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和习作例文《小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和习作例文《小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18:2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天里的成长+习作例文(小站)
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和例文《小站》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事物的文章。作者都是围绕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来选材将文章写具体的。《夏天里的成长》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和孩子的“长”来进行具体描写的。《小站》是围绕小站的“小而精”从小站的简单样子、简单的布置,简单的设施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这两篇课文在题材上都是写事物的,结构上都是从几个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的,从这点上来时这两篇文章适合整合上。鉴于《夏天里的成长》为精读课文,《小站》为习作例文,所以在整合过程中更适合精读和拓展自主阅读相结合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4.迁移自主学习《小站》,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写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难点: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第二自然段是如何从不同方面表达“飞快的长”这个中心意思的,并尝试选择几种生物写一写。
学习过程:
任务一:聊生活真意 揭夏天之题
活动一:一字一词聊真意
夏天,在悄然之间已离开了我们,回味刚过去的夏,在你的心中留下了
怎样的味道?能用一字或一词来表达吗?
活动二:揭开夏天之题
1.课件出示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在作者梁容若眼中,夏留给他的味道
又是怎样的呢?此课,让我们走进夏天,走进—《夏天里的成长》
任务二:找夏天之味 理文章结构
活动一:找准中心句 寻到夏之味
1.课件出示: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立意”就是文中的中心,文中的主要意思。那夏天里的成长给作者留下的是怎样的感觉呢?默读课文,请你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反馈,完成导图一。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活动二:围绕中心意思 逐步完成导图
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2、3、4三个自然段来写,每个自然段又各有一个中心句,分别是哪一句呢?请三位学生回答,在回答中完善导图二。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 随着太阳的威力增加,温度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长。
围绕这三句中心句,作者又选了哪些事物来写的呢?默读2、3、4自然段,找,圈一圈,独立完成导图三。
3.交流完善导图三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 随着太阳的威力增加,温度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长
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活动三:根据思维导图 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探究发现。根据思维导图,你发现整篇文章的结构了吗?
教师总结归纳。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夏天里的成长》就是围绕“夏天时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从生物、山河大地和人这三方面来写的。(板贴:中心意思 几个方面)
任务三:悟写法秘密 仿写生物生长
活动一:走进生物生长,探寻写法秘密
(课件出示导图中的生物生长板块)走进作者描写的第二自然段的生物生长,围绕中心句,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的动植物的生长来写(板书写法一:典型的事物选择),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找到了这些生物在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长呢?并请独立以下完成作业本中思维导图。
动植物 怎么长
瓜藤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选取优秀导图展示,汇报交流得出写法。
动植物 怎么长
瓜藤/竹子、高粱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花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苔藓/草坪菜畦 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个把月不过来,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交流写法:各种变化状态
在这么多的动植物选取中,为什么分成这样四类,而且还把瓜藤/竹子、高粱,苔藓/草坪菜畦归并在一起呢?
倾听学生回答
出示词语“几寸、半截”,“苞蕾、鲜花和小果实”,“长满了苔藓,变成了草坪菜畦”,“已经有妈妈一半大了”,通过这些词语短句,你发现了这四类在变化上的特点了吗?
小结写法二并引导朗读中心句。看,夏天里动植物,每个都有每个的变化,每种都有每种的变化,所以作者会说—中心句。(板书写法二:各式的变化状态)
交流写法:丰富的时间词
在你们所填的导图中,老师看到了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课件出示时间词),你们为什么要圈出这些时间词呢?
倾听学生交流
小结并引导朗读中心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却显而易见,这就是快速的,跳跃的,活生生的长,引导朗读——中心句。
这么多的时间词,谁愿意来读读。
小结板书写法三:丰富的时间词
交流写法:有次序的表达
如果此刻,老师将写这些动植物生长的时间和生长变化的状态的句子交换一下,你们觉得怎样?
倾听学生交流
小结得出写法。时间从短到长,变化状态越来越明显,这样的表达更让我们看见了那是种活生生的长,引读——中心句。这也是一种有序的表达,有逻辑的表达。(板书写法四:有次序的表达)
活动二:悟生长写法 仿写迅速生长
通过典型事例的选择,运动丰富的时间词,加上各式的变化状态进行有序的表达,作者将夏天里动植物的生长写得那样的活生生,有动画感。夏日里,我们也一定能发现那些长得快的动植物,现在我们也尝试着运用以上的方法写一写。出示小练笔:请你仿照第二段对生物飞快生长状态的描写,选择几种生物写一写。
先回忆一下你身边有哪些长的快的生物。(指名2-3个同学回答)。可以相机提示:春天里?植物呢?来,我们看看这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出示图片:荷花、西瓜、蝴蝶的生长过程图片)。你们看,我们身边长得快的生物还有很多。(出示动植物组合图)
请同学们完成作业本第四4题第(3)小题。
分别请2名左右的学生上台投影展示,对照黑板上的写法评价标准进行点评。预设:对照一下黑板上的评价标准,一共五颗☆,大家觉得他可以得几颗?(学生举手指示意)请一生说说得☆理由,在作业本该题旁打☆。
同桌交换互评,在他的作业本该题旁打上应得的☆,并提出意见,根据同桌提出的意见,同学们课后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中心意思: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板贴) 典型事物选择(板贴)
丰富的时间词(板贴)
几个方面: 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各式的变化状态(板贴)
有次序地表达(板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夏天里的成长》第三、四段的写法,体会语言特色。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3.迁移自主学习《小站》,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写的。
学习过程:
任务一:勾联生物生长 复习导入
活动一:聊故知,导新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还重点学习了动植物的生长,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任务二:合作学习 体会无生命的事物的生长
活动一:合作学习 梳理选材
动植物在夏天迅速地生长,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呢?它们到底是怎么抓住时机生长的?
(1)出示导图中无生命事物生长的板块,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个中心句,写了哪些无生命的事物?圈画下来。它们是怎么长的?用( )括出来。
②小组合作,讨论并填写表格,准备投影展示。
无生命的事物 怎么长
山 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2)学生填写表格。
(3)交流反馈。指名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①表格填写:
无生命的事物 怎么长
山 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地 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河 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铁轨 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
柏油路 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活动二:交流引导,体会写法特色
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的成长,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预设:铁轨和柏油马路在夏天的生长:热胀冷缩的知识。视频播放铁轨和柏油马路的生长。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长,这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让铁轨,让柏油马路“热胀”起来了,这是在用一种拟人的手法写“生长”啊,这样的构思太巧妙了,太有新鲜感了。(板书写法:运用拟人的手法)
3、夏天,连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在迅速生长,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自由读第三段。圈画批注:这部分的语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4、指名交流。
预设:①引用了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②有结构相同的句子,如: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③中心句的位置不仅可以在开头,还可以在中间。④运用拟人的写法,把铁轨、柏油马路当成人来写。⑤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画面感。
5.夏天,没有生命的事物的生长真的是太奇妙、太有画面感了!老师把它改成了一首短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
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
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最热的时候,
连铁路的铁轨也长,
柏油马路也像是高起来了。
夏天——
就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4.体会选材的精妙。
如果让你写《夏天里的成长》,你会写“山、地、河、铁轨、柏油马路”这些无生命的事物吗?你觉得选择这些事物好在哪里?
5、指名回答并小结。这些事物扣住了中心意思,是我们一般人所想不到的,体现了作者选材的精妙。我们在写作时,选材要精妙,可以引用一些俗语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用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画面感,巧妙安排中心句的位置会使文章结构看起来更独特!
任务三 交流学习 感悟人的成长
活动一:悟写作特色 感成长道理
出示导图中人生长的板块。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作者是这样来写夏天的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事物的生长的,那么作者抓住“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的长”这句中心意思,写得最有特色的句子是哪里?请用横线画下来。
全班交流
预设:①六月六,看谷秀。
②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引导理解第一句谚语:课件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六月六的图片,你看到谷子是怎样的?是啊,农历六月初六正是到处可见庄稼抽穗开花的时节,是稻谷生长正旺的时节。
引导理解第二句谚语: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一年中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看,植物要赶时候、抓住时机,努力地生长,我们作为学生也要赶时候、赶热天,用力地长,“赶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呢?是夏天吗?(不是。指的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
4.小结:作者就是运用谚语在告诉我们,不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无生命的事物还是人,都在他们的黄金时期迅速地长、用力地长。(板书写法:运用谚语)
任务四:迁移学习《小站》 感受小站的温暖
活动一:初读例文,感受初印象
《夏天里的成长》围绕中心意思“成长”,选择从动植物,山河大地和人这几个方面来写具体的。文中用一句中心句确定了中心意思,同样写事物的例文《小站》没有却中心句,默读课文,用一个词语读出你对小站的初印象吗
交流并小结。(预设学生回答:小 精心 整洁 简单...)可见,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小站是精小而温暖的。(板书:小 精心 )
活动二 :围绕“小”和精心,理清作者的选材
围绕小站的“小”“精心”,作者分别是从哪些不同的方面来写的。完成
以下思维导图。
学习提示:在文章分别找出描写小站“小”和“精致”的句子。
根据句子句子分析整合归纳几个每一方面的内容,填在导图中。
小组交流讨论,整理完善导图。
小 精心
2、小组交流反馈讨论成果。
围绕小站的“小”,作者从外部简单的样子,小站简单的布置和小站简单的设施这三方面来写的。围绕小站的“精心”又是从温馨的提示,喷水池和几株杏树来写的。
活动三:勾联“小而精”,体会“温暖”之意
1.例文前面部分写了小站的“小而精”,最后两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而是写了(周围的景物),用了(对比)的手法,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预设:小小的喷泉,灿烂的杏花,嗡嗡起舞的蜜蜂使宁静的小站,充满了生机,这些和周围光秃秃的石头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旅客感觉到很温暖、很温馨,结尾点明了中心,升华主题。(板书:温暖)
任务四:勾联总结 梳理写法
活动一:对接导图,总结提炼
课件出示《夏天里的成长》和《小站》的思维导图,想一想你这两文的
学习中学到了什么写法?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 随着太阳的威力增加,温度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长
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温暖
小 精心
外部简单的样子 小站简单的布置 小站简单的设施 各种温馨提示 喷水池 几株杏树
总结学习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事物的文章,当中心意思确立后,怎样才能把这个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呢?可以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板书设计:
15.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板贴) 典型事物选择(板贴)
丰富的时间词(板贴)
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各式的变化状态(板贴)
有次序地表达(板贴)
运用拟人
多样的修辞手法
运用农谚
《夏天里的成长》学习单
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个中心句,写了哪些无生命的事物?圈画下来。它们是怎么长的?用( )括出来。
②小组合作,讨论并填写表格,准备投影展示。
无生命的事物 怎么长
山 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学习提示:在文章分别找出描写小站“小”和“精致”的句子。
根据句子句子分析整合归纳几个每一方面的内容,填在导图中。
小组交流讨论,整理完善导图。
小 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