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18: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的正确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欣赏准确严谨、通俗易慬的语言,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3.学习运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的论证方法。
4.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其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习目标
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既是当时党的工作开展的具体指导,又是精辟的理论著作。文章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思路周密、逻辑严谨,展现出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力量。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分析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这两篇文章贯彻始终的基本观点。学习这两篇文章,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把握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要联系课文的具体论述,并拓展阅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学习和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
文章高屋建领,论述酣畅淋漓。作者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引入鲜活灵动的口语,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俗语、对联等,使文章说理深透而又通俗明白。阅读时,注意结合一些实例,具体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表达效果。
学习提示
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家、军事家、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的文章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有气势,即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
二是有思想,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从事出,片言成典”;
三是知识渊博,即有学者式的积累---用典丰富,文库史海,随手拈来;
四是个性化的语言,即政治家加文学家的语言---典雅、通俗、幽默。
写作背景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196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四清运动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至1966年5月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四清,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在城市中最初是“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成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时间:1963-1966 性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写作的针对性
关键词:
写作时间:1963年。
文章出处: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写的前言,后来独立成篇。
写作目的:给农村工作干部看,旨在提高认识。
论文性质:哲学论文。
结构的严谨性
引论:提出问题,提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中心论点。
本论:分析问题,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结论: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议论文,试划分结构。
引论: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这是下文两个飞跃的纲。
本论: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又可分为两层: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结论:对上文的总结并深化,阐述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明确论点(开头三句,三问三答)
②存在和思想的关系(紧接二句,对应说明)
③物质到精神,存在到思想(以下五句,第一个飞跃)
④精神到物质,思想到存在(以下六句,第二个飞跃)
⑤正确认识的全过程(以下二句,两个飞跃多次反复)
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最后四句,为文缘由和目的)
1、前后呼应。
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开头是提出问题,结尾是解决问题。
主体部分先后连接呼应:③和④是连接的。③④讲两个飞跃,这两个飞跃物质到精神,存在到思想,精神到物质,思想到存在是对应的。②⑤是相呼应的。②是“物质——精神——物质”的总领。 ⑤是“物质——精神——物质”的归结。
2、准确严密。
文章概念明确,用词准确,判断正确,推理具有逻辑性。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论证的严密性
语言的通俗性
1、从标题上看。文章的标题既反映文章的内容,又受写作对象、时间、目的、要求等因素制约。
这个标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与课文讲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标题正确地反映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这个标题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而提出问题的,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因此语言通俗易懂;用疑问句,有引起读者注意和深思的作用。
2、从开头看。文章开头三问三答:
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3、从行文用语看。文中使用了三组相应的概念: 存在——思想,实践——认识,物质——精神。
这三组概念在表达哲学观点时,有时是相通的,有时在使用范围和特定内涵却又有一定的差别。作者在文中为了通俗地说明问题,用“物质”和“精神”这一组概念贯串全文,能通用的都加以说明;不能通用的就使用特定概念。这样,表达既通俗易懂,又准确清楚。
有一点需特别指出,本文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种通俗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只能认为是特定语言环境的特定概括,在理解和使用时,必须用自己的认识去补充、丰富,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加上引号,不能生硬地不加分析地作简单理解。
启示的深刻性
什么叫感性认识?什么叫理性认识?两者有什么区别?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了许多感觉,在头脑中生起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许多次,经过脑子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
区 别
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直觉、表象)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
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
标题用语通俗易懂,有两层意思: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题目解说
提出问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 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解决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必要性
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总——分——总”式
第一个层次,第一句话讲由社会存在到思想,也就是下文中的由物质到精神,由实践到认识;第二句讲由思想到社会存在,也就是下文中的由精神到物质,由认识到实践。是下文论述两个飞跃的纲
第二个层次,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个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三个层次, 对上文总结并深化,阐述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两次飞跃只是认识过程的一次循环,要取得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分析问题的结构层次的划分
划分结构层次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这三项实践中来”。)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层:(“人们的社会存在”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层:(“现在我们的同志中”到结束)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从论证结构来看,作者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组织文章的,这是议论文基本的三段式。
课文探究
1.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 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作用:
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正误对照,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关系: 第一个问题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题的内容。
①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
②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还要受到已有知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即使对于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人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多次的反复”。
2、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
3、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因为都是唯心主义的。
第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所谓“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即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第二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它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即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4、“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感性认识: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
理性认识: 在实践中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多次,经过大脑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 。
区别: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
5、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者有什么区别
写作特色
1、通俗易懂,准确严谨。
文章开头写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用了两个“只能”,把它放在介宾短语前面,起到了限制作用,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唯一的,回答非常肯定,特别是后一个“只能”,进步具体地说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的道理。
2、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层层深入地论证“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论点。
在内部层次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论证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时,扣住认识怎样从实践开始,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论证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的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力量。
3、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①开头提出两个疑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结尾部分以“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与之呼应。
②前面阐述“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后面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与之呼应。
③而“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紧扣呼应的。
主 题
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科学地论述了人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正确思想对于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