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导学案(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导学案(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5 16:1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 课时:第 1 课时
内 容 语文天地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2、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
情感教育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重难 点 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方法 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课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课件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 四 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 课时:第 2 课时
内 容 语文天地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1、通过阅读理解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知道人物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情感教育 2、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重难 点 知道人物心理先后发生了的变化。
方法 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课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2 说说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什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5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五、齐读。
  六、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写进去。
  七、作业: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第 四 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 课时:第 3 课时
内 容 语文天地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1、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
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情感教育 2、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视。
重难 点 学习农民的勤劳品质。
方法 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一、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农民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农民的诗。
    (板书课题: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
  二、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品位其中的感情,体会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
   1、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优美的词句。
   2、做“小记者”去采访身边的农民,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 四 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 课时:第 4 课时
内 容 语文天地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1、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含义,
分享成功的喜悦。
情感教育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难 点 知道我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方法 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拾穗》、《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的普通、平反,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笔下生花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收获)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有三个,大家从中任选一个。
   2、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4、教师点评。
   5、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6、引导确定习作的主题。
   7、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