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1分)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1分)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让我们透过小景看到平时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大景的名句是:□□□□□,□□□□□。(2分)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词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2分)
(5)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4分)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朱自清《春》)
(2)济南的冬天是xiǎng qíng( )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刘湛秋《雨的四季》)
(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lín( )人间。(刘湛秋《雨的四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伏尔泰毕生都在嘲讽那些道貌岸然的贵族,他被誉为“欧洲的良心”。
B. 而今,窗往往被可怕的防盗网封死,躲在厚厚的帘布后面,已形同虚设了。
C.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百姓梦寐以求的。但我们在高兴之余,心中仍有
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
每天到人才市场求职的大学生川流不息。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成“勾画”)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请参照画线部分,再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4分)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
, ;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
, 。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 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B.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代词,它,指鸿鹄)
C. 虽与之俱学(一起) D. 非然也 (然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
(2)为是其智弗若与?
.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牖(yǒu):窗户。施(yì):延伸,同"拖"。堂:厅堂。还(xuán)走:(通假字),通"旋"。
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叶公子高好龙( )(2)施尾于堂( )(3)弃而还走( )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叶 公 子 高 好 龙 钩 以 写 龙 凿 以 写 龙 屋 室 雕 文 以 写 龙 。
11. 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3分)
.
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2. “最妙的”是指( )。(3分)
A. 最妙的冬天 B. 最妙的天气 C. 最妙的景色 D.最妙的小山
13.赏析句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3分)
.
14. 济南的冬天“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句中的“整”和“缺”矛盾吗 (4分)
.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最后一把炒豆
①李长江扛着猎枪,累得筋疲力尽,老狼把他引进迷宫一样的荒山已经五天五夜了。打猎几十年,他还从未走过这么远。狡猾的狼似乎在和他比智慧,比耐力。五天前,这头老狼冲进李长江家里,咬死了他的耕牛。就在那一晚,李长江扛着抢进了山。李长江是个血性汉子,他发誓要射杀这条狼。狼在前,他在后,他看得到狼的踪迹,狼似乎也明晰他的位置。现在对他不利的是,早晨他就把身上带的干粮吃完了。他倒下,会成为狼的口粮;而狼倒下,就是他的口粮――谁坚持到最后谁是赢家。
②天快黑了,李长江所有的力气都要耗尽。狼在夜里视力颇好,对猎人未必是好事。李长江爬到一棵树上,四下里观望,他突然发现在一处山坡上有一间窝棚,这不禁让他大喜过望――这是猎人为自己准备的落脚之处,一定会有食物。荒山深处能有这样一个窝棚,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李长江拖着疲惫的身体朝着窝棚走。为了防止野兽袭击窝棚,猎人通常会在窝棚四周挖陷阱,里面插上尖利的树桩。陷阱上面有标志,有经验的猎人都会看得出,绕过去。
③窝棚很小,十分简陋,除了一盏没有油的马灯和一张摇摇欲坠的床之外,什么都没有。饿得两眼发花的李长江点了根火把四下里照,墙是石块垒的,壁顶上吊着一个布包。李长江赶紧拿下布包解开,他的心都要跳出来――居然是一捧炒黄豆!豆子已经不新鲜,但散发着浓烈的香味,足以充饥。李长江用手捧着,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口,然后慢慢坐下来,一点点地嚼。他的牛皮袋子里还有点儿水,喝一口水,嚼两粒黄豆,他觉得这简直是天下最美的食物。豆子吃了一半,李长江就把布包放下了。这是猎人留在这里以防万一的,他也不能独吞,如果再有猎人像他一样,这可是他的救命粮。李长江想着,又捏起一粒黄豆放进嘴巴,把其余的包起来,拴到吊钩上。天亮之后,他也许可以想办法弄点儿吃的,也许会射杀那条狼。李长江的肚子空着大半,但他没再动那黄豆。
④天一亮,李长江就起来了。他掸掸身上的土,又喝了两口水,硬着心不去看那半包黄豆。他扛着抢走出窝棚,再没有回头。
⑤那头老狼的确狡猾无比,它把李长江也看作了自己的猎物,打定主意和他耗下去。李长江在荒山里又兜了一天一夜,见到狼的影子,放过两枪,却没打中。整整一天,李长江只吃了几只山蘑菇。如果再不能射杀狼,他恐怕连命都要丢到这儿。
⑥夜色低沉,李长江几乎虚脱,他似乎听到了狼的喘息。狼在觑视他,在等着他倒下。要是现在能吃一把黄豆,他一定有力气拖死那条狼。但一天一夜,他和狼在兜迷宫,哪里去找那窝棚
⑦李长江点了火把,心存侥幸,强打精神辨别方向,然后顺着一条山路走。走了大半夜,凭着本能,他终于找到了窝棚。黄豆还用布包着,李长江的心都要颤抖。这是他为别人留下的,想不到却救了自己。他一粒一粒地嚼着黄豆,半天才咽下一口。他仍旧只吃掉一半,另一半留了下来,吊到壁顶上。
⑧李长江太累了,躺在吱吱作响的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他忽然听到狼的嗥叫,那声音刺人的耳膜,一声又一声,无比凄厉,似乎就在耳边。他冷不丁坐起来,拿起枪,到外面察看。
⑨窝棚外的陷阱里,老狼被插在三根尖利的木桩上,挣扎了几下,死了。
李长江剥了狼皮,割下狼肉烤成肉干。他把肉干分成若干小块,用干草裹起来,吊到石壁上。风急少雨的荒山,这肉会被风干,存上七八个月都不成问题。
⑩李长江裹着狼皮回到家。从此,他常对人说的一句话是:想着别人,等于救自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请根据表格,概括本小说的行文思路。(4分)
时间地点 情节 主要内容
五天前 开端 狼咬死了耕牛,李长江发誓射杀狼。
荒山窝棚 发展 (1)
荒山窝棚 高潮 (2)
请结合文本,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豆子已经不新鲜,但散发着浓烈的香味,足以充饥。(2分)
.
(2)他掸掸身上的土,又喝了两口水,硬着心不去看那半包黄豆。(2分)
.
17. 请结合文本,概括李长江的形象特点。(4分)
.
18.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处李长江的心理活动。(请用第一人,50字以上)(5分)
黄豆还用布包着,李长江的心都要颤抖。
.
三、作文(50分)
19. 春之时,大地染上点点新绿,杨柳吐翠,山花烂漫。迎着晨风,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之时,天际升起炎炎烈日,热浪滚滚,挥汗如雨。七月盛夏,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之时,农民收获累累果实,秋光绚丽,金风送爽。枫林尽染,林中播撒丝丝惬意;冬之时,万物披上闪闪冰凌,寒风凛冽,掠岸银涛。三九严寒,白雪摇撼朵朵梅花。
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提示:可填“春天、秋天、田野、山林……”)
要求:①以描写、抒情为主,可适当的记叙。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都非常新鲜。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并非讲舆地和钟鼎碑版的。只是画铁轨横断面图却有些麻烦,平行线尤其讨厌。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以上文字选自《 》,记叙的是鲁迅在 (哪里)的情况 。(2分)
鲁迅在这里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影响?(4分)
.
选文中说“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参考答案
一、基础(24分)
(10分,本题共5小题10组空格,每组空格1分,错、漏、多1字,该组空格即不能得分。)
(1)若出其里。(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4分,每空一分。)(1)黄晕 (2)响晴 (3)咄咄逼人 (4)莅临
3.(3分)D【解析】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3分)B. 此句动宾搭配不当,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或将“描绘了一幅”改为“构想了一条”【A.句式糅合。C.成分残缺,缺主语。D.语序不当。】
5.(4分)(4分)示例:它有眼睛,看到痛苦和绝望 它有嘴 说出温暖和疼爱 (不是拟人或脱离主题不得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6.(3分)D. 然:这样。
7.(4分)(1)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2)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8.(3分)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或: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前一个人专心致志,后一个人却心不在焉。(1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9.(3分)(1)好:喜欢。 (2)于:在,到。 (3)走:跑。
10.(3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11.(3分,意近即可得分。) 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他只是表面喜欢龙,而非真正喜欢龙。(1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只唱高调、不务实际、名不副实、口是心非的人。(2分)
[参考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12.(3分)C.
13.(3分)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照射下雪景的娇美,蕴含着景中情和内在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4分)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5.(4分)(1)李长江留下一些豆子给有需要的人。(2分)(2)李长江吃了自己留下的豆子自救成功。(2分)
16.(4分)(1)“浓烈的”意思是指味道非常浓郁,写出了不新鲜的豆子李长江还能感受到浓郁的香味,突出了李长江的饥肠辘辘,表达了李长江发现豆子的惊喜之情。(2分) (2)“硬着心”的意思是狠下心,形象写出了李长江虽然饥饿,但仍然留下一些豆子给后来人的情形,突出了李长江的善良、为别人着想。(2分)
17. (4分)①血气方刚、勇敢。从“李长江是个血性汉子,他发誓要射杀这条狼” 这句话可以看出。②善良、为别人着想。从饥肠辘辘时,李长江也没有独自吃完所有的豆子,而是留给别人可以看出。③耐心坚韧。从李长江与狼周旋多天可以看出。④懂得自省,懂得感恩。从李长江常对人说的一句话是:想着别人,等于救自己可以看出。(4分,写到两点就可得满分)
18. (5分)示例:李长江想:“真是天助我也,又回到了窝棚。好在当时没有全部吃完豆子,要不然,今天就会丧身老狼之口。原来,好人真有好报,想着别人,最终会救了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一点豆子,养精蓄锐,与老狼再拼一场。”(所写心理符合文章中的情形即可。)
三、作文(50分)
19. 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作文等级 立意选材 结构条理 语言文字
一类卷 (45-5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4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0-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1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l-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1.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有错字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附加题(10分)
20. (2分)朝花夕拾(1分),矿路学堂(1分)
21. (4分)在这里,鲁迅感受到了全新的氛围,不论是教学、考试内容,还是阅读的新书报,都深深地吸引了鲁迅。(2分)影响:鲁迅迷上了新学,这也是后来吸引他出国的契机。(2分)
22. (4分)这表现了作者当时接触到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一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急迫心情,表现了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