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复习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复习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3 11: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十三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复习课件
一、功
1.做功:
(1)概念:物体在作用_______的方向上移动了_______,就
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两个必要因素:有____________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物体受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如: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距离
力作用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功和功率
②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如:足球飞出后,人对足球无作用力,对足球不做功.
③物体受力作用,也移动了,但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如:提水时水平前进,人对水桶不做功.
2.功的计算:
(1)定义:_____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_的乘积叫
做功,用W表示.
(2)定义式:W=Fs,s表示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单位:焦耳,符号为J,1J=1N·m.

距离
使用W=Fs计算功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哪一段距离s才是
在这个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_____必然_______,_______必然______,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
二、功率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用P表示.
省力
费距离
省距离
费力
不省功
(3)做功多少和用时都不同时,用P= 计算比较.
3.基本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其他单位:千瓦,符号为kW.
单位换算:1kW=103W,1W=1J/s.
4.功率大小的比较:
(1)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功率大;
(2)做功相同时,用时多的功率小;
②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①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
Fv.
考点1 功
【例1】(2011年广安)在下列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
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思维点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关键是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没有移动距离.
B
(2012年连云港)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如图13-1-1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1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解析:由功的定义式W=Fs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考点2 功率
【例2】(2012年泉州)质量为50kg的何勇同学,在一次爬杆比赛中,用12s爬到了5m高的杆顶.(取g=10N/kg)
(1)何勇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何勇在爬杆过程中做了多少功?功率多大?
思维点拨:要看清楚是求功还是求功率,两者不能混淆.
解:(1)何勇受到的重力为
G=mg=50kg×10N/kg=500N.
(2)何勇做的功为W=Gh=500N×5m=2500J
(2011年沈阳)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
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W1>W2,P1>P2
D.W1A.W1=W2,P1=P2
C.W1>W2,P1=P2
B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一般指__________ 做的功.
(2)计算式:W有用=Gh=_____.
2.额外功:
(1)定义:一般指对动滑轮、绳子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计算式:W额外=W总-W有用.
克服物体重力
mgh
机械效率
3.总功:
(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_______,一般等于拉力做的功.
(2)计算式:W总=Fs=Fnh.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公式:η=
3.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之和
2.影响因素:动滑轮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滑轮和绳子间的摩擦.
①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多的滑轮组机械效率越低.
②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在绳子能承受的限度内)
1.计算式:η=
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影响因素:斜面的__________、斜面的__________.
3.提升同一重物时,斜面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1.计算式:η=
四、斜面的机械效率
倾斜程度
粗糙程度
考点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图 13-2-1
【例1】(2011年广东)用如图13-2-1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重600N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所用拉力是250N.在这个过程中,求:

=200W.
(1)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思维点拨: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拉力的功率即为总功的功率,不能把功率和机械效率混淆.
解:(1)W有=Gh=600N×4m=2400J.
(2)W总=Fs=250N×4m×4=4000J.
拉力功率P=
(3)η=
×100%=
×100%=60%.
考点2 斜面的机械效率
【例2】(2012年鸡西)如图13-2-2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 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图13-2-2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__________(填
“省”或“费”)力.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思维点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物块时,拉力的作用是克服物块的重力和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所以拉力不等于摩擦力.
答案:(1)省(2)55.6%
(3)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
(4)大于
一、动能和势能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速度和质量.
速度:________时,物体运动的________,动能越____.
质量:_________时,物体的_________,动能越____.
运动
质量相同
速度越大

速度相同
质量越大

动能和势能
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
质量:被举的高度相同时,物体质量____,重力势能____.
高度: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____,重力势能____.
3.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被举高
越大
越大
越高
越大
弹性形变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
2.机械能守恒:
___________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
和___________.
不计摩擦
保持不变
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如滚摆下降时,滚摆的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如木球撞击弹簧,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将木球弹开,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考点1 动能和势能
【例1】(2012年娄底)图13-3-1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________的大小.
(2)将甲、乙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叫
________________.
图13-3-1
思维点拨: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对于这类多因素问题应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答案:(1)速度 动能 (2)速度 质量
(3)控制变量法
(2011年鞍山)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13-3-2所示实验.
图13-3-2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
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和
______进行分析比较.
(3)乙和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


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考点2 机械能及其转化
【例2】(2011年昆明)一中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思维点拨: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他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可知速度不变、高度减小,从而判断出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再结合机械能=动能+势能,可以判断出机械能的大小变化.
答案:A
“嫦娥一号”返回舱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

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的过程中(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1.(2012年广州)图13-3-3所示的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
为80%,这表示(

D
A.若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B.若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C.若动力做功1J,则有0.2J的功用于剪纸
D.若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图13-3-3
2.(2012年广州)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哪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
高度h的关系(

A
B
C
D
解析: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所以篮球的机械能守恒,不论在哪个高度,机械能是不变的.
A
3.(2012年广东)图13-3-4所示的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______后变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
图13-3-4


先变小后变大
4.(2012年茂名)如图13-3-5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使重600N的箱子以0.4m/s的速度从地面升到12m高的五楼上.求:
(1)若箱子平放时与楼板的接触面积为0.15m2,箱子对楼板
的压强为多大?
(2)工人吊起箱子的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工人做功的功率为多
少?
图13-3-5
(3)箱子上升所用的时间为
解:(1)箱子对楼板的压力为F=G=600N
(2)工人对箱子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Gh=600N×12m=7.2×103J.
根据η=

拉力做的总功W总=
=9×103J.
拉力的功率为P=
=300W.
5.(2011年广州)用图13-3-6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
图13-3-6
6.(2011年河源)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