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_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_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16: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5.16.1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八年级上册
1. 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 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 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学习目标
导入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
1.小狗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生下来就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么?
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不会
不会
1、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些行为是一样的?
2、前一种行为和后两种行为为什么不一样?
讨论:
新课教学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本能行为)
2 、后天学习行为:
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
涡虫的行为研究(一)
眼点

耳突

涡虫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的下方。
难道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地送入试管中
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橡皮塞塞好试管。
A
B
3、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另一端记为试管B端。
4、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观察涡虫10分钟,记录他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A
B
A
B
1、涡虫在试管A端停留的时间与在试管B端停留的时间几乎相等
2、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用锡箔套遮住试管B端的光。
观察涡虫10分钟,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在试管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A
B
结果:涡虫在试管B端比在试管A端停留的时间长些



×
实验结果:
温度



水分
光照
A
B
1、实验的变量是?
2、下面的装置为什么只套试管B端而不将试管A端B端全遮住?
A
B
实验中,光照是变量,如果将试管A和试管B全遮住,光照就不是变量了。

思考
伸长
收缩
伸长
收缩
1.
2.
3.
将步骤3
重复100次
4.
第101次只有光
收缩
涡虫的行为研究(二)
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
伸长
收缩
1.
4.
为什么步骤1涡虫在光照下舒展身体?
为什么步骤4涡虫在光照下却收缩身体?
伸长
收缩
1.
2.
步骤1涡虫在光照下舒展身体,步骤2在电击时收缩身体,是生来就会的先天性行为。
解析:
伸长接着收缩
3.
将步骤3
重复100次
4.
第101次只有光
收缩
光紧接着电击
步骤4是涡虫在步骤3多次“光照-电击”结合,依赖个体生活经验,学习得到的后天学习行为。
解析:
实验一:
涡虫对光的反应属于先天就有的行为,称之为先天性行为.
实验二:
涡虫对光和电的交替刺激做出的反应反应属于后天所形成的行为,称之为后天学习行为。
结论:
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例如,婴儿在饥饿时啼哭、碰到乳头时的吮吸动作都是一出生就有的;一只生活在室内的狗常常会扒地毯试图埋藏一块骨头,它的动作就像挖土一样,这些行为都是先天的。
如果一个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一刺激就能做出这种反应,通常把这种行为看成先天的。
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
先天性行为也称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等都是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既然是行为,就是生物的一种整体性的行为,像鱼的洄游,小猪生下了就找奶喝,是个体天生的行为表现,凸现生物的整体性.非条件反射则是神经活动的一种,像眨眼,膝跳反射,较前者更微观,不属于行为的范畴,更突出部分性.
简单的说,就是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要有反射弧作基础,也就是有神经系统的才能有反射活动...
先天性行为与非条件反射的辨析
后天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
后天学习行为能够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当同一种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意义
生来就有的 行为
出生后逐渐 形成的新行为
由体内 所控制
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积累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适应相对 的环境
适应不断 的复杂环境
必须具备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 的能力越强
本能
学习
遗传物质
变化
总结比较
先天性
生活经验
稳定
所有动物
学习
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刚出生的小袋鼠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它可以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在育儿袋中吃奶。
狗吃骨头时会分泌唾液,这属于什么行为?
望梅止渴
成语“望梅止渴”表达了动物的什么行为?
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学习行为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课堂小结
1、根据行为的产生,把动物的行为分成两大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让动物能够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4、后天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后天学习行为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5、高等动物也有先天性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大。
课堂检测
1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毛发和白色毛发
B. 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 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 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2. 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对老鼠叫声也提不起兴趣,这说明( )
A. 猫的行为产生自身体内部的刺激
B. 饱食后,猫的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C. 鼠叫不是猫的行为刺激因素
D. 猫的行为产生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D
A
3.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 )
A.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4. 动物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对于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水螅捕食水蚤
B. 草履虫对盐水、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
C. 蚯蚓会爬离强烈的阳光
D. 被臭鼬用臭气喷射过的掠食者,再见到臭鼬后避开
D
B
5. 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行为: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先天性行为
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遗传物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