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三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三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3 18: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导入新课
上海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现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文化的碰撞与重构
目录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经济全球化和
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从“C919大飞机”零部件供应商看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
◎“C919大飞机”零部件供应商示意图
生产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经济全球化
国际分工日益加深
生产国际化加强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
1、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国际人口流向是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如从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迁移。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则发生巨大变化,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向欧美等发达地区迁移。
——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二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表现及流动趋势。
二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表现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影响
二战之后
南欧、北非、
东南亚、
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大洋洲
非洲
中东产油国(西亚)
日本等亚洲新兴工业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东欧
西欧、北美
20世纪90年代
形成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及其转移情况!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时间 流动出发地 流动目的地
二战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亚洲、非洲
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东欧
西欧、北美
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流动趋势一: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1)原因:①经济全球化;
②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变化
①20世纪50-70年代:体力劳动力为主(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
②20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精英”(跨国公司、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
“人才分层”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美国“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等级 申请条件
EB-1 具有特殊才能,并享有国家级或国际级声誉的杰出人才、教授、研究人员、跨国公司高管等
EB-2 有非凡能力的高学位人士,申请人需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兼有5年专业相关工作经验
EB-3 专业人士、工人获得美国雇主长期的就业许可,获得劳工卡
EB-4 特殊职业移民(宗教、外交等),需雇主提交申请
EB-5 向美国商业投资50-100万美元
美国“绿卡”申请条件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第十一条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第十二条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
第十三条 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的。(重点发展行业急需紧缺人才;高校教授、研究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
第十五条 依法在中国境内工作,且纳税记录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国际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中国境内工作满三年;等)
第十六条 按照外商投资法律的规定,企业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纳税记录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在中国境内投资折合人民币一千万以上;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美国“绿卡”和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条件的“高要求”体现了怎样的流动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制造业、公共服务业
贸易、金融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后
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趋势二: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如何才能将这些“知识精英”留在发展中国家呢?
4.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人才,扩大经济发展优势
①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
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流入地)
发展中国家(流出地)
世界
“正负效应”
【知识总结1】二战后劳动力流动的特点(记)
1.范围:就近迁移和全球范围内流动
2.方向:劳动力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3.数量: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占世界总人口数量低。
4.劳动力市场结构主要体现为精英迁移: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
5.形式:迁移形式多样化
教材P43思考点: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美国“硅谷”鸟瞰图
“硅谷”工作的亚裔科技人员图
(1)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移民到发达国家的难度越来越大。
(2)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较高的移民呈现增长趋势。
(3)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知识精英”移民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说史】仔细观察教材第44页图片“硅谷”并阅读文字介绍,从中你可以看出现代移民的哪些特点
提示
(1)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地区移民;
(2)全球劳动力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
(3)精英移民从事的主要是高科技或贸易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工作。
按照移民原因分类
按照移民自身意愿分类
自愿性移民——有选择权决定是否/如何迁移
非自愿性移民(难民)——无选择权决定是否/如何迁移
经济、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宗教、生态、环境、工程移民;
移民的分类
重要概念:难民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
二、难民的困境和求助
“死亡货车”
◎英国集装箱藏尸案(图/路透社)
2019年10月23日凌晨,英国埃塞克斯郡一个工业园一辆货车的冷冻货柜内惊现39具尸体。
2019年10月30日,越南警方锁定一蛇头,涉嫌帮疑似“死亡货车”案受害者偷渡。
2019年11月7日,越南确认英国“死亡货车”39名遇难者全为越南公民。
1.难民的来源:
“死亡货车”
◎从土耳其穿过爱琴海偷渡希腊
◎叙利亚3岁男童偷渡溺亡
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呢?
共同的身份:难民
1.难民的来源:
战争或地区冲突
宗教或部落矛盾
自然灾害
经济恶化
被迫离开原籍,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1.二战后难民形成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际难民问题成因中的政治因素主要指政治迫害、人权问题与武装战争冲突等。
②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造成的贫富两极化、粮食短缺与金融危机等。
③社会因素:人口爆炸、社会动荡、民族冲突矛盾等
二战前难民问题 :
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二战后难民问题 :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
种族主义
2.难民的来源:
《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
1994年,该片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7个奖项。
承载的是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另外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
犹太难民生命签证
历史纵横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字久经,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外交官。著有回忆录《外交生涯四十年》。
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1999年,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和犹太人大屠杀问题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上海犹太人研究中心协办的一个名为“犹太人在上海”的系列活动中,何凤山的义举被公诸于世。
1997年9月28日,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6岁。
2001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2005年,联合国誉何凤山为“中国的辛德勒”;2007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荣誉公民”的称号。
2018年3月15日,以中国前外交官何凤山命名的何凤山广场在米兰正式揭牌。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
国际社会该如何帮助“难民”走出困境呢?
3.难民的救助
1950年
1951年
1966年
2000年12月4日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联合国难民署
“世界难民日”
(1)背景: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艰难。
(2)措施:
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没有改变
实现世界不再有难民的终极目标任重道远
面对难民是“建墙”阻隔还是“建桥”沟通呢?请你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身份,针对难民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案。
难民有家难回或无家可归的人!
世界难民总数6850万
——整理自联合国难民署2018年6月19日报告
比前一年增近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
叙利亚、阿富汗
南苏丹
缅甸
110:1
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真正解决难民问题任然任重道远。
4.难民的现状
任重道远
▲为什么波兰等国会阻止难民?你觉得现阶段解决难民问题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突破铁丝网,从土耳其去往欧洲。
移民沿着危地马拉与墨西哥边界的公路一路北上
难民不仅给流入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安全问题而且影响到当事国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在世界局势中增添了动乱因素,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难民问题的影响
时期 主要因素 主要方式 主要方向
古代 战争 民族大迁徙
近代 殖民扩张 奴隶贸易 非洲——美洲
现代 经济全球化 劳动力输送 发展——发达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请完成下列表格。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社会出现
⑴背景:全球化。
⑵组成: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⑶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社会的文化特征:
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多元一体”
2.典型国家:
(1)美国:
P46【学思之窗】回答: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18世纪:基本由欧洲移民组成,多数来自英国。
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占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人数开始占据一定比例。
20世纪60年代:欧洲移民下降,拉丁美洲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
20世纪80年代:欧洲移民持续下降,亚洲移民和拉丁美洲移民构成了美国新移民的大多数。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①人口结构:不同阶段移民结构不同。
②文化特征:以欧洲文化为主流,民族文化多样性
③存在问题: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多元一体”
“多元一体”?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事件及所引发的暴动
美国移民文化:在碰撞中发展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突显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
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
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
“大熔炉”:反映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
“大拼盘”:反映了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性”。
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也构成挑战。
美国警察当街杀害黑人事件:杀死他的不是肤色,而是歧视和傲慢
《小可入狱》:国宝银行的故事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新加坡移民文化:在融合中重构
◎新加坡人口构成统计图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佛牙寺龙华院
(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
(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
(伊斯兰教)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在整个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既互相砥砺与坚守,又互相渗透和影响,最后互不干涉,互相体谅,求同存异,万邦协和。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文化景观
(2)新加坡:
①人口构成: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印度裔移民10%;
②文化特征:
A、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B、宗教信仰: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C、宗教建筑: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D、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加坡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新加坡主要节日:
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伊斯兰教斋月及开斋节、耶稣受难日、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
多元和谐共处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待移民问题
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5日
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丰富本土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多样性……
仔细观察教材 “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和“福德祠”的图片,从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1)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说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2)福德祠是新加坡著名华人聚居区中的最古老的寺庙,是中国人移民新加坡的重要基站,是新加坡成为移民城市国家的历史见证。
“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而正是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科技精英的会聚使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多地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数百年来关于美国种族问题、非裔美国人地位不平等的讨论重新被点燃
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文化相处和谐
佛牙寺龙华院
(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
(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
(伊斯兰教)
新加坡和谐的多元文化
2016年1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新加坡宪法(修正)法案,改进民选总统机制并确保少数族群有机会当选总统。修宪后,如果连续五届总统选举,即30年内有某个族群代表没有当选总统,第六届选举只保留给该族群竞选。
问题: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隔离明显显现。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以及1955年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60年代初,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标志,该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场争取黑人民权的群众斗争,对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唤醒黑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华声论坛》
多元文化并存、融合;
文化间的冲突
思考:国际移民对迁出国和迁入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提高人口素质。
②促进了迁入国经济的发展。
③在人口增长和就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⑤国际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消极影响
①对迁出国:造成了人力及人才资源的流失,影响迁出国的经济发展。
②对迁入国: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
随堂演练
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 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 京派的立场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消失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A
随堂演练
据美国学者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A. 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
B. 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 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 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