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党费
王愿坚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把握“党费”的多重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全文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黄新的形象;学习通过人物对话、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悟作品的形象美、艺术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体会小说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黄新的形象特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党费”的多重含义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情怀。
学习目标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人,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伍,历任宣传员、记者等职。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
1954年,他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广受赞扬。1956年至1966年,他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这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后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他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十篇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等。1974年,他与陆柱国合作改编小说《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后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了解作者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突破了蒋介石反动派向中央根据地瑞金的围攻,开始了艰难而伟大的长征;留下一支部队在闽粤赣边区领导群众坚持敌后斗争,一边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一边通过一条条看不见的“交通线”,与各地地下党组织保持着联系,领导着斗争。当各地组织因敌人“移民并村”被搞乱后,党组织又马上命人下山把“并村”以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沟通各村党支部和中心县委——游击队的联系。《党费》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背 景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文学呈现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和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苦难年代、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做斗争。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来说,其突出点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上。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感兴趣的焦点。
十七年文学
熨(yù)帖 熨(yùn)斗
择(zhái)菜叶 选择(zé)
瞅(chǒu)空 歼(jiān)灭
惬(qiè)意 蘸(zhàn)水
正字音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
祟祟的样子。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
西现在零散了。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赤手空拳: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词 语
梳理本文的脉络
引子:由“我”缴党费引出回忆
开端:交代斗争环境,引出主要人物
发展:“我”与黄新接头,黄新要缴党费
高潮:““我”再见黄新,黄新整理咸菜
“我”遭搜捕,黄新救“我”被捕
结局、尾声:“我”代黄新缴上党费
第一部分(开端):被逼上山,斗争形势严峻。
第二部分(发展):初到八里坳——听红歌;初次接头;初识黄新;想缴党费。
第三部分(再发展):再到八里坳——为红军腌咸菜,阻女儿吃咸菜;敌人得信搜查。(高潮)掩护通知;交待党费;嘱托孩子;被敌人带走。
第四部分(结局):安全回山里:带孩子及党费回到山里;魏政委登记。
理清情节结构
1.本文的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课文探究
小说是这样展示环境的:黑沉沉的,无声无息,“活像个乱葬岗子”,阴森可怖。这时,作者描写“白鬼”在有气没力地喊叫,打破了寂静,反而加重了环境的狰狞和阴沉。这是对一个村庄的环境描写,也是当时腥风血雨的社会现实的写照,用以突出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作者还通过“我”的眼睛,描述了黄新的家:一间泥糊的窝棚,北墙根是个由稻草铺成的地铺,上面一堆烂棉套子,墙角是个黑乎乎的砂罐,阁楼上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甘蔗梢子——简陋、杂乱,根本不像一个家。作者把人物置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反衬出她不顾自己,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斗志和坦荡襟怀,突出她为了“把红旗再打起来”而做出牺牲的崇高品质。
2.本文的动作描写可补充情节,透视人物心理,请举例加以分析。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可以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便于拉近读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但第一人称不能像第三人称那样直接去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小说必须借助人物的动作去侧面烘托或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达到传情之功效。如黄新拿出丈夫留下的两块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对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的银洋的珍爱,而她却要把珍爱的东西交给党,从而揭示了她对党的敬爱之心。在白鬼挨家挨户搜查的紧急时刻,“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表现了她时刻支持党的武装斗争的思想境界。这些动作描写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细致入微,不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而且可以使读者从动作中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本文有多处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
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得极其自然,又节省了笔墨。
①小说开头交代了“我”上山之前是干侦察员的,职业敏感使然,对于人物和环境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魏政委交代黄新的耳朵边上有个黑痣,“我”凭着这一特征很容易地认出了她。
②第一次见面时,黄新拿出党证和银洋要缴党费,而我没有收;敌人搜捕前,黄新又嘱咐了党证和银洋的事;“我”在黄新牺牲后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党证和一块银洋。
③第一次见面时,几个党员分别拿菜回去腌,也为后面咸菜有不同的颜色及敌人凭不同颜色的咸菜而发现了黄新的身份埋下伏笔……
前面有交代,后面有照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小说通过“我”初到黄新家时的观察,交代了黄新的住所是“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这为后面敌人搜捕时,黄新让“我”躲进阁楼做了铺垫。如果没有前面的交代,后面的情节发展就会显得很突兀;在紧张的气氛中补写环境,会冲淡紧张的氛围,减弱艺术效果。而前面有铺垫,后面有照应,会使读者内心的悬念得到解决,小说情节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叙述得非常清晰。
4. 小说如果删去有关黄新孩子的内容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原因:
①内容上,小说写黄新的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②人物上,黄新为了缴党费,不给孩子吃咸菜,通过对比侧面表现了黄新对党的忠诚。
③主旨上,孩子在小说中也有象征意义,“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
5.作者借小说《党费》想要传达怎样的创作目的
在《党费》中,作者把咸菜这一笔特殊的党费,同支持党的武装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从一个普通的革命妇女身上,发掘出她伟大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军民鱼水之情上,而且体现在黄新对党赤诚的奉献情怀上,是一种大义凛然的爱憎、一种庄严豪迈的党性与人性交织的革命情感。作者借小说《党费》发掘革命前辈的精神内涵,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从而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
6.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有何好处
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以倒叙的方式来叙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另一方面,由于“我”的视角受限,隐去了一些枝蔓情节,突出了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了人物形象。如小说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会面,既串起了故事,大大压缩了小说的篇幅,又起到间接烘托人物的作用。在第一次会面时,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对黄新简单描绘了几笔,就使读者对她有了印象。对黄新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既加深了她与“我”的联系,也加深了读者对黄新的认识。此外,作者通过第一人称“我”,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感染、影响着读者,使读者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