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4 探究串、并联…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4 探究串、并联…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3 12: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科目 物理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九(10)班 授课内容 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体会定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测量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验合作的精神在读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难点 电流表正确的连接在串、并联电路中,并测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学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步骤一回顾知识 复习提问:一、电路的组成:基本电路二、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请两学生上黑板 画电路图:L1、L2同时发光的两种连接方式。三、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学生个别提问回答问题:1、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2、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3、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两个两程:06A、3A,分度值分别为:0.02A、0.1。 复习相关知识,为实验探究作好准备。为本节实验做最基础的铺垫
步骤二提出问题,引导猜想 一、本节课用电流表来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二、提出问题: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规律?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给出恰当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对于自己的猜想给出恰当的理由。 引发学生思考,开放思想,大胆猜想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目的明确。
步骤三实验探究,建立规律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作出实验电路图并找出测量点;实验器材,注意小灯泡的规格选择设计实验记录表格。二、学生分组探究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另一组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完毕后交流实验结论。三、得出实验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强调实验注意事项以防学生实验时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耽误实验进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过程,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一、串联电路中的电流1、猜想与假设2、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2)观察实验电路图,接入电流表(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4)、分析与论证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猜想与假设2、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2)观察实验电路图,接入电流表(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4)分析与论证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三、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定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测量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步骤三实验评估 一、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小组之间相互提出疑问,并解答疑难。二、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遇到的电路故障问题,并分享解决的方法。 学生交流并回答:一、小组之间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提出疑问,并相互解答疑难。二、小组间相互交流实验中遇到的电路故障问题,并分享解决的方法。 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步骤四总结反馈,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上学到了什么?技能上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 一、提问学生,思考、回答课堂练习。 二、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及时练习才能及时反馈实物习题直观形象,使学生感性认识,学会运用结论解释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探究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表达式 IA=IB=IC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探究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3、 表达式:IA=IB+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