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2022-2023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2022-2023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11: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对话特点,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掌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把握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对话特点,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掌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战国策》里的唐雎。
二、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战国策》,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对话特点,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掌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学生齐读
第一课时
三、预学展示
1.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寓言,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等,至今还为人所称引。
2.知识链接:国别体
国别体指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五百年的史实。《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四百八十六章。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3.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战国形势图》)
战国末期,在诸侯国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王想统一各国,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外兼并战争。公元前230年,它灭了韩国,接着又于公元前225年吞并了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四、朗读指导
放课文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
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指名朗读,共同纠正错误)
五、疏通文意
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一)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块土地来交换小的,那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土地能留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人,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是轻视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五百里的土地的原因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下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就会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神色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二)字词梳理,积累文言语汇。
1.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 同“措”,放置,安置
仓鹰击于殿上 同“苍”,青色
2.古今异义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判断动词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简单
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与“但是”连用
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或凋落
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秦王色挠 古义:屈服 今义:抓,搔或扰乱
安陵君其许寡人 古义:答应 今义:允许
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只,只是 今义:徒弟、学生
3.一词多义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动词,派,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动词,出使
以:以头抢地耳 介词,用,拿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介词,凭借
徒以有先生也 介词,因为 以君为长者 介词,把
夫:此庸夫之怒也 名词,……的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徒:亦免冠徒跣 动词,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 副词,只,仅仅
于:受地于先王 介词,从 仓鹰击于殿上 介词,到 请广于君 介词,让
而:挺剑而起 连词,表修饰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表转折,但是
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结构助词,的 愿终守之 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长跪而谢之曰 代词,指唐雎 天子之怒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者:以君为长者 名词,……的人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名词,……的原因
然:虽然 代词,这样 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怒:秦王怫然怒 动词,生气,发怒 怀怒未发 名词,愤怒
4.词类活用
请广于君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轻寡人与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伏尸百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流血千里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且秦灭韩亡魏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梳理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标题是“唐睢不辱使命”,为什么说唐睢不辱使命?
【交流点拨】秦王提出以五百里土地换取安陵,其实就是想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最终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本文是一篇叙述性很强的文章,那么我们按照“秦王 ,唐雎 ”的句式梳理脉络?
【交流点拨】开端:秦王易地,唐雎使秦。
发展:秦王不悦,唐雎沉着应对。
高潮:秦王怫然怒,唐雎针锋相对。
结局:秦王色挠,唐雎胜利。
二、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士”的篆体字)
一、士字的本义指手执兵器(或刑具)的武士或刑官。《说文·士部》:“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推十合一为士”。即能从许多事物中总结出一个道理的人为士。这种精神后来演化成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士之精神。视死如归刺杀秦王的荆轲是“士”,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出使四方,不辱君命的唐雎也是“士”。
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唐雎这一英雄之“士”的?
1.自读第一段,揣摩说话者的语气、神态,找出能表现人物性格、态度的重点词并作赏析。
【交流点拨】
秦王:先设骗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名易实夺。
安陵君:婉辞坚拒,有理有利有节,不失明君风度。
(课件出示,总结)
临危受命(起因):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更能突出唐雎出使任务的艰巨——国家存亡,在此一举。
2.有感情地演读第二段,可以添加神态、动作、语气词,并尝试融进自己的分析,体会唐雎与秦王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的情形。
【交流点拨】
秦王:质问、施恩加惠、威胁
唐雎:胸有成竹、洞若观火、立场严正、断然拒绝
(课件出示,总结)
据理力争(发展):
写唐雎反问驳斥,义正词严,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他平交王侯的布衣气节和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3.分角色朗读第三段,读出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体会唐雎与秦王斗争的第二个回合的情形。
【交流点拨】
秦王:怒气冲天、武力恫吓、逼其屈从
唐雎:沉着冷静、毫不示弱、奋力反击、以史为证、以死相拼
(课件出示,总结)
针锋相对(高潮)
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4.有表情地朗读第四段,分析人物动作,体会唐雎与秦王斗争的第三个回合的情形。
【交流点拨】
秦王: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出示,总结)
不辱使命(结局):
英雄也需要成全,一代枭雄秦王嬴政此时的“色挠”,与其说是被唐雎“挺剑而起”的气势所吓倒,倒不如说是被唐雎的策论所说服,被唐雎大义凛然的气节所折服。
【总结】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
5.从唐雎与秦王的斗争中,试体会二人的表现和性格。
【交流点拨】
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虎狼之国的国君:盛气凌人,质问威胁——色挠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唐雎: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弱小之邦的使臣: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伏虎英雄。
【总结】
2、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3、衬托。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衬托出唐雎的过人之处,最后完成使命得到印证。
二、这则故事讲述了唐雎在出使秦国的过程中临危不惧,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那么我们看看唐雎的语言有何特点?
1、唐雎曰: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交流点拨】
“守”“不敢”“岂直”非常坚定地告诉秦王,先王留下的土地,不管多少也没有换的可能。显示了唐雎的气节(言之有节)
2、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交流点拨】
举了三个真实的实例。(言之有据)
3、唐雎曰: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交流点拨】
体现了唐雎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言之有力)
三、拓展延伸
1.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交流点拨】
(1)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3)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提高说话技巧。
另外,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2.你还了解中国历史上哪些像唐雎一样有名的士或不辱使命的出色的外交故事?说说他们的事例。
【交流点拨】
晏子使楚维护尊严、蔺相如完璧归赵、毛遂自荐搬救兵、烛之武巧言退秦师、诸葛亮舌战群儒、鲁仲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顾维均巴黎和会怒斥列强、周恩来巧对西方记者、张骞出使西域。
3.这种侠士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哪些人哪些事可称为侠士及侠士之所为?哪些人哪些事以为是侠却不是侠士之所为?
【交流点拨】
当然有。荆轲是侠,海瑞是侠,秋瑾是侠,董存瑞是侠,冲入火海中救人的消防战士是侠,直面着罪犯的枪口勇敢冲上去的警察是侠。所有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侠客”,那些能翻墙入室、偷鸡摸狗的人,打群架的人,为朋友一己私利而出头的人,怎么可以当一个“侠”字呢?希望今后的岁月里,唐雎的这种为国为民,勇赴国难的精神伴随我们共同成长。
四、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重点描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了主人公,并通过其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中心。
(2)情节完整,自然紧凑。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从唐雎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来看,他以不可一世(诱惑、怫然怒、恫吓)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
3)对比衬托,形象鲜明。
作者为突出唐雎的形象,处处以骄横的秦王对比反衬唐雎。在三个回合的交锋中,从人物的身份上:秦王是大国之君;唐雎是小国之臣。从说话的语气上:秦王是骄横跋扈;唐雎是沉稳自如。从说话的情态上:秦王是怒形于色;唐雎是不动声色。从发怒的表现上:秦王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是“士之怒”,“伏尸两人,流血五步”。通过对比,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唐雎为维护国家尊严,忠于使命,不畏强暴,一身正气,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形象呼之欲出。最终秦王“色挠”而“长跪”,更从侧面突出了唐雎的胆略和英气逼人:骄横的秦王尚且如此,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便被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五、主旨归纳
文章叙述了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揭示弱国安陵能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狼烟与烽火已离我们远去了,但唐雎那种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精神将永载史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现在,国际形势、政治局面也是暗潮汹涌,当国家、人民有难时,我们也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忠诚与生命去谱写报效祖国的壮歌!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体会《战国策》独特的语言艺术。
八、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 秦王
开端 临危出使 使人谓
发展 沉着应战 不悦
高潮 针锋相对 怫然怒
结局 挺剑而起 色挠,长跪而谢之
先恭后踞 先踞后恭
临危不惧 色厉内荏
机智勇敢 外强中干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情节性、故事性很强的自读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达到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把握。
【备课素材】
【战国策】
《战国策》是刘向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赵政[3](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秦。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作者以欣赏的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的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的说教更富于真实性。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刘向 字子政 本名更生 他是经学家、目录学家士的分类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类别。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类是侠士。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二)文士。《韩诗外传》卷七说:"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 '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商君书·算地》说:"技艺之士资在于手。"《韩非?子·?显学》说:"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商贾之士指经营工商业之士。例如管仲、鲍叔早年就曾经商。范蠡是士人经商致富的典型。子贡既是士,又是大商人。战国时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到战国有了"商贾之士"的说法,《商君书·算地》说:"商贾之士资在于身。"方术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风水、求仙药之类的士人。如《荀子·非相》:"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战国时期这一类的士人颇为活跃,有的参与国政。"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 秦始皇统一之后,"悉召文学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 。(三)低级官吏。有些低级官吏称之为"士"。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司法官的属吏称"士",《孟子·梁惠王下》载:"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士师"为高级司法官,"士"则为较纸级的属官。第二种是指基层临民的官吏。这种士有其治所,如《非攻下》云:"士不暇治其官府。"《管子·八观》把"里尉"称之为"士"。第三种泛称各种属吏。《礼记·祭法》:"庶士,庶人无庙。"注:"庶士,府吏之属。"还有一些难于归类的。如"勇士"、"国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车士"、"都士"等。通过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到士成份之复杂和在社会上分布面之广,这说明士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阶层。
【有关资料】
专诸、要离、聂政补充资料
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着),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诈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庆忌不意刺杀之。要离后亦自杀。
   (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侍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入,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暴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姊为烈女。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说话技巧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当然,如果唐雎手中没有真理,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那么,说话技巧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是诡辩而已。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