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20: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个粗瓷大碗(略读课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陈 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理解词意 。
2. 学会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3. 通过圈画句子,感受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4.学习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物事迹,体会人物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了解背景
1.同学们好,很荣幸今天方老师来给同学们上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一个粗瓷大碗》板书。出示课件,说说哪个碗是粗瓷大碗?认识“搪瓷缸子”。
2.这么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却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看图片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说说军事博物馆里还会陈列什么?,理解“陈列”的意思就是像这样把物品有规律地摆放出来让人看,为什么会陈列一只碗呢?
3.了解赵一曼。板书“赵一曼”,你对她有哪些了解?
出示赵一曼资料。
读好:东北抗日联军 团政治委员
资料补充: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联军又简称抗联。
出示第一句话:读通顺。
4. 是啊,要知道这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碗走进这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出示了第一小节,同学们齐读。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出示初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学习多音字“还”
3.出示词语:
高粱米饭 吃顿饱饭
侦察
4.完成课作本第1题。
5.说说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哪些事?
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让通讯员送给他的( )还回去;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 )倒回( )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 );据后来( ),赵一曼又把粗瓷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 感受人物品质
1.原来一只小小的碗承载了这么多的故事。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请你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第一处:“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个碗是怎么来的?出示句子:通讯员一直想……板书“送碗”
是的,毛主席曾说过,红军战士“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我出示当时的大字报,赵一曼就是把这条纪律记在了心中。面对艰苦的生活,艰苦到没有碗吃饭的生活,赵一曼心中牢记这条原则,因此她说——(此处我以引读为主)“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板书:还碗) 可是战斗都已经结束了,往哪里还呢?——于是,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
小结:从送碗还碗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发现赵一曼是一个遵守纪律、纪律严明的人。(板书:纪律严明)
学法小结: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读一个故事,抓几处关键句,说一个感受,从而感悟到人物品质的方法。
第二处: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因此,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我顺势板书:盛。瞧,这就是高粱米饭。
此时,通讯员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让学生自由回答——
“政委好久没吃米饭,再这样下去怎么受得了。”
“政委事事抢做在前,我们怎么能不照顾好他。”
可是,当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她又会想些什么呢?我还是让学生自由回答。
“这肯定是病号灶盛来的饭,我要是把这饭吃了,受伤的战士可怎么受得了啊。”
“战士们都好久不吃饭了,好不容易有这些饭,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吃了?”
“这些战士每天都这么辛苦,应该把饭给他们吃呀。”
师:赵一曼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心里装的是身边的战友。于是她——引读: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我顺势板书:倒。
这一切都被炊事员老李看在眼里,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炊事员老李之为什么含着泪花?请学生说一说。
“他被赵一曼那种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品质感动了。”
第三处:据后来侦察……
这里的侦察加了引号是什么意思?就是到处打听。原来,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还有一个字也加了“”,这里的“丢”是真的把碗丢了吗?我顺势板书:“丢”。
“没有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战士们去“侦察”的,发现碗做了七班的菜盆。”
为什么通讯员要说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因为他心里装着战士,有好的东西肯定想着战士,之前还把搪瓷缸子给过新战士。”
是啊,通讯员忙着给她找,顺势板书:找,她在忙着“丢”。赵一曼心里装着战士、关心战士、爱护战士,愿意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四、升华情感 尝试整理档案
1.扣课开始的问题,追问:读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这个粗瓷大碗要放在军事博物馆了吗?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只碗,还代表着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爱护、代表着她舍己为人,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2.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为粗瓷大碗整理一份文物档案。
文物名称: 粗瓷大碗
文物的来历: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后来送给了七班做菜盆 。
文物的价值:体现了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爱护、舍己为人,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
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我们学完了,相信大家都和老师一样,沉浸在感动中。其实关于赵一曼烈士的故事还有很多,希望爱阅读的同学,课后读一读文章《我的母亲赵一曼》。爱看电影的同学,可以看看电影《赵一曼》。当然,你还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赵一曼成长、求学、和敌人做斗争的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