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一、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
二、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受自然条件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有很大差异。不同农业生产需要的自然环境不同,各地农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不同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正由传统广种薄收的增长方式向优质高产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中科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同时也是工业产品的市场。安排在作为“先行官”的交通运输之后,既体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为后面学习工业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在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2、能够简单分析农业分布依据的自然条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农业发展地区分布上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六、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 导 学 创设情境:展示各地美食图片,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头曲。 观赏美食图片 创设情境。 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由生活转入地理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猜测与推理——我国农业分布西部与东部的差异 提出问题。 演示推理过程,把畜牧业与种植业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叠加,对学生的猜测进行验证。 1.分析图示食物的原料,按农业生产部门分类。 2.由各地特色食物分布推测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3.尝试画出畜牧业与种植业分布的界线。 由生活现象转到地理的学习。 总结农业分布西部与东部的差异。
活动探究——我国农业分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展示南方与北方不同的主食图片。 给出材料布置任务,探究南方与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总结南方与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分析资料,小组探究。 1. 找出小麦和水稻主要分布地区。 2.归纳小麦和水稻的分布特点。 3. 分析造成我国小麦和水稻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总结分布差异 看图填表,归纳总结。 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南方与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升华拓展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了不同的农业,创造各种美食,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思考:西部少数地区满足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欣赏图片,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渗透人地关系教育,为下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容铺垫。
板书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