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同样,我们的祖国也曾有苦难的过去。诗人舒婷直面祖国的苦难历史和严峻现实,选取了一系列新鲜的意象,以一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唱出了对祖国的款款深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吧。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01
必备知识
02
必记字词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CONTENTS 教学目录
1.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3.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目标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人。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等。
舒婷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1979年,人们对饱经磨难的祖国的前途,既充满了忧患意识,又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舒婷当时在灯泡厂当一名普通的焊锡工,一天上夜班,突然产生了创作灵感,写成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但这首诗却被某诗歌编辑批驳为“低沉、晦涩,不符合青年女工的感受”。后来这首诗被当时的《诗刊》副主编邵燕祥所赏识,发表在了《诗刊》上。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等先驱者为代表。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通感等手法,给诗歌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疲惫( ) 隧洞( ) 干瘪( )
淤滩( ) 驳船( ) 纤绳( )
簇新( ) 胚芽( ) 迷惘( )
绯红( ) 喷薄( )
bèi
suì
biě
cù
yū
bó
qiàn
pēi
fēi
bó
wǎng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 )劳累
纤
( )纤绳
( )纤细
薄
( )喷薄
( )薄饼
( ) 薄荷
qiàn
xiān
bó
báo
bò
勒
( )勒紧
( )勒索
lēi
lè
累
( )累赘
( )罪行累累
léi
lěi
lèi
( )袖口
( )柚子
绯
( )绯红
( )缠绵悱恻
( )诽谤
xiù
yòu
fēi
fěi
fěi
袖
柚
( )徘徊
pái
悱
诽
徘
饶( )富饶
ráo
jiāo
jiǎo
náo
浇( )浇地
侥( )侥幸
挠( )挠头
rào
绕( )缠绕
疲惫:非常疲乏。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纤绳:拉船用的绳子。
簇新:状态词。极新;全新。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绯红:状态词,鲜红。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情。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祖国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受的苦难。
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充满希望,盼望着美好生活变成现实。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祖国又焕发了新生。
第4节
“我”的宣言——要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感情:深沉悲痛
语气:舒缓低沉
朗读指导
初读课文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感情:悲哀而向往语气:舒缓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感情:欢欣有朝气
语气:热烈 高昂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感情:热爱奉献
语气:激昂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哪两部分?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分层
情感
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
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
第一部分
(1、2节)
第二部分
(3、4节)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
品味第1节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诗人选取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3.下面标红的修饰性词语有什么作用?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
展示了祖国在漫长的岁月中贫穷落后的面貌,回溯了它历经苦难、艰难前行的历史。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1.第2节主要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起到过渡的作用。表明祖国虽然苦难深重,但人民仍怀抱希望。
品味第2节
2.如何理解“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
比喻
“飞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花朵”:美丽诱人的愿望的具象。
“未落到地面”:是长期等待却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愿景。
3.朗读第1、2节,品味这两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第1节和第2节,写了祖国的过去。
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却始终表达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4.同是写祖国历史,前两节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2节,“贫困”“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第二节重在精神。
第1节,突出“我”和祖国共同经历艰难困苦,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