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①运行宇宙环境安全③太阳光照稳定②日地距离适中④体积质量适中⑤自转周期适中⑥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冕层和色球层3.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 )
A. 高频无线电波突然衰减 B.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4.地球自转产生了(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极昼和极夜
5.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D.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都不同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6-7题:
6.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无大气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A.日照条件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将一盏灯主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拔动地球仪模拟地理运动。读图回答8-9题。
8.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的偏移
D.极夜的范围变化
9.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 B.8时
C.10时 D.16时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C.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丙图中的CD为晨线
11.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2-13题。
地 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5分
10小时40分
13小时20分
16小时45分
12.四地中纬度的数值相同的一组是( )
A.甲地和乙地 B. 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 丁地和甲地
13.四地所处纬度按从北到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14.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 . 国际儿童节 B. 我国国庆节 C. 国际劳动节 D. 元旦
15.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 ( )
A. 太阳高度最大,黑夜最长的季节 B. 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
C. 太阳高度最小,黑夜最短的季节 D. 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16.下列河岸中,受到流水侵蚀严重的是( ) (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② ③
①
南半球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7-18题。
17.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18.2012年1月2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19.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0-21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20.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2-23题。
22.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23.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 E为变质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回答24-25题。
24.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处向下打井开采
下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回答26-28题。
26.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8.三个月后,淄博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29-30题:
29.北半球各地夜长大于昼长,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A.a→c B.b→d C.d→e D.c→e
30.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日递增
B.北半球节气由秋分到冬至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递减
D.南极洲极夜范围逐日递减
二、综合题(40分)
31.2012年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重点讨论加强核安全国家措施和国际合作。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将甲图中的A、B、C、D标在乙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二至日。(2分)
(2)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2分)
(3)当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时,地球运行的位置最接近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 。(3分)
(4)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 )
A.我国恰逢夏至日 B.太阳直射北半球
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D.赴南极考察合适
32.读二分二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公转方向,判断太阳应该位于图中的 (E/ F)点?(2分)
(2)地球公转至A时,是 (月、日)前后,北半球是 节气.(2分)
(3)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 (填字母)至 (填字母)期间。(2分)
(4)当地球处于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区域是 。(2分)
(5)当地球处于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1分)
(6)当地球处于A位置时,白昼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 ,白昼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区域是 。(2分)
33.读下图回答(14分)
(1)画图:画出晨昏线并标上夜半球、画出自转方向。(3分)
(2)图上各点地方时为12时的是________;地方时为6时的是________。(4分)
(3)若此图表示北京时间10月3日10时,则B点的经度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4分)
(4)简述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3分)
34. 2013年11月1日新闻网:美国、瑞士天文学家近期发现一颗系外行星代号为“开普勒-78b”,距地球数百光年,体积、质量与地球相差无几。这是首次发现与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由于它离所绕转的恒星太近,表面温度可能至少比地球高出2000摄氏度。这对于科学家研究其他星系上到底有无生命存在提出了更广阔的空间。试论述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6分)
1-5 CADBC 6-10 ADABA 11-15 DBABD 16-20 CABBD 21-25 BDADB 26-30 ADACD
31.(9分)
(1)略(2分)
(2)B 较慢(2分)
(3)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3分)
(4)D(2分)
32. (11分)
(1).F
(2).12月22日,冬至
(3).A、C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南半球
(5)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6)南半球、北半球
33.(14分)
(1)略(3分)
(2)DC(2分) B(2分)
(3)60°E(2分) 23°26′N,150°E(2分)
(4)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3分)
34. 外部条件: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