还能够在海上玩得高兴”要齐王反思自己六月不回国的后果。故两人都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劝说。
(3)从甲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和乙文“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可知,两人都用了历史人物的例子作类比来告诫对方行为的错误。
(4)唐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乙文针对景公“景公援戟将斫之”颜烛用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辩驳,并以“君奚不斫”针锋相对,毫不退让。故甲文中两人都采用了针锋相对的应对技巧。
【乙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兴,过了六个月还不回到朝廷,并且命令身边的人说:“有敢于先说回去的人格杀勿论。”严斶小跑前去说:“君王在海上冶游很高兴,却不为因治理国而快乐,于是六个月了不回去。这时,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国君,君王你那里还能够在海上玩得高兴!”齐景公拿起戟就要刺他,颜斶再跑向前,抚弄着自己的衣服等待他说:“君王为什么不刺呢?过去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王你的才干比不上这两个人,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被杀掉的两个人,君王为什么不刺呢?让我和这两个人并列在一起,不是很值得吗?“齐景公被说高兴了,于是就回到齐国。在途中听说国人正在谋划不让他回国。
(2022·江苏徐州中考)(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②其环瑱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瑱(tià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
16.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彻 其 环 瑱 至 老 不 嫁 以 养 父 母 。
17.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书未发 ②无从致书以观
B. ①使者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①臣奉使使威后 ②使内外异法也
D. ①何以王齐国 ②陈涉乃立为王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19.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 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
C. 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
D. 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
【答案】
16. 彻 其 环 瑱 / 至 老 不 嫁 / 以 养 父 母
17. B
18. (1)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2)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
19. C
【解析】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彻其环瑱”“至老不嫁”是北宫之女的两种做法,中间要断开;“以养父母”是她的目的。据此可断为: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书:名词,信/名词,书籍;
B.说:同“悦”,喜悦/同“悦”,喜悦;
C.使:动词,出使/动词,造成;
D.王:名词动用,治理/名词,大王;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岁:收成;民:百姓;岂:难道不是;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2)然:这样;苟:如果;何以:凭什么,哪里。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
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为主,第一段有问有答,第二段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提升了文势。因此“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表述错误;
故选C。
【参考译文】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
四、微写作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鲜明塑造了唐雎这位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之“士”。试着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现一个人物的形象。
【答案】
这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圆脸蛋润润的,眉很赤,细长的双眼闪动着爽直的、热乎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语言也带着笑,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时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总像要蹦跳、要飞。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纯真而欢乐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过分素净的打扮,与她的性格很不相称,也和那些爱漂亮的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