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
五年级科学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
(
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
)
一、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区将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体的光,( )来自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A.打开的手电筒 B.奥运圣火 C.璀璨的宝石
2.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3.夏天,冰棒用棉被盖起来比暴露在阳光下要( )。
A.融化得快 B.融化得慢 C.融化得一样快
4.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会拐弯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筷子,这是因为木头( )导热。
A.不会 B.不容易 C.容易
6.仔细看世界地形图,可以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 )。
A.比陆地面积大 B.比陆地面积小 C.和陆地面积差不多
7.观察点燃蜡烛,下列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烛芯燃烧放出光和热 B.蜡油在燃烧放出光和热 C.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
8.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9.“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C.人为因素的影响
10.如图,用手电筒对准第一张纸的小孔照射,甲图的纸屏上能看到光斑,而乙图的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由此可以得出( )。
A.光是直线传播的 B.光是曲线传播的 C.光既能直线传播又能曲线传播
11.小科用酒精灯加热罐头盒内的土豆泥时,要使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12.如图所示,从各个方向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有时见到光斑,有时见到光束
B.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
C.光束是直线的,光斑是圆的
13.太阳散发的热量是通过( )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4.保温饭盒能保存热的食物,( )保存冰块。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15.如图,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我们会发现( )。
A.镜子中笔左右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反
B.镜子中笔前后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同
C.镜子中笔前后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反
16.万花筒应用的是( )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小孔成像
17.某科学小组准备做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要戴上护目镜
B.将番茄酱倒入土豆泥小洞后,要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C.可以借用别的小组的酒精灯直接点燃我们的酒精灯
18.热在( )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A.玻璃 B.酒精 C.金属
19.下面各种物质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 )。
A.铁 B.铜 C.泡沫
20.其实,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根据书中的记载,下图中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21.用手拿一个勺子,将勺子的一部分放入热水中,热水中的热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传递到勺底,然后传递到勺柄的。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2.电暖器是利用( )的方式来工作的。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对流和热辐射
23.下列事例中的应用,会减缓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热水瓶的玻璃内胆 C.电熨斗的金属底板
24.下列镜子中,能使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的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25.如图,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夹角,观察镜中的物体变化,
我们会发现( )。
A.镜中成像的数量与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有关
B.镜中成像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镜中成像的数量不可能是偶数
二、判断题。(在判断题答题区,用铅笔对的涂“T”,错的涂“F”,每题1分,共10分)
26.羽绒服、棉衣能产生热,所以穿上就会觉得暖和。………………………………………………( )
27.水面是光源,夜晚波光粼粼。………………………………………………………………………( )
28.白光能分解成七色光,但七色光不能合成白光。…………………………………………………( )
29.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不能被分解,其他颜色的光是由这三种光按比混合得到的。…( )
30.汽车上安装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观察到的视野比平面镜大。……………………………………( )
3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受冷下降是因为发生了热传导。…………………………………………( )
32.地形图上蓝色的地方主要表示海洋,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水越深。………………………………( )
33.冬天走到暧气室内穿短袖,是因为开的暧气具有热辐射的原因。………………………………( )
34.原子弹爆炸基本是靠冲击波和热辐射来打击对方的主要目标。…………………………………( )
35.火山现象只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是不会有火山现象的。………………………………………( )
三、简答题。(第36、37小题各6分,第38小题8分,共20分)
36.列出生活中所用到的热辐射产品?(至少写3种)
37.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又会带来哪些益处 请各列举3种。
危害:
益处:
38.为什么锅柄用塑料或木头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四、综合探究题(第39、40小题各10分,共20分)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判断各1分,选择各2分)
避震小常识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暂时不能脱险时,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
(1)阅读材料后,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①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 )
②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 )
③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
④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
(2)小雅将橡皮泥做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别进行下图中的操作。
⑤小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A.地球的结构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
⑥小雅做的实验是一个(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测量实验
⑦实验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
A.土壤 B.地幔 C.岩层
40.实验探究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分析并回答问题。
A.插入平面镜。
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E.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
(1)写出正确的制作顺序 (5分)
(2)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一下士兵在水下怎样使用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
情况,利用了什么原理?(画图3分,作答2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秘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
五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A 3.B 4.C 5.B 6.A 7.C 8.B 9.A 10.A
11.A 12.A 13.C 14.A 15.C 16.B 17.C 18.B 19.C 20.B 21.A 22.C 23.B 24.C 25.A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三、简答题。(第36、37小题各6分,第38小题8分,共20分)
36.答:空调、烤箱、暧气炉、太阳灶等。
37.答:危害:人员伤亡、毁坏家园,导致地震等其他灾害。
益处:肥沃土壤,珍贵矿产、清洁能源(如地热)。
38.答:因为塑料和木头不易传热,锅柄用塑料或木头传热慢,不容易烫手。而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金属制作的锅身传热快,便于给食物加热,熟的快。
四、综合探究题(第39、40小题各10分,共20分)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判断各1分,选择各2分)
(1)①×②√③×④√ (2)⑤B⑥B⑦C
40.实验探究
(1)(5分)E、B、D、A、C
(2)(画图3分,作答2分)
答: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