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七年级下册
知识梳理
位置和范围
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示意图
地理位置 66.5°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
范围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海陆分布 中间是海洋(北冰洋),周围是陆地(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北美洲、欧洲、亚洲) 中间是陆地(南极洲),周围是海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位置特点 地球的最北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地球的最南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交通重要性 不少重要的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是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空中交通捷径 未来南极洲可能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是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空中交通捷径
方向 从北极点看,四周都是南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从南极点看,四周都是北方;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居民 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无定居人口
例1 读图,关于南极洲地理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
B.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洲
C.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站在南极点上伸开双臂,双手均指向北
C
读图指导
自然环境
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气温 低温,但有季节变化 酷寒,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寒极”
降水 降水较少 降水稀少,干燥——“白色荒漠”
风 风速较小 多狂风——“风库”“世界风极”
丰富的资源
1.矿产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南极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生物资源
两极地区动植物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少,数量大。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而企鹅和磷虾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3.淡水资源
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拓展延伸
南极洲世界之最、别称
名称 地理意义
世界之最 纬度最高 大部分地区位于66.5°S至90°S之间
位置最南 位于地球最南端
跨经度最广 360°
平均海拔最高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
别称 世界寒极 极端最低气温-88.3℃,年平均气温-50℃
冰雪高原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自然资源大仓库 淡水、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丰富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科学考察价值: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洲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科学考察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3.极地科学考察时间:南极考察最佳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这段时间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并且此时南极属于极昼期,便于科学考察。北极考察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的极昼期。
4.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五站一船”
(1)“五站”
科考站 位置 有无极昼、极夜 所在东、西半球
南极地区 长城站 乔治王岛(62°13'S,58°58'W) 无 西
中山站 东南极大陆沿海(69°22'S,76°23'F) 有 东
昆仑站 南极内陆(80°25'5,77°07'E) 有 东
泰山站 南极内陆(73°51'S,76°58'E) 有 东
北极地区 黄河站 斯瓦尔巴群岛(78°55'N,11°56'E) 有 东
(2)“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例2 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164°E,75°S)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
B.位于东半球
C.位于南寒带
D.濒临大西洋
C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降水量少,淡水资源丰富
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
C.为了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
D.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几乎没有生物资源
A
例2 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下图,完成(1)—(2)题。
经典例题全解
题型一 两极地区图的阅读
例1 中国已赴南极进行了33次科学考察,读下图,完成(1)—(2)题。
(1)南极洲被A、B、C三个大洋环绕,其中表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 ( )
A.A洋 B.B洋 C.C洋 D.都不是
A
(2)从图中可直接获取南极地区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泰山站临大西洋
B.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是酷寒
C.南极洲降水稀少
D.四个科考站都位于东半球
B
例1 中国已赴南极进行了33次科学考察,读下图,完成(1)—(2)题。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太平洋,B是大西洋,C是印度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2)读图可知,泰山站临印度洋,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南极洲年平均气温都在-5℃以下,大多地区气温都在-35℃以下,可见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是酷寒;南极洲降水稀少这一信息不能从以上两幅图中直接获取。
归纳提升
(1)判断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大洋
①根据形状判读,离南极地区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的东面为大西洋,西面为太平洋,南极高原部分所对应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的西面为非洲,东面为大洋洲。
②根据经度判读,若图上出现经纬度,0°经线穿过的是非洲和大西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2)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
①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根据海陆分布或“N”“S”判断南北极,之后再根据极点判断南北。距离南极点近者为南,远者为北;距离北极点近者为北,远者为南。
②根据地球自转判断东西。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转,都是(箭)头东(箭)尾西。
归纳提升
题型二 两极地区的差异及成因
例2 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国宣布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2月,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洲罗斯海难言岛上正式选址奠基。读“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图1)和“南极洲图”(图2),完成下面两题。
图2
图1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B.该路线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D.该路线因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D
(2)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B.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C.两极的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D.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D
解析 (1)读图可知,北极通道路线从大连出发,总体前进的方向是先向北,再往西,最后向南到达鹿特丹;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该线路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该线路主要是在夏半年通航,冬季由于寒冷冰面封冻,不能通航。(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风速大,极地地区降水稀少;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不仅有原始的自然环境,而且资源都比较丰富;对北极考查一般在6—9月,南极地区的考查一般在11月到次年2月;长城站在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归纳提升
极地地区的气候异同点及原因
相同点 严寒、干燥
原因 纬度高,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
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冷却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北极地区地势低。
③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北极地区覆冰较少,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易错易混全解
1.北极地区=北冰洋。
指点迷津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所以,北极地区的范围远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南极洲。
指点迷津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洲由南极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组成。所以,南极地区的范围远大于南极洲。
核心素养全解
综合思维在了解地区中的体现
素养解读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之间相互影响;同时自然地理要素又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多角度观察地理现象,多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例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三幅地图,探究“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参与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要了解欧洲西部在五带中的位置,需要查找图中的重要纬线__________,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需要查找濒临的大洋,北临北冰洋,西临__________洋。
(2)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需要查看图__________(填写图的序号),根据材料判断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征,需要查看图__________(填写图的序号)。
北极圈
大西
图2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图1
(4)通过分析归纳,兴趣小组构建了思维导图(图4),其中①是__________(填气候类型),②是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③是__________(填农业类型)。该图反映了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知。
图4
温带海洋性
畜牧业
平原
解析 (1)欧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由五带的划分与分布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观察图可知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
(2)(3)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7-5-7为欧洲西部地形图,图7-5-8为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根据图7-5-9气候资料可判断C地气候特点为: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
(4)欧洲西部平原面积广大,温带海洋性气候,晴天少,阴雨天多,牧草广布,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本题通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三幅地图,探究“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从地图上获取、概括地理信息,阐释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第(2)题,读图7-5-8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明确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根据图7-5-9气候资料,归纳C地的气候特征。第(3)题,读图7-5-7欧洲西部地形图,了解本区的地形地势特征。第(4)题,根据本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特征,分析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对本区畜牧业发展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素养呈现
再见