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4单元单元同步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4单元单元同步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0: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检测试卷B卷
积累与运用(20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
, 。
(5)《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2020年2月17日,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对人民军队履 ①(A.lǚ B.nǚ)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疫情暴发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shǔ② (A.暑 B.署),军队迅速 甲 (A. 起用 B.启动 )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乙 (A.全力以赴 B.殚精竭虑 )、义无反顾,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
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战场上扬我军威,汇聚成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而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B. 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C. 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而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D. 既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也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阅读(7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翾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5.“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非学无以广才 广( )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 )
(3)悉仰于官 悉( ) (4)及卒,如其所言 卒( )
7.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B.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C.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D.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分)
(2)子弟衣食,自有余饶。(3分)
9.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生如水稻
陈甲元
和一季水稻的收割一样,父亲走了再不回来。父亲躺在他亲手打造的木门上,木门上垫着稻草,柔软、温暖。这是老家的习俗,像喜欢睡暖和芳香的稻草床一样。这令我慰藉,也令我不止一次开始审视水稻,这样一种伴随我们终生的植物,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农村的伢子,有几个没亲手侍弄过水稻呢?懵懵懂懂,清明下种,三起三落,浸种催芽。本县种子公司制种的威优46是父亲最信任的品种。用父亲的话说,稳产,饭好吃;老朋友稳当,靠得住。春夜魅人,经常要更换的25瓦的葫芦形白炽灯泡被一根花线连着,吊在青黑瓦屋厨房的横梁上,灯泡泛着黄光,照亮厨房门前泥浆色的大木桶。父亲晾晒两天的稻种拆了包,用强氯精消了毒,加温水泡着,长着厚茧的老手不时捞起轻浮的秕谷,手掌摊开着对看热闹的我们说,看,这就是秕谷,没用的家伙!
我一直怀疑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每年的稼穑,春种秋收,晴耕雨读,他都安排得像稻粒一样饱满;穗期,他扛一把锄头,为稻子的抽穗扬花保驾护航,我远望着墨绿的稻浪托举着他头顶的草帽,能想起课堂上老师吹来的唐宋的微风;冬天,天气寒冷,间或会有小雪,打湿院落的矮墙和柴火,通红的炭火旁,父亲使劲搓着稻草绳,身后的墙壁挂着他前些年亲手搓成的草鞋、草绳、草帽。只是稻草的手工成品经过岁月的淘洗,已有了沉郁欲言的褐色……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
于是,我习惯了回去。想父亲,想从前的时候,我就一次次往回走。回老家看山岭,看老屋,看稻田,看稻子。
老家本身是稻区。不是山岭房屋环绕着青黄相间的稻田,就是或青绿或金黄的稻田环抱着山岭房屋。很多时候,田畴无言,却又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一种亘古千年、内蕴深沉的姿态,是天底下最朴实和最厚重的无华。站在旷野的田畴深处,我总能感觉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那么多的农人,祖先的祖先赤脚走在田埂上的远远近近的身影,没有隔膜般素朴和亲切。
而躬耕田垄一辈子的父亲,对稻田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不但靠着田垄四季常新的稻子,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仙风道骨的祖母说过,我家六姊妹,有两个的出生就和田垄、水稻紧密相连。
一个是二哥。正是苍翠欲滴的插秧季节,正是插秧竣工那天的黄昏时刻,家门口的田垄里刚刚插下青绿秧苗,母亲兴致勃勃挺着大肚子在青黑瓦屋的灶房间忙碌,突然间下身一热,连忙呼唤炉膛前烧火的小脚祖母。添丁之喜,大好兆头。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
还有小妹。小妹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中午时分,稻子收割的季节,田野到处金灿灿。人力打谷机在父亲脚下嗡嗡地响,也没请其他劳力,父亲和大哥两人轮流给稻谷脱粒。二姐一路小跑来到田埂对父亲说:“妈妈让我告诉你,她生了。”父亲手里捂着要脱粒的稻穗,大声说:“知道了,告诉你妈妈,我们打满这一担谷就回家吃中饭……”前面有了五个崽女,父亲对又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已然淡定,四十不惑,小妹来临的时候,父亲的思想是不是已渐趋成熟?他看生命是不是也像看他手中的稻子一样,一茬一茬,心里有了新的内容?
应该是有了一茬一茬新内容的。父亲耕作了一辈子水稻,睡了一辈子稻草床。父亲在稻草的拥绕下离去以后,我也开始从事一项和水稻相关的职业,更近距离地走近和了解水稻,也更深刻地了解父亲。天生万物,相辅相成,水稻和人类,从一万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湖南道县的玉蟾岩发现和种植后,人类的文明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观察、改良、提炼,期望这喂养我们躯体和灵魂的作物在灌满海水的盐碱地也能赐予我们食粮。
催芽,播种,育秧,除草,施肥,收割;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结实。一次生育,一段旅程。临了,稻桩化成基肥,哺育又一季新的生命。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选择?
又一年冬天,又一年稻子收割后的空旷来临。记得当年稻草垛,转眼又是白头翁。我身在城市的高楼以当年在田野依偎草垛的姿势躺倒,想:原来和父亲一样,像水稻一样活着,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和水稻联系紧密:父亲以稻养家,传承生命,他秉承稻粒身上的精神,活成了大地的精魂。
B.文章第二段中环境描写体现出农村家庭的简陋素朴,其中“黄色的灯光”则昭示着未来的希望。
C.第五段画线句子体现了作者面对田畴,不由得感慨生命卑微与轻小,伤感抑郁之情油然而生。
D.最后一段卒章显志,照应标题,增加了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之妙。
11.请简要概述文中描写二哥和小妹出生时不同的情景。(3分)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
(1)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人物描写的方法)(2分)
(2)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3分)
13.作者为什么用“生如水稻”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的理解。(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做个自信的谦者
犹太人有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诚然,心怀谦卑,又坚信自己的价值,往往能成就庸士中的不凡之人。
杨绛先生有言:“要么你的生命驾驭你,要么是你驾驭你的生命,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骑士,谁是坐骑。”正如潜心于学术研究的钱钟书先生,少年时不经事,他也曾多次被人否定,文革时被人贴上诸多骂名,但即使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他也毫不动摇,用一笔一画的努力来书写自我的价值,他觉得那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觉。至于褒扬赞美,对他并无太大魔力。所以,中央台的《大家》栏目曾力邀钱钟书接受采访,但钱老一口回绝。我觉得不是他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他懂得谦卑。不为口舌争名求利,不为交游虚掷光阴,揽古迹,做学问,写专著,一生都致力于学与问的苛求付诸,成就了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钱老以行动示意我们,相信自我的价值才能成就价值,而在功成名就时又要学会放下。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
鬼才魏明伦,采巴山楚水入文,撷蜀风川物入戏,获誉无数之时,却被《中国公主杜兰朵》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他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依旧选择相信自我的价值。他巡山转水,山城的“棒棒军”不经意间闯入了他的视线。一条条“棒棒”承载着生活的苦难,一张张皱纹堆满的脸上,写满灿烂的笑容——在最平凡的生活里也依然毫不妥协。于是他以这样谦卑的态度,重新开始思考人的价值、民的忧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慨:“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自己斐然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的注解。她是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之一,却坚持保有女子的“弱德之美”,在苦难之中,坚信自己的价值,有所持守,完成自己。她说,她的一生没主动追求过什么,面对不公和苦难,只有坚韧地承担。正是这样才得以写出“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面对当今世人的推崇,她却不为所动, 执着于三尺讲台,执着于写文作诗。一个人站在高处时仍能葆有谦卑之态,实为难能可贵。
生命,总是于内里的丰盈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生命,通过不断地为自己施肥,修枝,打杈,相信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但长成参天大树仍要俯瞰大地。做个自信的谦者,方能在步步前行中收获精彩。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做个自信的谦者,方能在步步前行中收获精彩”中心论点。
B.开头引用犹太人的谚语既充当论据,又引出论题,强调心怀谦卑和坚信自己的价值两者统一起来的重要性。
C.第三段可以充当事实论据,总结了上文所举钱钟书先生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心怀谦卑,又坚信自己的价值,往往能成就庸士中的不凡之人”。
D.第六段中“方能”是“就能,就可以”的意思,指“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体现了议论文在语言使用上的严密性。
16.请简要分析第五段的论证思路。(3分)
17请简要分析以第六段作为结尾段的好处。(6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本次抗疫过程中亮眼的存在。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作为新兴装备,具有快速机动、远程遥控的优势,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工具。
【材料二】无人机在抗击疫情的表现可谓高端又亲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流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二次传播,无人机穿梭在各大城市的医疗单位之间,运送重要的样本信息以及急需的医疗药品。一些起飞重量更大的无人机还能完成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运送任务,将人们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运送到位。无人机搭载红外相机和语音设施后,就可以活跃在全国各大关键路段上,进行群体测温,有效引导人群疏散,同时向过往车辆宣传本次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提醒大家做好必要防护。疫情发生后,消毒任务迫在眉睫,人工消毒速度慢、效率低,利用无人机空中喷洒,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人烟稀少的乡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消毒任务。
【材料三】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由于运行成本低和使用方便,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黑飞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无人机使用培训及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
图表:2016—2018年中国无人机培训机构及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新增数量情况
(单位:家,个)
)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
B.无人机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领域应用,已成为普遍的劳动工具。
C.无人机的使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发生“黑飞事件”说明要加强对无人机的使用培训和监管。
19.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无人机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3分)
20.阅读材料三,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图表所表达的信息。(4分)
(六)名著阅读,完成21~22题。(6分)
21.根据表格相关提示,按要求完成填空。(3分)
名著书目 任务目标 句子摘抄 任务验收
《朝花夕拾》 识记人物 A.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B.“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此人是 ① (人名)。
《西游记》 熟悉地点 “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锻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此山。” “此山”是 ② 。
《西游记》 了解情节 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此情节是 ③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
请简要说说看作者仇猫的原因。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学校广播站有一个“心灵驿站”栏目,经常收到同学们诉说内心困惑的来信,例如:
“我和父母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办?”
“学习这么紧张,我该怎么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老师要我们制定好生涯规划,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将来适合做什么。”
……
栏目组觉得应该倡导大家都来思考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体会,所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以“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请你写一篇文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注意在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征文要求:
①写出自己的困惑,同时也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力争给人以启迪;
②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③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1)崔九堂前几度闻,落花时节又逢君;(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3 分)B
3.(7 分)(1)(2分)①A ②B (2)(2分)甲B 乙A (3)(3分)B
阅读(70分)
(6分)
4.(3分)C
5.(3分)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二)(16分)
6.(4分)(1)扩充、增长 (2)达到,实现 (3)全,都 (4)死
7.(3分)D
8.(5分)(1)贪图享乐、怠惰散慢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2分)
(2) 这些子孙们的衣食,自给是有富裕的。(3分)
9.(4分)①有清廉的智慧:高风亮节,不谋私利。从《言家事》中看出,身为蜀国丞相,他却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②有教育的智慧:“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可见诸葛亮不为下一代积累物质财富,却对下一代谆谆教诲,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导子女要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③有学习的智慧:“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深谋远虑,也是日积月累的学习而达到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只有带着心志才能获得学习的果效。(至少回答两点,每点2分)
(三)(20分)
(3分)C(表述不当,朴实无华的稻区孕育着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作者虽然觉得生命卑微轻但想到祖辈生活在这里,又觉得素朴和亲切,农人们都很真实鲜活。)
11.(3分)二哥出生在苍翠欲滴的插秧时节,父亲脚上沾着新泥,紧张局促,对着亲友傻笑;小妹出生在金碧辉煌的收获时节,父亲淡定地继续给稻穗脱粒。
12.(5分)(1)“难以名状”说明了心情的复杂,饱含着对父亲的怀念和水稻的感激之情。(2分)
(2)运用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到来的激动与喜悦的心理活动。(3分)
13.(3分)作者把父亲的一生比作水稻的一季,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表达了对父亲辛勤一生的理解与怀念。
14. (6分)示例:水稻的生命轮回,与父亲这样的农人的生命旅程是非常相似的。水稻的一季,留下了种子,并养育了人们。父亲这样的农人,辛苦一生,养活一家人,为后代奉献出所有的一切。(意思对即可)
(四)(12分)
15.(3分)C(第三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既总结了上文所举钱钟书先生事例论述的道理, 又进一步引出了下文鬼才魏明伦“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的事例,将前后两个事例衔接起来,过渡自然。)
16.(3分)先用王国维的感慨引出对叶嘉莹一生的评价;再列举她饱经忧患仍执着坚守自己价值的具体事例;最后强调做个自信的谦者的难能可贵。
17.(6分)①用比喻形容生命成长历程,形象生动;②富含哲理(或“思辩”),“长成参天大树仍要俯瞰大地”,说明成长与谦逊要同步并进;③呼应标题,再次强调只有做个自信谦者才能收获精彩。
(五)(10分)
18.(3分)B(无人机目前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工具。)
19.(3分)(1)运输样本信息、医疗药品和生活必需品(或:运输)。(2)进行群体测
温和防疫宣传(或:监控巡逻)(3)完成消毒任务(或:喷洒消毒剂或:消毒)(一点1分,意对即可)
20.(4分)(1)2016年到2018年,中国无人机培训机构数量逐年递增,其中2018年增加最多。(2分)
(2)2016年到2018年,中国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数量迅猛增加,其中2018年新增数量最多。(2分)(或:2016到2018年中国无人机培训机构和中国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数量迅速增加,中国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新增数量比培训机构更多,增速更快。)(4分)
(六)(6分)
21.(3分)①衍太太;②火焰山;③小圣施威降大圣(与二郎神变化斗法)
22.(3分)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是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他们配合时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确实吃了小兔子。
作文
23.(60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