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16: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5.17.3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2、认识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3、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导入
自然界里多种多样的生物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目前很多生物的生存正面临很大的威胁。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呢?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新课教学
1、保护动物多样性时,需要从哪些层次上来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具体包括哪些做法?
3、什么是“就地保护”?什么是“易地保护”?两者有何区别?
4、你知道,我国为了强有力地保护动物多样性制定了哪些相关法律?
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物质多样性
(3)生态环境多样性
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般措施: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3)法制教育和管理
概念: 为了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 进行保护和管理。
主要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意义: 它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就地保护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概念:为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使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而把这些野生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备注:对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就地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易地保护,将易地保护作为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为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易地保护
为强有力地保护动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文件。
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保护或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解决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动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矛盾。
法制教育和管理
成都熊猫基地工作人员
在给出生四个月的熊猫
宝宝喂奶
中国扬子鳄世界唯一自然繁育基地---“中国扬子鳄村”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邛崃山系,距成都100余公里,地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错落,最高海拔6250米,最低海拔1200米。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课堂小结
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态环境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保护动物多样性
就在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动物资源与保护
课堂检测
1. 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一部法律与保护动物多样性无关(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2 我国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下列哪组动物( )
A. 大熊猫、麋鹿 B. 斑头雁、棕头鸥
C. 大熊猫、金丝猴 D. 扬子鳄、扭角羚
C
C
3. 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就地A护 B. 保护森林
C. 保护基因库 D. 保护濒危物种
4. 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既要考虑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更应注重保护珍稀和濒危动植物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D. 应该全面禁止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A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喜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性易危动物。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 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藏羚羊在夏季的迁徙是全球最为恢宏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
(1)藏羚羊迁徙属于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藏羚羊以草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物质循环。
(3)藏羚羊已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
A. 藏羚羊的栖息地气候条件不好
B. 栖息地没有丰富的水草
C. 藏羚羊的天敌太多
D. 人类的乱捕滥杀
先天性行为
消费者
物质循环
D
(4)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可取”或“不可取”),原因是什么?
不可取
消灭藏羚羊的天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失去天敌的控制,身体素质会下降,最终会导致藏羚羊数量下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