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小毛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21: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毛虫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一篇集科学知识和人文内涵于一体的童话。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达·芬奇。
文章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缓缓讲述。首先描绘了小毛虫还是小毛虫时候的场景。通过它和其他昆虫之间的对比,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与众不同却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的小毛虫。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于是,尽心竭力编织成茧。它在茧中静静等待,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最终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有很多像“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这样的词语,也有很多小毛虫自身的内心独白。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应注重在情境和朗读中体会词句的含义,引发学生的思考,走进小毛虫的内心,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出文中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在朗读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指导学生借助圈出的词句提示和课文的插图,讲好故事。可以采用同桌合作、相互推荐、互相评价的形式来讲故事,也可以师生合作配上音乐来讲故事。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课前预习单学习、课堂反馈指导,认识“昆、怜、挪、纺、仿佛、任何”等生字;通过微课、归类识别等方式,会写“整、编、纺、织”三个字,通过角色体验、朗读感悟、图片欣赏等方式,积累“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抽丝纺织”等词语。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比、找关键词,感受小毛虫的与众不同;通过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体会小毛虫的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
(三)通过圈画关键词语、联系图画等方式,学习借助提示讲述1-3自然段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课件、板贴画、课堂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绘本欣赏,情境导入
1.欣赏无字绘本,谈感受
这个绘本故事的文字,都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小毛虫的故事,讲一讲小毛虫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明确要求,准备讲故事
怎么才能把小毛虫的故事讲好呢?(第一步:认识生字词;第二步:把课文读好,第三步:讲故事)
(二)预习单反馈,整体感知
1.反馈预习单第一题,读准词语
【课件出示:昆虫 可怜 挪动 笨拙 羡慕 规律 等待 挣脱 愉快 绒毛 仿佛 任何 纺织 编织 尽管如此 尽心竭力】
(1)呈现课前检测结果,重点指导读准“挪动、笨拙、挣脱、尽管如此、尽心竭力”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反馈预习单第二题,读好长句子
【课件出示:(1)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2)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1)读好这些长句子,你有什么好方法?(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2)交流反馈说变化,教师板贴【小毛虫——茧——蝴蝶】
(3)看板贴说故事
(三)聚焦1、2、3自然段,读好小毛虫的故事
过渡:真能干!看着思维导图就能简单讲出故事的内容。要是能细细地来读一读故事,你能把故事讲得更完整更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毛虫,读好它的故事!
1.演中感悟,读好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师做仔细观察的动作和神情,引导学生理解“打量”
(3)角色扮演,理解“生机勃勃”
教室就是一个昆虫乐园。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种昆虫,谁想做小毛虫?(挑选一名学生带上头饰,做小毛虫)哪些小朋友想做会飞的昆虫?哪些想做会跑的?会跳的?会唱的?老师帮大家配配音,一起来演一演。(教师读文,学生演)
师采访小毛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指名说)这样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情景,就是生机勃勃!(出示词卡,齐读生机勃勃)
(4)指名读第一、二句,读出生机勃勃的跳跃感
(5)读好第三句,感受小毛虫的与众不同
可是小毛虫却不一样(指名读)当一些小昆虫在唱时,小毛虫(不会唱);当一些小昆虫在跑时,小毛虫(不会跑);当一些小昆虫在飞时,小毛虫(不会飞)。它真是与众不同,一起再读——
(6)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
2.朗读体会,读好第2自然段
过渡:演一演,读一读,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读活啦!第二自然段,你也能读好吗?
(1)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从课文中圈出关键词。
(2)交流反馈关键词“笨拙”,并出示字典中笨拙的含义,让学生选一选,课文中的意思是——(不灵活)。
(3)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理解“九牛二虎之力”和“挪动”的含义,感受小毛虫的不灵活。
(4)齐读第二自然段
(5)角色置换:如果你是小毛虫,你有什么感受?
3.学习第3自然段
(1)但是课文中的小毛虫却不一样。(引导学生读好第一句)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的原因,用横线画一画。
(3)交流反馈,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指名说)作为学生你该做的是什么事?(好好学习)医生该做的事情是?(救死扶伤)老师该做的事情是?(教书育人)司机该做的事情是?(好好开车)
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这就是——
齐读“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板贴】
再读第三自然段,圈出小毛虫应该做的事情,并通过图画解说理解“抽丝纺织”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同桌合作,讲好小毛虫的故事
导语:这就是小毛虫的世界,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做自己该做的事。故事的第一部分读好了,现在你能来讲一讲吗?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同桌合作,借助黑板上的这些提示来讲,要是能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更好啦!听一听故事小精灵的意见吧!
1.播放微课,了解讲故事要求
2.出示评价标准,同桌之间讲故事
要 求 评分
1.我能借助提示讲故事。 ☆☆
2*.我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讲故事。 ☆☆☆
3.同桌推荐一人来讲,说说自己的推荐理由。
4.指名讲故事(引导学生借助提示把故事讲清楚,表扬有自己想象的故事。)
5.师生合作,结合绘本配音讲故事
(五)抓住难点,写好生字
1.承接故事,创设情境
于是,小毛虫开始做它该做的事情。
【出示:小毛虫天抽丝,给自己了一个牢固的茧屋。】
里面还藏着我们要写的生字宝宝呢?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出示:整、纺织、编织】
2.侧重难点,指导书写
(1)微课播放,指导书写“整”(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汉字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写一写“整”。一起叫叫它!仔细观察这个“整”字。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束字和一个反文旁,组成一个整体,下面是一个正字。意思是用手把物件捆成“束”,使它“正”。可以组词:整理、整齐。写的时候要注意,上宽下窄,上面的束和反文旁分别在竖中线的两侧,“束”的第五笔竖、第六笔撇、第七笔点相交于横中线,“反文旁”的撇和捺相较于横中线,“正”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2)观察“纺、织、编”,注意绞丝旁的写法和穿插的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反馈(重点反馈“整”是否摆正位子,“纺、织、编”的穿插是否写到位。)
今天我们一起讲了小毛虫的故事,它是怎么变成茧,又变成蝴蝶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希望小朋友能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