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
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由桥梁、人工
岛、隧道三部分组成,桥隧全长55千
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工
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大桥于
2009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10月
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
的跨海大桥,其中的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它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三地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 港珠澳大桥
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
忙碌的盐田港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目录
CONTENTS
陆海交通的发展
壹
航空的发展
贰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叁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本课学习目标
1. 通过分析汽车、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运输技术的发展,认识人类的海陆交通
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2. 通过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认识中国现
代交通的飞速发展的现实。
3. 通过了解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认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通
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认识中国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
4. 通过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的事实,认识人类的交通发展提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课学习重难点
重点: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难点: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
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陆海交通的发展
壹
汽车的发展
高速公路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发展
航运业的发展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作为亨利·福特“制造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产物,福特T型车在走进无数美国家庭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美国道路系统和城乡建设,乃至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也从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福特T型车:改变一个国家》
1.
(1)福特T型汽车
时间:1908年
地位: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影响: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
1.汽车的发展: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东风CA71。
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时,毛主席在中间插话时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来开会就好了。”……东风轿车是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于1958年5月12日。……最大马力70匹,最高时速128公里,参考样车是法国的“西姆卡”,发动机以德国“奔驰190”为样机,仿造为主,自主设计。……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观看并乘坐了东风轿车,高兴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
——摘编自“中国一汽”官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汽车工业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一五计划时期建成长春一汽)
②到2018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
2.高速公路建设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的诞生: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方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经济与社会生活》
哪些因素推动了高速公路的诞生?
①社会经济的进步;
②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战争的需要。
作为现代交通标志的高速公路,其诞生之初并不是因为社会经济需要,而是出于战争要求。20世纪30年代,德国全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实施闪电战策略,修建3900千米多车道立体交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经出现就发挥巨大作用,当时法军统帅认为德军最快需三天抵达进攻地点,而德军凭借高速公路的快捷交通,仅一天就赶到前线,并绕道至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军顷刻间瓦解。
(2)概况
B. 中国: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争的破坏,公路总里程不足13万千米,新中建立后,公路建设逐渐现代化。
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到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嘉沪高速全长15.9千米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 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等《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
(1)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
(2)意义: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
3.高速铁路建设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运营速度超过200km/h。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1)世界:
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
(2)中国
①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③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
3.高速铁路建设
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
1)世界——日本最早:
①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3.5万千米。
③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④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2)中国——发展最快: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副总理一行乘坐新干线列车赴文化古城京都访问。他对随行的记者说乘坐新干线列车的感觉: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京津城际铁路——中国第一条高铁线
中国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通车
1.陆上交通的发展
(3)高速铁路的发展
总结:20世纪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2、发展迅速、专业化、高速化、网络化。
3、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4、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二)航运业的发展
泰坦尼克号
时间:20世纪
表现: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1)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陆海交通的发展
壹
2.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航运业的发展
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000人。
2)船舶制造技术发展
航海雷达(Marine radar)是装在船上用于航行避让、船舶定位、狭水道引航的雷达,亦称船用雷达。航海雷达在能见度不良时为航海人员提供了必需的观察手段。它的出现是航海技术发展的重大里程碑。
航海雷达
海事卫星
万吨邮轮
邮轮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邮”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义,而且过去跨洋邮件总是由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此得名。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海洋交响乐号。长361米重近23万吨,可以载客6680名。
(二)航运业的发展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世界
①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的发展。
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③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 000人。
④航运交通的发展: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
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2.中国航运业的变化:
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
1982年,中国首次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
2018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的90%用于出口。
特点: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海底隧道修建教授,教师向学生展示“英吉利海峡隧”和“港珠澳海底隧道道”两张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于中国当代技术进步飞速有所了解。
中国近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
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发展困难。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便于列强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
2.现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独立、国力强盛的前提下迅
速发展。铁路主权等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
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
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
后来进程日益加快。
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
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
航空事业有所进步。
劳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飞行者一号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1.世界航空的发展
(1)飞机的发明
1903年12月
1)时间
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
2)发明者
航空的发展
贰
1903年12月17日,这是个寒冷的冬天,来自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的自行车制造商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试飞成功一架结构单薄、样子奇特的双翼飞机——“飞行者一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能够自由飞行 ,并且完全可以操纵的动力飞机。这一天就成了飞机诞生之日。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1.世界航空的发展
(2)飞机的发展
①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
②1919年,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
③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航空的发展
贰
▲ 1919年德国生产的全金属民用飞机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乌克兰制造的,被称为安-225运输机。最大的载重量可达640吨,机身长约84米,翼展约88米
材料 莱特兄弟于1908年创建了世界第一家飞机制造企业,并获得美国陆军订货,标志着航空工业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航空工业实现第一次大发展,全世界的企业数量达到约200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军事需求刺激世界航空工业的第二次大发展。美国、德国、英国、苏联、日本的飞机工业领先世界,其中美国飞机工业从规模和实力上均达到第一。在民用飞机领域,美国取得喷气干线客机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把苏联远远地甩在后面。从1950年代开始,英、法、德等几个航空大国的航空制造业首先逐步实现了本国航空制造业的整合,并开始进行跨国整合。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
特点: 体现了科技结合;两次世界大战提供了机遇;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实力最强;经历了从军用到民用的转型;曾是美苏冷战竞争的组成部分;资本和生产日益社会化,出现跨国公司。
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发展,美苏冷战时期转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进一步加强竞争与合作。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中国航空的发展
①中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冯如在美国旧金山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②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1950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开通中苏国际航线3条、国内航线2条。
③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国: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5个,飞机3639架,定期航线4945条,其中国际航线849条,定期航班国际通航65个国家165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1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674万吨。
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中国航空的先驱
冯如(1884—1912)
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而后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中国歼20隐形战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魏晋驿使
图
元深青驿站遗址
现代物流业
清大龙票近代邮政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1.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①促进人流与物流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②推动城市化发展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叁
林则徐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从北京出发到广州禁烟,按《清史稿》的记载,广州府距京师7570里路(3785公里)。公历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出发的,于公历3月10日到达广州。林则徐走3785公里用了60天时间,平均一天走126里路(63公里)。
商朝的驿使48天可走600千米,清朝的快马递送公文一昼夜可行400千米, 火车的速度开始只有24千米每小时。如今,高铁、飞机的速度已分别超过350千米每小时和1900千米每小时。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林则徐
城市公共交通始于19世纪,交通工具起初为公共马车,后发展为有轨电车、市内铁路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1.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严格按照时、分、秒进行细分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③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叁
生活变化:对时间的精准度提高
早晚上下班时间交通拥堵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三元里 — 28分15秒 —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秒
亲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怡园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
六渡桥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
宝善街 58分5秒 58分50秒 45秒
居仁门 1时01分20秒 1时01分4秒 25秒
硚口 1时04分30秒 —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普通民众从“旅”到“游”,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领略世界各地的白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④交通的进步推动了旅游事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叁
国庆假期交通拥堵
(1)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2)加快社会生活节奏,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3)加快了社会的信息传递和运转效率
(4)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1)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2)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
(3)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2.消极:
1.积极:
合作探究: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现代交通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1.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2.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市区面积扩大,改变城区分布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①建立现代时间观念;
②加快社会生活节奏,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③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④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
⑤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4.使人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陆
海
空
现代交通运输
的新变化
汽车
公路
铁路
社会生活的变化
海底隧道
造船业
飞机制造
民用航空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