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3 20: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认识“篇章页”。
找一找三年级的课本在编排上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2.了解内容构成,明确目标。
3.揭示课题。读题,从题目中找到与“篇章页”的关联,本单元以校园生活为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正音。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大青树下小学的哪些情景?思考: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2.反馈交流。
(1)认读生字词。
(2)想象场景。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段,认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想象“上学路上”的画面,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结合资料袋,想象画面。
3.反馈指导,感受新鲜感。
交流小结:学生从各地走来;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5.想象“绚丽多彩的学校和打招呼”的画面,发现几个结构相似的词语构成的句式。
6.课堂总结。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2)学生写字。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一、预习反馈,读懂单元导语
1.认识“篇章页”。
找一找三年级的课本在编排上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2.了解内容构成,明确目标。
3.揭示课题。读题,从题目中找到与“篇章页”的关联,本单元以校园生活为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正音。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大青树下小学的哪些情景?思考: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2.反馈交流。
(1)认读生字词。
(2)想象场景。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段,认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想象“上学路上”的画面,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结合资料袋,想象画面。
3.反馈指导,感受新鲜感。
交流小结:学生从各地走来;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5.想象“绚丽多彩的学校和打招呼”的画面,发现几个结构相似的词语构成的句式。
6.课堂总结。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2)学生写字。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